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标名人阅读-中外艺术家(插图版)
15130700000006

第6章 吴道子:千古画圣

姓名:吴道子

出生地: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

生卒年:约686年-约758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吴道子是唐代第一画家,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被后人尊称为“画圣”,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素有“吴带当风”的美誉,他的人物绘画更是“冠绝于世”。

吴道子出身于阳翟(今河南禹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丧失父母,成了孤儿,生活非常贫寒。但是处于逆境当中的吴道子少年时期就胸怀壮志,好学不懈,特别喜欢画画。

吴道子曾出任过兖州暇丘(今山东滋阳县)的县尉,又曾经在逍遥公韦嗣立幕下任一小官职。他作画时非常专心。但在兖州担任县尉时,公务非常繁琐,让他无法安宁,于是他决定弃官而去。二十岁时,吴道子来到东都洛阳,他向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但由于对绘画的痴迷,吴道子后来干脆放弃书法,一心致力于绘画。

吴道子作画非常富有激情,而这一切又源于他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他作画时全神贯注,胸有成竹,心中早有了全幅画的构思,因此无论他画多大的画像,无论落笔是从头开始,还是从手开始,或是从脚开始,都能画出惟妙惟肖的作品来。吴道子为当时很多寺院画了壁画,一时间声誉溢于四方。他曾在长安、洛阳的寺庙和道观中作了400多幅佛教壁画,并且每幅画的情状都不相同;下笔的时候,有的从臂膀画起,有的从脚画起,但是仍然控制在作画的标准之内。他甚至不用绘画的辅助工具,如圆规和尺,直接用毛笔一挥而就。他用像兰叶或莼菜样子的笔法来表现衣褶,看起来就像飘动的样子,因此,后人称“吴带当风”。他在长安兴善寺当众表演画画,长安市民,扶老携幼,蜂拥围观,当看到他“立笔挥扫,势若旋风”,一挥而就时,无不惊叹,发出高呼,一时间誉满全城。

唐玄宗李隆基对吴道子的声誉早有耳闻,于是就把他召入长安(今陕西西安)。因为李隆基自己就是一位非常懂得风雅的皇帝,他本人精通音律,也善书画。他听闻吴道子的大名,让他专为宫廷作画。在当时,唐朝正处盛世,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涌现出王维、张璪、陈闳、杨庭光、项容、韦无黍等一大批著名画家。这么多的名家和数以千计的民间画工,争强斗胜,群芳汇集,各显神通,绘画之盛,蔚为大观,使吴道子有了充分的学习机会。入宫以后,随着身份、地位的提高,吴道子有机会随皇帝巡游四方,而且可以结交各地名流,浏览四方古迹。这样,吴道子开阔了眼界,为日后画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吴道子非常善于从现实生活的小事中寻找艺术的灵感。他曾看过当时著名剑术名家裴曼将军舞剑,裴将军潇洒自如、行云流水般的剑舞让吴道子深受启发。他观后心潮澎湃,援笔绘画,所画之作如有神助,栩栩如生。

吴道子技艺高超,享誉全国。每当他在寺中作画,围观的人就里三层、外三层,像墙一样围住他。吴道子画佛像头顶的圆光,不用思虑,信手一挥,一个圆弧就出现了,令围观的人叹为观止。吴道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即使人物千百,他也能画得毫不雷同。这一切,得益于他绘画方面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他后天的勤学苦练和潜心钻研。

吴道子在天元年间奉玄宗之旨去四川,任务是描绘嘉陵江景色。这次故地重游,吴道子心情舒畅无比,两岸青山绿水,尽收于眼底。回到京城后,吴道子在大殿上展开长卷,将川江三百里胜景,一日之间就画好了。唐玄宗看后称赞不绝,他说别的画家要几个月完成的事,吴道子一天就可以做完。

传说,唐玄宗有一次从骊山回宫,身体不适,太医治了一个多月,也不见效。有一天晚上,玄宗在睡梦中梦见两个鬼,一个小鬼身着红衣,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玉笛,绕着大殿奔跑玩耍。大鬼身穿蓝袍,头戴破帽,袒露一臂,正手执宝剑,追捉小鬼。捉住小鬼以后,割掉小鬼的眼睛,然后撕吃他的身体。玄宗大惊,问大鬼:“你是何人?”大鬼说:“我就是多次参加武举考不中的钟馗,羞见江东父老,所以触阶而死,感谢皇上用蓝袍为我殓葬,现虽在九泉之下,仍发誓要为皇上斩除妖孽。”说完,化作一片红光飞驰而去。玄宗醒后,出了一身虚汗,顿时身体清爽。不久,病就好了。玄宗病好之后,就把吴道子请来,把自己的梦讲给他听,要他按照梦中的样子画一幅画。吴道子立即展纸挥毫,很快便画成一幅《钟馗捉鬼图》。玄宗重奖了吴道子,命画工摹拓镌版,印赐两府辅臣,并传告天下。此后,一到岁末,家家都在门上张贴此画,以驱鬼避邪。这就是《钟馗捉鬼图》的由来,而因此衍生出来的贴画习俗,也一直保持到现在。

