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15133200000073

第73章 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原文)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大意)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旺,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话不可以这样说啊。不过,人们说:‘做国君很艰难,做臣下也不易。’如果真能知道做国君的艰难,不就近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旺了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灭亡,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话不可以这样说啊。不过,人们说‘我做国君没有别的快乐,只是我说什么话都没有人敢违抗我。’如果说的话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很好吗?如果说的话不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不就近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了吗?”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乍一听很有些危言耸听,哪有这样厉害的一句话呢?仔细想一想,尤其是联系到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发展来进行思考,这种说法不但并非危言耸听,而且还是经验之谈。

以孔子在这里举出的两句话来看,“为君难,为臣不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领导人难,做中层干部也不易。没有一定的行政工作经验,是难以体会得到这句话的深度和分量的。相反,一旦能深刻体会到“为君难”,也就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尽心于国事,做到了这一点,国家也就会兴旺起来。总而言之,这句话类似于唐太宗时的名言:“创业难,守成也不易。”很有些沉重而深刻的分量。另一句话是说到权力的绝对性问题。如果一个国家领导人只是想到自己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且以此为乐,以权力为享受,就像安徒生着名童话《皇帝的新衣》里所讽刺的皇帝那样,那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可见,虽然语言不是原子弹,不可能一下子炸毁一个国家;反过来也一样,没有哪一句话可以像“芝麻开门”那样神奇,一下子就兴旺一个国家。但是,语言来自思想,思想决定大政方针和政策,所以,有时候,关键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兴亡。

落实到我们个人来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可以用另外一句话来代替,那就是:口才决定成败。

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上帝之所以给人一个嘴巴,两只耳朵,就是要人多听少说。

之所以要讲究说话的技巧,是因为许多人常常不假思索就信口开河,因而导致种种不良的后果。”为了达到目的,说话时必须力求简单明了而且有说服力。但最重要的是,该说则说,不该说则不说,不了解的事就不该说,甚至突然想起的话题,也应该尽量避免向朋友提及。

在现实中,正人君子有之,奸佞小人有之;既有坦途,也有暗礁。在复杂的环境中,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分寸、方式和对象,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甚至祸从口出。因此,说话小心些,为人谨慎些,使自己置身于进可取、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牢牢地把握人生的主动权,无疑是有益的。一个毫无城府、喋喋不休的人,会显得浅薄俗气、缺乏涵养而不受欢迎。

随便说话的害处是非常多的。比如某君有不可告人的隐私,你说话时偏偏在无意中说到他的隐私,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会认为你是有意跟他过不去,从此对你抱有成见;他做的事,别有用心,极力掩饰不使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对你非常不利。

你有得意的事,就该与得意的人谈;你有失意的事,应该和失意的人谈。说话时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和火候,不然的话,一定会碰一鼻子灰,不但目的达不到,而且还遭冷遇、受申斥。有些奸佞小人,巧妙地利用了别人在说话时机、场合上的失误,以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这是不可不妨的。

常言道“祸从口出”,为人处世一定要把好口风,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可信,什么话不可信,都要在脑子里多绕几个弯子,心里有个小九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中了小人的圈套为其利用,后悔就来不及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一些压在心里不愿为人知的事情。同事之间,哪怕感情不错,也不要随便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对方,以免留下后患。

因为你的秘密可能是私事,也可能与公司的事有关。如果你无意之中说给了同事,这些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它会成为公司上下人人皆知的事。这样,对你极为不利,至少会让同事多多少少对你产生一些“疑问”,而对你的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还有,你的秘密,一旦告诉的是一个别有用心的人,他虽然不一定在公司立即进行传播,但在关键时刻,他会拿出你的秘密作为武器回击你,使你在竞争中失败。因为一般说来,个人的秘密大多是一些不甚体面、不甚光彩,甚至是有很大污点的事情。这个把柄若让人抓住,你的竞争力就会大大地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