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别为小事误了孩子未来
15161700000032

第32章 让孩子做事情不再是“3分钟热度”

点到为智

孩子做事是否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属于意志品质问题。意志是孩子需要挖掘的潜质之一,意志是否坚强,对长大后学习、工作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

小军现在上高一。由于中考失利,只进了一所普通高中,因此他觉得很失望。不过,他很快就将状态调整了过来,并决定在普通中学里也发奋学习,将来考一所比较好的大学。从开学的第一天,小军就给自己定下了学习计划,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可是他坚持不到一个星期,就又恢复了平时懒散的习惯。当爸爸妈妈看到小军没有按计划来做,就找时间和他谈了话,鼓励他坚持下去。小军当时又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下去。可是不到半月,又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就这样周而复始,结果学习一直没有起色,这使他感到内疚、自责,天天陷入苦恼当中,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很大的怀疑。父母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又不知道该怎样帮助他。

小军坚持不下去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毅力。缺乏毅力的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做事情不是虎头蛇尾,就是半途而废,不能善始善终。一般地讲,做事不能有头有尾的孩子,往往心理比较脆弱,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和长久。由于孩子做事很少成功,会养成自信心不足,甚至严重的自卑感,或马马虎虎,对人对事都抱一种不在乎的无所谓态度。因此,父母不可视而不见或迁就放任。

孩子做事是否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属于意志品质问题。意志是孩子需要挖掘的潜质之一,意志是否坚强,对长大后学习、工作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毅力品质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后天的教育培养。一个小孩子会表现出毅力品质的初步状态,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毅力品质的各个因素发展很快。因此,必须从小抓紧毅力品质的培养。一点也不能放松。居里夫人说:“人要有毅力,否则一事无成。”

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创造发明家,土木工匠之祖师、建筑师之鼻祖,他发明了锯,被誉为“中国科技发明之父”。

鲁班有个儿子叫伢子,聪明伶俐。鲁班希望他长大后和自己一样有出息,在他10多岁的时候,鲁班问他想做点什么,伢子说:“我想去种地。”

于是鲁班把他送到农民家去学种地。

1年以后,伢子回到家对父亲说:“种地太累了,我可不干了。”

鲁班问:“你不愿意种地,那想干什么?”

伢子回答说:“我想去织布。”

于是鲁班就把他送到一个织匠那里去学艺。

1年以后,伢子又回到家里对父亲说:“织布忙死人了,我要学木匠。”

鲁班无奈,只好把他送到大徒弟张班那里,跟随他学木匠。

但又只干了1年,伢子回来对父亲说:“木匠活我也不想干了,师傅要求太严了,活儿也太多太苦。”

鲁班听了,严厉地对他说:“不严、不苦,你能学到手艺吗?做事这么没耐性,怎么能有大出息?从今天起,你就不要吃饭了,因为你不爱种地;从今天起,你就不要穿衣服了,因为你不愿意织布;从今天起,你就从这屋子里搬出去吧,因为你不想当木匠!”

听了父亲的话,伢子顿时呆住了,他觉得自己真的很没用。

这时,鲁班取出一个箱子,伢子打开一看,里面都是父亲曾使用过的斧子,每把斧子的把儿都磨出了深深的凹槽,每把斧刃也都磨平了牙。

父亲指着那箱斧子严肃地说:“伢子,这一箱磨损的斧子,都是我用过的,你连一把斧子都没有用到这种程度,怎么能学会手艺?”

伢子见此,终于低下了头。

鲁班取出3把新斧子,对他说:“伢子,要学到手艺,就要有耐心,有毅力。这3把斧子你拿去练,若把这3斧子的把儿磨损了,你就学成了。

伢子记住了父亲的话,提着斧子,又回到师傅张班那里,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了一名能工巧匠。

德国诗人席勒说过:“只有毅力可以使你达到目的”。有位科学家说过:“告诉你们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坚持精神即毅力、持之以恒。不怕无能,只怕无恒。那种见异思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是什么成绩也做不出来的。牛顿也曾说:“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毅力,他是任何事情也做不成功的。”做事必须盯住目标,犹如滴水穿石,水滴集中一点,日积月累,始终如一,才能见效。假如目标分散,这里一点,那里一滴,“穿石”就难以办到。

那么,我们应怎样教育孩子做事不半途而废呢?

1.做孩子的表率

父母要做好表率。父母首先要求做事完完整整,不半途而废,并注意让孩子模仿,同时经常提醒孩子注意父母做事是怎样坚持到底的。如果父母懒懒散散,生活懈怠,做事没有信心,经常半途而废,是难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的。

2.帮孩子确立短期目标

就是将长远的大目标分解为短期的小目标,然后一步步地去实现,这样不至于在实现大目标的过程中觉得毫无希望或暂时看不到成果而缺乏动力。打个通俗的比喻说,爬山的时候,如果总是看山顶,会因为终点太远而丧失信心,但是如果把这段路途划成一个个小段,爬起来就有信心得多。

3.坚持鼓励为主

如果孩子做事中途退缩,不想完成,父母切忌唠叨个没完,或者张口就骂,动手就打,更不要讽刺、挖苦,如在孩子面前总是说:“瞧瞧,我说你坚持不了吧,你这孩子就是这样‘虎头蛇尾’!”“算了吧,你就不是那块料”……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致伤害其自尊心。使孩子对自己能否保持“持久性”失去信心。而应当这样说:“今天你看书坚持了很久时间,很不错!”“你弹琴弹了很长时间,还要坚持下去”等。只要发现哪怕一点点优点也要给予具体的鼓励、表扬,使他们产生愉悦感和自信心,从而使孩子树立坚持完成任务的决心。

4.培养孩子的竞胜心

对于竞胜心不强的孩子,父母应注意激励培养他。孩子喜欢竞争,竞争中获胜会大大激发他的积极性,使他克服困难,勇敢向前。孩子有了驱动力,自然会想法做完一件事。

5.按照孩子的实际水平安排事情

父母让孩子做事时,应注意适合孩子的实际水平。如果过难,使孩子尽最大能力亦不能成功,他就会伤心失望。如果偶然一件事还不致于的话,那么连续几件这样的事就很可能使孩子不再去想,不愿去做,而丧失自信心。

6.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培养

孩子之间存在性别、性格、身体、能力倾向的差异等。父母应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特点,培养他的“持久性”。比如,有的男孩特别喜欢飞机,父母可以带孩子去看飞机,帮助孩子收集各种飞机的图片,为孩子讲解有关飞机的知识等;有的女孩喜欢花草,父母可以带孩子去植物园、公园等处观赏,让孩子多了解各种植物,还可以在家为孩子养一些植物。总之,就是利用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以此来培养孩子对事情的“持久性”。

毅力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重要意义。毅力需要长期的教育培养,孩子在幼儿期和小学低年级就会表现出意志品质的初步状态,因此,父母必须从小抓紧毅力的培养,一点也不能放松。

小事也很重要

父母指导监督孩子做事,也可以逐渐去掉孩子半途而废的习惯。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父母在关键时刻要给予指导和提示,当然,这不是代替而是帮助孩子想办法,以防孩子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灰心丧气。当孩子想不出办法又不愿去想,有偷懒或依赖父母的迹象时,父母不可给予帮助,而应以说服鼓励为主,必要时给以批评并监督孩子独立地做完某件事。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孩子的能力提高了,习惯养成了,做事也不再是“3分钟热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