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杏林拾翠
15182400000023

第23章 医传种种

中医药学之所以能相传几千年,是因为它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医传途径。

一曰:师传。这是我国古代中医传统的带徒方法,也叫“师以传弟”。我国历史上许多名医都是通过这条途径而带出来的。如长桑君带出了扁鹊,扁鹊又带出了子阳、子豹、子容、子明、子越、阳仪等七人;公孙光和公乘阳庆带出了淳于意,淳于意又带出了宋邑、高期、冯信、杜信、唐安等;张伯祖带出了张仲景,张仲景又带出了杜度和卫沈;张元素带出了李东垣等,李东垣又带出了罗天益。诸如此类的带徒出名医,不胜枚举。

二曰:家传。这是一种以亲缘关系的保守带徒方法。他们往往采取“传子不传婿”,“传媳不传女”,因而,有人叫做“父以教子”。当然,也包括叔侄、兄弟等。这种方法,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是教出了不少了称一代的良医。如元代名医危亦林(字达斋),五世业医,代代相传。他将五世杏积的经验方剂,用“依按古方,参之家传”的方法,编撰长达五十多万字的《世医得效方》,流传国内外。

三曰:自学。古代不少医家开始是业儒的,后因父母、亲属、本身患病或三折、九折胳;或因厌恶仕途、考试落第;或因有感于“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而矢志学医的。他们当中不少人采取自学,发愤攻读,不出户阈,“执苦。年,勤学不倦”,而终成为医家中之独树一帜者。如张元素因科举考试,不慎用字冒犯皇帝的避讳而落第,便抛弃仕途,潜心学医,探颐索隐《黄帝内经》,以至梦寐以求,连做梦也梦见有人把《内经主治备要》塞进他的胸窍。经过二十多个寒暑的努力,他撰写了《珍珠囊》、《医学启源》等著作,并在研究脏腑辨证说,遣药制方论上取得突出成就,竟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祖。

四曰:学府传授。我国医学教育由来已久。公元443年,刘宋王朝开创了医学教育机构。唐代已设立了“太医署”。宋朝更设“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到了清末,直至解放前官办、私办、洋办的中、西医学校为。不少,如北洋医学堂、京师专门医学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神州医药学校,等等,培养了不少中、西医生。

以上种种医传途径,在历史上都起过作用。但四条途径中,哪条能多出人才呢?从历史上看,“师传”居首,“家传”次之,“自学”再次之,而“学府传授”虽然培养不少医生,但多。当了御医,不能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华。因此,在历史上能成为医家中之佼佼者,却为。不多。

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师传”能多出名医呢?

先看一个例子: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字明之,告老地里,为了物色理想的继承人,煞费苦心。深感:“欲道传后世,难其人。”于是托亲嘱友去找。一天,友人周都运给他推荐了“性行敦朴,尝恨所业未精,有志于学”的罗天益(字谦父)。李杲见之,则问:“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意思是说,你来学医是为了赚钱糊口,还是为了继承发扬医术?罗天益明确表示:“亦传医耳。”李杲听到罗天益有这样明确的治学目的,欣然纳之为徒弟。罗天益是个穷苦学生。李杲不仅不要收“束修”,而且资助罗天益一切“日用饮食”生活费。学了三年,罗天益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受到老师极大的赏识。老师考虑到罗天益家里经济有困难,生怕影响他学习,便拿出白银二十两给罗天益,说:“吾知汝活计甚难,恐汝动心,半途而止,可以此给妻子。”罗天益很感动,力辞不受。李杲诚意地说:“吾大者不惜,何吝乎细!”意思是说,我的学术经验都不吝惜传授给你,又何必吝惜这区区之财呢!李杲就这样手把手教了罗天益十几年。临终时,他还把自己平时所著的书,清检校勘整理成一本本的书,分门别类摆在书桌上,嘱咐罗天益说:“此书付汝,非为李明之、罗谦父,盖为天下后世,慎勿湮没,推而行之”。李杲这种医“为天下后世”的精神何其宝贵!罗天益没有辜负老师的遗嘱,不仅整理了老师的遗遗,还著有《卫生宝鉴》等书,为天下后世作出了贡献。

从这个例子看来,“师传”具有不少可以借鉴的特点:

一、在要选徒弟方面,已破“父以教子”之,可广泛要识“良驹”,还可从中挑要扬蹄奔跑,体力过畜的“千里马”。

二、目的明确。师传术、徒学术都不是为了“觅钱”,而是为了“传医”。双方均有个共同的奋斗目标。

三、能充分调动师徒的积极性。由于师徒累合是百里挑一,两厢情愿,因而老师呕心沥血地教,徒弟废寝忘餐地学。

四、教与学灵活。一般不像坐在课堂那样呆板,而往往是边学边实践,既易于启发,也易于掌握。

五、师承富有明显的特点,一般跟什么师傅,就继承其师傅的学术经验,成为其师傅所属学术派别的继承人和发扬者。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的医生日益增多,“学府传授”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有利于大量培养技术全面的现代式的中医人才,有利于全面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有利于促进中医学现代化,是现代中医学教育的主体。但考虑到我国自古以来有多种医传的途径,在发展“学府传授”的同时,应积极支持、扶植其他三者,多快好省地培养人才,其中尤其要重视“师传”。我们认为,凡经考试或考核合格者,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培育,在待遇上,应与“学府”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视同仁。这种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才能尽快解决中医后继乏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