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口才受益一生
15173000000028

第28章 孟子&批评也要摆事实

空洞的批评和说教相信很少有说服力的,然而摆事实讲道理式的批评效果就会好很多。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山东邹城人。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弟子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着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战国时期农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许行主张人人自食其力,一切事情都要自己做,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求人。这从根本上就否定了社会分工。因此他和弟子等数十人都穿着粗布衣,靠打草鞋、织席子来维持生活。有个叫陈相的人本来信奉儒家思想,但一见到许行,便改换门庭,开始信奉农家学派了。

有一次,陈相遇到孟子便竭力宣扬农家思想。

他说:“我认为许行先生的观点非常有道理,凡是贤明的君主都应与百姓一同耕作,自己亲自做饭吃,同时兼理朝政;如果不能自给自足,怎么能称得上是贤君呢?”

孟子就问道:“那么许先生是否一定是自己种粮食然后自己做饭吃吧?”陈相回答说“是的”。

孟子又问:“那么许先生一定是自己织布做衣服吧?”陈相说:“不是,许先生穿的粗布衣服是用麻做的粗布衣服。”

孟子又问:“许先生戴的帽子是他织布做的吗?”陈相回答说:“不是,是用粮食换来的。”

孟子又问:“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布做帽子呢?”陈相说:“怕耽误时间,妨碍耕种。”

孟子又问:“许先生用锅做饭,用铁具耕地,这些都是他亲自做的吗?”

陈相回答说:“不是,也是用粮食换来的。”孟子因此说:“如果许先生用粮食去换锅、农具,这不能说对陶工和铁匠有所妨碍,那么陶工和铁匠用器具去换粮食,又怎么能说他们对农夫有所妨碍呢?何况许先生主张自给自足,那他为何不自己亲自做陶器和铁具,一切东西只从自家里拿来用,又为何忙忙碌碌地拿粮食与别人交换呢?”

故事中,对于陈相向他宣扬的观点,孟子并没有直接批评说是不对的,而是用设问诱导的方法,一步步摆事实讲道理,将许行的观点驳得体无完肤,但却又合情合理,让陈相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孟子的批评意见。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如此,捷径总是最短的路,最有效办法常常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其实,有时候直接将对方的缺点、错误指出来,反而是避免伤人自尊心、避免双方误会、避免使人产生逆反心理等的最好方法,往往能达到批评者预期的效果。

我们常常说,批评别人要摆事实,讲道理。但实际上,很多人在批评他人时常常是过于重视讲道理而忽视了摆事实。其实,批评他人无须迂回曲折、绕山绕水地暗示一番,只要能巧妙地用事实轻轻一点,就能达到效果。

批评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批评宜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如果你一味地挖苦污蔑,或者以对方的缺陷为笑柄,过分地伤害他的自尊,往往会适得其反。即使他原来有自知之明,也难免会敝帚自珍。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犯错。在错误面前,你可能会忍不住大发雷霆。狂风暴雨过后,你可能会沮丧的发现,你的“善意”并没有被对方所接受,甚至换来的结果可能让你追悔莫及。

因此,采用摆事实的方式,寓理于例,晓之以理,这样在进行间接批评,就很让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在批评对方时,寓理于例,以事论理,“摆事实,讲道理”事和理缺一不可。没有事实、道理的说话,就似没有灵魂,没有事实、案例的说话就会空泛。只有寓事于理才能达到你的目的,其实这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帮助他人认识和改正缺点错误时,尤其要注意言之有理,以理服人,力求语言具亲和力,能使对方放松,幽默不拘谨,能使对方聚精会神地听你讲;深入浅出,说理透彻,使其心服口服。以理服人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让人从你讲的道理中领悟到其正确性,从而接受你的意见,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需要注意的是劝导说理要对准要害,大凡被劝者往往对某一问题想不开,否则,喋喋不休、磨破嘴皮也是隔靴搔痒,不能解决问题。再就是劝导说理要具体实在,既不能讲空话、套话、大话,也不能像作报告那样,需要的是实在的论证说理。

总之,在批评别人时分寸一定要把握好,这样才会取得预定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批评的质和量,让两者达到完美的协调统一,批评才能奏效。

批评要寓理于例,事例要新、近、精、实

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对于大道理听得多也看得多。他们不满足于思想教育者的泛泛而谈,希望听到有力的论据。列举一些典型的、能折服人的事例,就事论理,可以增强大道理的感染力。寓理于例,事例要新、近、精、实。“新”就是不要陈谷子烂芝麻,翻来覆去举一些人们的耳朵都快听出老茧来的老例子,叫人生厌;“近”,就是最好多用大家平时耳闻目睹的事例,让人可望可及;“精”就是要典型,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实”,就是要确有其事,要做到时间不能更改,地点不能变动,情节不能想象,人物不能混淆,事情经过不能颠倒,程度不能偏重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