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标名人阅读-中外艺术家(插图版)
15130700000027

第27章 弗雷德里克·肖邦:波兰爱国钢琴诗人

姓名:弗雷德里克·肖邦

出生地:波兰华沙

生卒年:1810年—1849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肖邦是波兰伟大的音乐家,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被称为“钢琴诗人”。对19世纪后半叶浪漫主义音乐,对各民族音乐的兴起,乃至对整个近代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作用。

肖邦出生于波兰首都华沙近郊的一个教师家庭。他4岁开始学习钢琴,6岁时拜捷克音乐家瑞夫尼为师,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在老师的严格训练下,肖邦进步很快,音乐才华很快展现出来,引起世人关注,被称为“莫扎特第二”。

肖邦16岁时,进入华沙音乐学院深造。院长埃尔斯纳很欣赏肖邦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决心全力培养他。埃尔斯纳亲自给肖邦上课,为他讲授作曲和音乐理论,这使肖邦获益匪浅。埃尔斯纳还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他坚决反对沙皇俄国对波兰的侵略。他的思想对肖邦一生热爱自己的祖国、成为波兰人民优秀的儿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毕业后,肖邦在维也纳举行了一次演唱会,获得了初步成功。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增广见闻,肖邦决定出国旅行演出。临行前,友人们送给他一只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其寓意是让肖邦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是波兰人。

肖邦还在维也纳的时候,波兰发生了华沙起义。起义之初,肖邦创作了《B小调谐谑曲》,表达自己渴求战斗的愿望。起义失败、首都沦陷后,他又写了《C小调练习曲》,体现了波兰人民热爱自由、顽强不屈的精神,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之情。

1983年,21岁的肖邦来到了巴黎,从此,他一直生活在这里,直至去世。在巴黎,肖邦结识了法国作家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德国诗人海涅,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等文艺界著名人物。与他们的交往,丰富了肖邦的创作思想,他们也都对肖邦的音乐十分崇敬和喜爱。

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肖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波兰人。他日夜思念祖国和亲人,同时异常痛恨侵略波兰的沙皇俄国。当时波兰在沙俄统治之下,所有居民均属俄国国籍。他在维也纳时便不办理俄国护照的延期手续,后来也一直没有办过。肖邦宁愿当一名没有国籍的波兰流亡者,也丝毫不愿意同俄国扯上任何关系。1837年,沙皇派人找到他,承诺封他为“俄皇首席音乐家”,想以此来收买他。但肖邦断然拒绝,表明他对祖国波兰的忠诚之心。

肖邦有过几次恋爱的经历,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后来他结识了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开始了交往。乔治·桑比肖邦大六岁,起初肖邦对她的印象并不好,甚至还有些嫌恶。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肖邦消除了对她的偏见,萌生了爱慕之情。二人结成伴侣并开始了十年的婚姻生活。和乔治·桑共同生活的十年是肖邦一生中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他的艺术达到高峰的时期,创造了大量的杰出作品。

但由于种种原因,肖邦与乔治·桑最后分手。肖邦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支撑着病体坚持创作、演出。当时波兰正面临着异族的统治,对祖国的思念和担忧加剧了他的病情。1848年,当听到波兰爆发了革命后,他兴奋异常,感到祖国又有了希望,情绪上的过度波动造成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1849年10月17日,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年仅39岁。

肖邦的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巴黎,人们为肖邦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葬礼,许多著名艺术家、作家都来为他送葬。在下葬时,人们将他从波兰带来的、近20年来一直放在身边的银杯中的泥土撒在了他的棺木上。肖邦的心脏被装在匣子里,运回他朝思暮想的祖国。他的爱国之情如此深沉,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肖邦毕生创作了许多作品,他的作品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个性,融入了强烈的爱国之情,他也因此被誉为爱国的“钢琴诗人”、“波兰民族作曲家”,成为波兰人民的骄傲。

勤学苦练的小肖邦

在波兰的一个城市里,肖邦家客厅里灯光特别明亮,好多孩子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钢琴的伴奏下,围成一个圆圈在跳着欢乐的舞蹈。只有一个3岁的小男孩没有跳,而是圆睁着明亮的眼睛在看着妈妈弹钢琴时手指的动作。

这个小男孩就是肖邦。他那么出神地看着,好像入了迷一样。

晚会结束了,妈妈送走了参加晚会的孩子们,准备睡觉时,忽然从楼下传来一阵清脆的钢琴声。妈妈觉得很奇怪,时间很晚了,是谁还在弹琴呢?妈妈走下楼来一看,原来是小肖邦在弹琴。肖邦穿着睡衣,坐在钢琴前弹得可认真呢!

妈妈惊喜地问:“小宝贝,你在弹什么呢?”

肖邦说:“我在弹您今天弹过的曲子呢。”

妈妈看到儿子对钢琴这样喜爱,心里高兴极了。第二天,就给肖邦请来了一位音乐家教肖邦弹钢琴。

小肖邦在练习弹琴

自从有了老师,小肖邦学钢琴更认真了。他成天坐在钢琴前面不停地弹呀弹。

可是,小肖邦的年龄太小了,他的手也小。他每天晚上就在自己的手指缝里夹上一个木塞子,这样好让指头间的距离大一点。这是很疼的,有时小肖邦晚上睡觉的时候疼得直哭,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就这样,时间一年一年过去了。小肖邦勤学苦练进步很快。他6岁的时候,钢琴已经弹得相当棒了,还学会了写钢琴曲。在他8岁的时候,就登上剧院的大舞台演奏钢琴了。成千上万的听众都被小肖邦的琴声迷住了,大家都称赞肖邦是“神童”。但小肖邦知道,这些都是自己辛勤学习、刻苦训练才获得的成绩。

在肖邦的创作里,在他玛祖卡舞曲质朴的旋律里,蕴藏着多么危险的敌人。如果专制暴君知道,他一定会禁止这音乐,肖邦的音乐是花丛中的大炮。

——舒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