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15133200000054

第54章 博而精是这样练成的

(原文)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手?吾执御矣。”

(大意)达巷的一个人说:“伟大啊,孔子!学问广博而无法称他为哪一方面的专家。”孔子听到后对自己的学生说:“我专门做什么好呢?专门赶马车好呢,还是专门射箭好?我赶马车好了。”

在《论语·为政》篇里,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器”的话,要求君子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在某一方面有用,而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适应各个方面的通才。在这里,借达巷人的口,使我们知道,孔子不仅是这样要求别人的,他自己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这里牵涉到博与专的问题,这个问题仔细考究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实际上,博与专不是可以如此清楚地割裂开而让人选择的,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因而越需要专门的人才;另一方面是专业人才越来越需要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专”得起来。所以,一方面的确如孔子所说,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上一种用场,装酱油就装酱油,装醋就装醋。或者如孔子在这里听到达巷人的话后风趣而幽默地所说的那样,驾车就驾车,射箭就射箭,而是除了驾车——考驾照外,还要去学电脑、学外语,等等,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多才多艺的人。但是,另一方面呢,如果没有哪一方面的专长,或者说没有一技之长,在今天的社会里也是寸步难行的。弄不好就会成为人们所挖苦的“样样懂,门门瘟”,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恐怕连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都找不到呢。

相传有一种鼯鼠,具有五种本领。但会飞而过不了屋,会缘而不能攀登至顶,会游而不能渡河,会穴而不能掩身,会走而不能先人。鼯鼠显然也称得上是“博学”,但还远远不具备称为“灵兽”的本事,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专长。

孔子教学生以博学,他自己便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他一生从政、讲学,培养了弟子3000余人,建立了流传千古的儒家学说,不可谓不伟大,不可谓不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