吴道子山水、人物画技艺高超,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赢得了“画圣”的美誉。他的同学杨惠子本来在绘画上也很有成就,但看到吴道子的画后自叹不如,从此放弃绘画,专攻雕塑,终成一代“塑圣”。在当时的画坛,吴道子享有极高的声誉,后辈画师纷纷奉他为师,他的弟子也遍布各地,产生了巨大影响。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王朝急剧由盛而衰。此时已近垂暮之年的吴道子晚景也很冷落,不久他就在孤寂无闻中去世。然而他所创立的绘画技法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在中国,而且对朝鲜、日本的画坛影响都是不可磨灭的。他的著名作品《送子天王图》《高僧图》《地狱图》等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宝。

吴道子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正是由于吴道子高超的绘画技艺,让他在历代从事油漆彩绘与塑作专业的工匠行会中均被奉为祖师,一直享有盛誉。

吴道子画水浪

吴道子少年时即失去父母,只好背井离乡,出外谋生。一天傍晚,吴道子路经河北定州城外时,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寺院“柏林寺”,便走了进去。

吴道子迈进院内,他从大殿虚掩的门缝里,看见油灯下一位年迈的老和尚正在殿墙上聚精会神地画画。吴道子很好奇,悄悄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站在老和尚身后看画画。老和尚一回头,发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这么出神看他画壁画,打心里欢喜,便问吴道子:“孩子,你喜欢这幅画吗?”吴道子点了点头。老和尚知道了他的身世后,抚摸着他的头说:“你要愿意学画,就做我的徒弟吧。”吴道子听了忙磕头拜师。

这天,老和尚把吴道子领到后殿,指着雪白的墙壁说:“我想在这空壁上画一幅《江海奔腾图》,画了多次都不像真水实浪。明天我带你到各地江河湖海周游三年,回来再画它。”次日一早,吴道子收拾好行李,就跟着老和尚出发了。

走到哪里,老和尚都叫吴道子练习画水,开头他还认真,时间一长,吴道子就觉得有些腻烦了,画起来就不怎么用功了。老和尚把他叫到身边说:“孩子,要想把江河湖海奔腾的气势画出来,非下苦功不可,更要一个水珠、一朵浪花地画。”师父给吴道子看自己的画稿说罢,老和尚打开随身带的木箱,吴道子怔住了:这满满一箱画稿,没一张是完整的,上面全是一滴小水珠、一朵浪花或一层水波!这时,吴道子才知道自己错了。从此,他每天早起晚归学画水珠浪花,风雨天,也打着伞到海边观望水波浪涛的变化。

光阴似箭,一晃三年过去了。吴道子很有长进,得到师父的赞赏。没料到,回寺的第二天,老和尚竟病倒在床了。吴道子跪在床前真诚地说:“师父,我愿替您画那幅《江海奔腾图》。”老和尚见十五六岁的吴道子,竟说出这样有志气的话,心中大喜,病也好了一半,当下就答应了。于是,吴道子便走进后殿画起《江海奔腾图》来。整整九个月,他不出殿堂,精心构思壁画。

终于有一天,吴道子高兴地跑出后殿,跪在老和尚面前激动地说:“师父,我已把《江海奔腾图》画出来了!请您去观看。”老和尚听后,病竟然全好了!他领着全寺院的和尚一同去后殿观赏。

当吴道子把后殿大门轻轻打开,只见波涛汹涌,迎面扑来!一位和尚大声惊呼道:“不好啦,天河开口了!”众和尚吓得你挤我撞,争着逃命。老和尚站在殿门口,看着扑面而来的浪花仰天大笑,冲着吴道子说:“孩子,你画的这幅《江海奔腾图》成功啦!”

从那以后,来柏林寺观赏临摹《江海奔腾图》的文人画师络绎不绝。但吴道子并不骄傲,他更加刻苦地学画,终于成为我国盛唐时期的“画圣”。

诗至于杜子美(杜甫),文之于韩退之(韩愈),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

——宋·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