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诸葛亮职场生涯十大败笔
15164700000034

第34章 不懂以小搏大之道

自关羽失荆州、刘备东征失利之后,蜀汉政权其实已经由短暂的辉煌转入衰落。当时的三国,孰强孰弱已是不言而喻。或许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缘故,诸葛亮当时却表现得似乎很自信,对蜀汉的弱势一点儿也不敏感。

《出师表》中有:“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光复汉室,还于旧都……”由此可见,诸葛亮对自己发动的北伐战争抱有十足的信心。

即使是在首出祁山失利之后,诸葛亮似乎仍然没有意识到敌我双方之间的差距。就在被后人称道不已的《劝将士勤攻已阙教》中,诸葛亮说:“大家同心同力,敌人会很快地被消灭,胜利不久就属于我们。”当然,作为一篇战斗檄文,这只不过是一句鼓舞人心的话而已。但是,诸葛亮作为蜀汉政权的实际操权者,他这种盲目自信的心态最终造成的后果是可怕的。事实证明,当他将如此的心态和认识付诸实际行动时,最终给蜀汉政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然而,诸葛亮是真的“当局者迷”吗?当然不是。其实他比谁都清楚蜀汉弱而曹魏强,即使没有“大意失荆州”和刘备虎亭惨败等毁灭性的打击,蜀汉的实力也是三国中最弱的。正是基于此,诸葛亮才屡屡“低三下四”地联合东吴,以增强己方的力量去抗曹。而且,在北伐之时,诸葛亮更是不敢正面攻击魏军,而是采取局部优势战术,试图先从凉州入手,再图关中。可见,诸葛亮完全是“知其不可而勉强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的确值得赞扬,然而,诸葛亮代表的是整个蜀汉的利益,这种“勉为其难”的行动无疑是一种盲目和蛮干。

可以说,诸葛亮为了实现自己“知识分子的时代理想”,不惜盲目地以小搏大,使整个蜀汉政权陷入了危险的境地之中,也将自己推上了一条不归路。

诸葛亮北伐的失败乃至蜀汉的最终亡国,其实都是历史的必然,这是由其实力和历史大势所决定的。曹魏在三国中占绝对的优势地位,所以它能够坚持到最后。而最终晋统一中国,则是由“分分合合”的历史杠杆支配的。在历史规律面前,即使是实力雄厚的魏国,最终也免不了被取而代之的下场。诸葛亮及整个蜀汉上下死守着“光复汉室”的宗旨,试图逆历史潮流而行,最终只能导致失败。在此基础上的所有竞争,本身就是盲目的竞争,何况诸葛亮明知实力不济还要大规模兴师动众,这种不合规律的“以小搏大”实在不可取。

当然,这里不是说以小搏大绝对不可取,也不是说以小搏大就不会成功,实际上,往往有很多人在创业时并没有雄厚的实力,也没有广泛的社会背景,一般只能是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这样的创业者常常是以小搏大,而他们也照样成功了。然而,有谁见过一个方向错误而又两手空空的人能“以小搏大”,走向成功呢?

其实,以小搏大在市场竞争中并不鲜见,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小公司有自己的优势,而大公司也自有其弱点,只要能针对其弱点,以己之长攻敌之弱,也能制敌取胜。而且,小公司在利润率、管理等各方面都相对灵活机动,这正是许多大公司的弱点所在。

然而,不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只要正常运转,就存在决策和目标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小公司与大公司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可是,往往有许多小公司只看到自己的优势,却不能明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道理,以致在决策和目标制定上缺少客观性,这正是一批又一批小公司频频破产、倒闭的主要原因所在。

创业要目光长远,目标远大,这是所有创业者必须遵循的准则。然而,目标远大强调的是要有看得远,要有向上发展的心态,而绝不是盲目自大,妄想一夜暴富。许多小公司最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试图凭借自己的力量快速抢占市场,其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不仅赚不了大钱,反而在“以小搏大”的竞争中为大公司所吞并,或者干脆自生自灭。

小公司资金少,人力有限,而且市场份额小,所以不应该急着做“大生意”,而应该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努力。而且,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目标和市场,尽量选择那些既有广阔的前景,一次性投资又不大的可大可小的项目,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选择合适的经营项目对于小公司犹为关键。小公司因实力相对较小,无力与大公司抢占一些大范围的市场,所以只能选择一次性投资小的项目,而且最好是一般大公司所“不屑一顾”的项目,这样的项目所需资金少,工艺单一,适合小公司在短时期内拓展市场。

然而,并非所有的小项目都有市场和发展潜力,这就需要经营者深入调查和分析,瞄准市场再出击。日本的资生堂就是一家以生产女用口红而驰名世界的公司,口红是它的主打商品。资生堂当初也是白手起家,但是因为它开发了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而迅速发展成为一家全球著名的跨国公司。“小公司”终于“小媳妇熬成了婆”,其根本原因就得益于投资项目的正确选择。

以小搏大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自有其独辟蹊径之道。市场商机无限,只要用心去把握,总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项目和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深入,更多小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崛起,甚至有很多小公司凭借着自己的专业化经营方式而创出了国际性的品牌来,这也为更多的后来者提供了先例和经验。

总之,正确的管理和灵活多变的经营策略是小公司“以小搏大”的根本,至于具体的竞争之道,则需要在企业发展之中去积累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