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15133200000080

第80章 勇于表现才能抓住机会

(原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大意)孔子说:“只要是行仁义的事,就是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

在《论语·里仁》篇里,孔子曾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无可无不可,只要是符合正义的就行。”

所以,孔子的学生说他“毋必,毋固”,即不死板,不固执。

孟子更是赞美说:“该快就快,该慢就慢,该做官就做官,该辞职就辞职,这就是孔子啊。”“孔子是圣人中最识时务的,是集大成者!”

回到“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来看,凡事让于师是遵从师道尊严,当然不错。但是,只要是行仁义的事,也就不能拘泥了。这里又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方面的意思是说,当自己的意见和老师的意见发生分歧时,老师错了,自己是对的,这时就不必谦让,而应该坚持自己正确的看法。这也恰如亚里士多德那的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另一个方面意思是说,只要是行仁义的事,就要自告奋勇,积极主动上前,而不要谦让于其他的人。比如说大家选举你当人民代表、职工大会代表什么的,为大家服务,有什么可谦让的呢?

下级人员要想取得上司的赏识,首先是自己必须具备一定的实际才能,世有千里马而后有伯乐。不管如何殷勤表现,若非千里马,也不会被伯乐看中。但在具备了一定能力后,你就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上级这个“伯乐”上了,要想怀才而遇,就必须适时、适当地表现自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在今天有些行不通了。越是“只问耕耘”的人,就越是没有出头之日,因为隐没在人群中,领导根本关注不到他们,原因就在于这些人不善于表现自己。

领导喜欢勤快、干净利索又“会来事”的下属,作为年轻人,资历浅,要想有所发展,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勤勤恳恳地做起,不能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有时候小事更容易体现勤快,体现扎实,更易于表现自己。上级都希望下级能够主动工作,积极地找事来做。有些时候,作为上级领导,对某件任务下级是否有能力完成,心中并不肯定,想叫你做,又怕你不能承当;有时候,要完成某项工作,需要冲破规则,但上级碍于他的地位,又不能明说,故此项工作也不好交下去。在这些时候,有能力的下级,要想有所作为,就应抓住机会,大胆表现,主动请缨,同时明确你的权限,配合上级把工作做好。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爆发了一场战争,英国派特混舰队司令沃德伍德出战。在临行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问他需要什么时,他答道:“权力,希望到时内阁不要干涉我们的军事行动”。撒切尔夫人回答:“我授予你除进攻阿根廷本土以外的全权。”结果,在整个战争中,由于首相及内阁没有干涉沃德伍德的行动,所有的战略计划、作战方案、进攻地点和时间都由沃德伍德一手制定,保证了突击的绝对机密性和机动性。

同样在战场上,登陆指挥官穆尔临行前也向沃德伍德要求“权力”,“希望你给予我调整行动的最大机动权。”得到同意后,英军登陆发现阿军已成惊弓之鸟,穆尔立即放弃了沃德伍德稳扎稳打的战术,采用蛙跳战术,直扑阿军主力聚集地,使阿军措手不及,只好投降。

战后,沃德伍德和穆尔的这种做法得到了广泛的赞赏,声誉也随之大增。试想,如果英军指挥官没有勇气要求领导“放权”,要求独立承担责任,如果需要事事请示汇报,就会耽误了战机,最后将可能导致失败。

所以,不要怕向领导“要权”,只要是为工作着想,从单位整体利益出发,领导自然就会乐于“放权”给你,让你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时表现你的舞台已经搭好,你就可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