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招聘与选拔实务
1519100000025

第25章 签订劳动合同 (2)

股权是一种比较现代的薪酬方式。在这样的企业中,当企业需要支付给员工一定的薪酬时,就以一定的股份进行支付,常用的有限定性股份,奖励股,非限定股,股票增值权等形式。但是,这样的小企业在支付股权的时候,应该考虑几个问题:支付的股份是否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应该使用什么形式的股权?

一般企业采用股份的方式基本上是为了节省现金,进行利润分享。在这种情况下,限定性股票是一种选择,由于这种计划通常要求员工在企业工作几年,因此对员工的束缚性较大。除去限定性股票之外,还有期权。期权同样也是一种束缚性较大的支付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员工在劳动合同期限到期之前就离开了企业,那么他名下的股权将作为违约金返还给企业。股权支付拥有很大的税收优势,只有当股份转变为现金的时候才会缴纳税金。但是这种税收并不是减免,而只是延期支付。此外,国家对股份持有人的身份、时限、数量等是有明确的限制的,并且相应的股票价格不能低于承诺转让之日的平均市价。

至于选择股份还是现金作为员工薪酬的支付方式,归根结底还是要取决于企业的战略决策。如果企业想要取得短时间的快速发展,那么最好是采用股份的形式,这样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新员工培训。

仅仅将新员工招聘进企业并不能算是招聘工作的成功,相当一部分的新员工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才能真正融入到企业中去。因此,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工作不可忽视。

新员工培训要点。

如何将“白纸一张”的新员工培训成企业工作的能手,迅速适应新企业的工作环境,是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在新员工的培训过程中,有以下几个要点:

1.新员工培训要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

员工培训最终是为企业的发展服务的,因此由于企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新员工培训的内容也不同。一般来讲,对于已经处于长期稳定的企业,比较适合进行企业文化、岗位职责、发展战略、行为规范与礼仪、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创业之初的企业应该进行企业发展目标、岗位技能的培训;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企业则适合进行岗位职责、企业战略、核心技能、行为规范、产品知识的培训。

2.进行选择性培训

通常情况下,企业会通过基础培训让新员工了解企业基本情况、树立企业的核心理念、达到统一的行为规范,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企业归属感,使其按照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完成本职工作。但是,由于企业内各个部门对岗位的需求不同,新员工的培训在时间上虽然相对统一,在形式和内容上却有区别。从部门的角度来讲,新员工的培训需要侧重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3.采用灵活的培训方式

在对新员工的培训方式上,由于新员工在年龄、教育背景、从事工作特征和培训内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目前被众多企业广泛采用的培训方式有:

(1)拓展培训。主要是用来进一步丰富员工的知识量,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激发新员工的潜能。

(2)专业培训。一般是由企业内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或者专业领头人对新员工进行理论或者现场的专业训练,增加新员工的工作信心。

(3)交际培训。一般是让老员工与新员工充分接触,相互交流,促进新员工交际能力的提高。

撰写培训总结,在培训结束前,撰写一份培训总结,可以让新员工谈对培训的收获,对企业的感受。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整合活动,促使新员工转变角色,真正成为企业内的一员,融入到企业环境中去。

4.提高新员工的培训积极性

事实证明,主动培训的效果要远远好于被动培训。因此,在新员工培训的过程中,企业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去激发他们的培训积极性。刚刚进入企业的新员工,总想借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这时不要压抑,给他机会表现,并给予肯定和适时激励,那么其工作干劲将放大。即便他们存在不少问题,其改正意愿也是很强烈的。此外,企业还要充分考虑到新员工内在的驱动力因素,充分照顾到他们成长的需求,自我改变的需求,团队中归属感、自尊、成就感的需求等。

5.新员工培训要站在战略高度

培训是企业的一项成本投资,关系到企业招聘工作的成败与否。因此,在进行新员工培训之前,企业就应当站在战略高度上进行培训目标的设定。此培训目标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应该准确、细致并可测量,适应企业战略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培训,使新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职业规划等关键性因素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出每一个员工的创造潜力,不断提高其工作技能、促进其态度根本转变,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6.进行新员工培训评估

新员工培训的效果怎么样?是否已经达到了既定目标?怎样才能将培训的经验应用到以后的培训中去?这些都需要企业以评估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

新员工培训评估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对培训的内容是否可靠、是否有效、是否具有代表性等方面进行评定;其次,对新员工在培训中取得的成绩进行评定;最后,对新员工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定。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评估,可以判断新员工在培训前后的变化,进而根据这些内容对整个培训的体系进行优化。

新员工培训内容。

目前,企业间由于侧重点不同,对新员工的培训内容也变得多种多样。但是,新员工在培训的项目上,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认知培训

认知培训主要是通过特定的讲座或者交流,让新员工对企业或者以后的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对自己进行定位,包括企业概况、企业主要管理者介绍、企业制度、员工守则、企业文化宣讲等内容。一般来讲,认知培训是由企业统一安排进行的。

认知培训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进行理论的讲解,因此所用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但是在认知培训结束之后,企业应当对培训的结果进行一次检测,借以对认知培训的效果进行检验,也可以对新员工的心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专业技能培训

专业技能培训主要是由各个部门单独进行的,目的是提高新员工的技能水平,使他们较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内容。

一般来讲,在一些传统化的企业或者工厂化的企业中,常常是由老员工与新员工之间进行组合,以老带新。这样老员工可以快速将工作技能、经验传授给新员工,并且彼此之间也可以拉近距离。在一些现代企业中,这种以老带新的方式有所减少,主要是进行相似职能员工的集中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可以大大增加培训速度,但是这种规模化的培训方式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比较泛泛。

3.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只要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一项培训内容,目的是为了使新员工完成角色转换,成为一名职业化的工作人员。一般此项培训的内容会涉及社交礼仪、人际关系、沟通与谈判、工作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与情绪控制、团队合作等方面。

但是,这种职业培训的方式不宜死板,应尽可能地采用互动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让新员工在互动的过程中领悟所学的知识,并运用到培训中模拟的场景里去。

4.工作意志培训

工作意志培训也可以称做是工作耐力培训,是为了增强新员工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培训。通常这种培训有两种方式,讲座和军训。

讲座是企业请专门的工作人员与新员工进行沟通,用生动的事例来激发新员工的工作勇气。而军训则是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这种方法在我国的企业中比较少见。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意志培训的时间不宜太长,时间长了就会使新员工感觉枯燥乏味,反而起不到培训的目的。

除去以上的几项内容以外,新员工的培训还有多种。但是,新员工培训并不是一种上岗前的临时培训,它需要延伸到日后的工作中去,不断地对员工进行水平上的提高,从而加快企业运转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