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8月,檀香山珍珠港市的滨海小山上,搬来了一家德国人。他们买下了这里的一座小别墅。站在别墅的二层阳台上,可以俯视这座海滨城市。从近处的海滨浴场,到远处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码头,都在灿烂的阳光里一览无余。
这个家庭的主人,是一位退了休的德国医生。屈恩大夫除了精通医术外,还是一位发明家,对夏威夷的历史也有着精深的研究,因此十分乐意在自己热爱的地方度过余生。
屈恩大夫的大儿子还留在德国,跟他一同到珍珠港来的,是他的太太弗里德尔、19岁的女儿露西和11岁的小儿子汉斯。老的老,小的小,这个家庭太普通、太平凡了,谁也不会多瞧他们一眼。
在珍珠港一住4年,屈恩大夫一家已经习惯了这儿。露西在市区开了一家美容院,向顾客提供最周到、最低廉的服务,因此深受高级军官的太太们的欢迎。那些太太们太关心这位小姐了,她们甚至替露西介绍了太平洋舰队里一位年轻有为的军官,两位年轻人一见钟情,已经订下了婚约。弗里德尔是位讨人喜欢的大婶,汉斯还是个天真的胖大小子,他们都随遇而安,喜欢珍珠港,珍珠港也喜欢他们。至于那位老人,除了会带着小儿子到海边去散步以外,其余时间大多留在家里,摆弄他的最新发明和整理夏威夷历史文件。人们已经记不清他们是从国外来的移民了,美国本来就是个移民国家嘛。
珍珠港市这么多双眼睛,其中不乏专门观察敌人的警觉的眼睛,都没有看出屈恩一家子有什么异常的情况。但是,屈恩一家子的4口、8只眼睛,却把整个珍珠港看得清清楚楚。而且,这8只眼睛一边把看到的记在心里,一边又把自己观察到的一切,都报告给了美国在太平洋上潜在的敌人——日本东京的情报机关。
大家都知道,太平洋舰队高级军官的太太们,一向习惯于信口开河,肚子里装不下任何一点令人感到新奇的消息。她们中哪位太太的先生两天后将要到哪儿出差,大约会跟太太离别多久;哪一个码头上最近又到了一艘什么军舰,那位舰长是不是位英俊的年轻军官;哪位舰长住在舰上半个月没回家,他太太以为自己的丈夫养着个女孩子,冲上舰艇去吵闹,却发现丈夫陪着的是个铁家伙,他们正在训练士兵操作最新式的武器呢。
每逢太太们大声嚷嚷的时候,露西总是一边干活一边笑眯眯的,有时还插上两句。她能不关心吗?她的未婚夫也是位海军军官呀!她的母亲也一边帮她干着活,一边听着。
汉斯可是个聪明的小家伙,常在海军码头玩耍,看到那些巨大的舰艇,也像所有好奇的孩子一样东问西问,排水量多少?作战半径如何?武器装备强不强?问得还挺内行。官兵们对这个小军舰迷的问题,当然是有问必答,还常常夸小汉斯的悟性特强。
在军港附近巡逻的军官们,有时还会碰上老屈恩夫妇乘着小帆船在海岸线上游览,他们戴着遮阳帽,架着墨镜,脖子上挂着望远镜和照相机,跟那些游客一个模样。老熟人啦,双方挥挥手,打个招呼,擦肩而过,几分钟后,巡逻队就完全把这事儿忘了。
晚上,人们会漫不经意地看到屈恩家的顶楼窗户灯光闪烁不停。噢,那是屈恩又在试验他的新发明了,屈恩曾经得意地把它介绍给邻居,可谁也弄不明白,摆弄了这么多日子,屈恩的发明创造为什么没搞成。只有一幢房子最关心屈恩的灯光,日本在珍珠港的领事馆里,帝国王牌间谍吉川武夫借助双筒望远镜,一边观察那灯光,一边做着记录。无数对日本军部十分重要的情报,就是通过这种最古老的手段,传给了吉川武夫。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前5天,屈恩还逐一报告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停泊在珍珠港的船只和它们的泊位。
那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当像乌鸦般的日本飞机飞临珍珠港上空,并投下密集的炸弹时,屈恩一家还挤在顶楼上,轮流用双筒望远镜观察着战果,欣赏着有他们功劳的胜利果实,还把观察到的一切都用闪光信号传送给老搭档吉川武夫。
太平洋舰队的情报部门大约被倾泻而下的日本炸弹震醒了,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里,他们开始意识到:战争爆发了,该警惕起来。当警惕的目光扫过珍珠港那些可供作军事观察点的要地的时候,情报官们终于发现了屈恩家顶楼上的闪光。“有人在发信号,快去!”这时候,情报官们的心中,只有敌情,再也不会顾及漂亮的美容院小姐、和气的德国大婶、聪明绝顶的金发小家伙了。
在驱车前往小别墅的路上,情报官们发觉那顶楼窗户上的闪光一直在亮。当他们冲上小别墅顶楼,打开那间拥挤着一家人的楼门时,看到那一家人还在兴奋地“工作”着。屋子里洋溢着兴奋的德国话,屈恩先生则因为摆弄他那个“小发明”而累得满头大汗。一个间谍家庭的成功,让珍珠港人永远忘不了那个悲惨的星期日。一个成功的间谍家庭,也因为他们在胜利面前太得意忘形而走向了他们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