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15133200000053

第53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大意)孔子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只学不思或只思不学都容易陷入迷惑而无所获。

只读书不思考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只空想不读书是陷入玄虚的空想家。所以,孔子主张既要读书又要思考。

明代人陈鎏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术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学是入书,思是出书。出入有道,学业可成。

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他创立狭义相对论,据说就经过了10年的沉思。

只是学习,没有思考,没有消化、整理、提高,只能是杂乱无章的知识的堆积,不可能形成实际的效力。

相信大家一家听说过“按图索骥”这个成语,其实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典故。春秋时期,秦国有一个叫伯乐的人,以善于相马而闻名,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所以他常常被人请去选马。后来,伯乐渐渐老了,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更多的千里马不被埋没,于是伯乐便把自己多年来的相马经验写成一本书,书名就叫《相马经》。

伯乐有个儿子,看了伯乐写的《相马经》后,以为相马很容易,于是就拿着这本《相马经》到处去找千里马。他按照书上所画的图形去找,却一无所获。于是,他又按书中所描写的特征去找,不久之后,他就发现了一只癞蛤蟆,觉得很像《相马经》中所描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于是便高兴地把这只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父亲,我终于找到一匹千里马了,只是蹄子稍差一些,没有您书上写的那么好。”伯乐一看,顿时哭笑不得,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这么笨,于是便幽默地说:“真可惜呀,你找的这匹千里马只会跳,却不能用来拉车呀!”

看完这个典故,相信你也一定会哑然失笑,但笑过之后,我们便会陷入沉思,因为在现实的生活中,像伯乐的儿子一样,学而不思,只知道按图索骥的例子并不少。

比如,现在报刊上一会说要坚持晨跑,一会儿又说早晨锻炼不好;一会儿说喝茶有益健康,一会儿又说要少喝茶;一会儿将某部影片捧得上天,一会儿又将其贬得一钱不值……这便是“学而不思”者的烦恼,人云亦云,当然只有陷入迷惘的境地了。

书是前人经验的总结,读书是汲取前人经验的过程,但绝对不能囫囹吞枣,生吞活剥,亦不能置之不理。会读书也要会思考,才能够真正做到既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