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新:奇思异想话未来
15191000000014

第14章 在学习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中学生时代,不仅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学习年代。而且是一个人的人生真正起步的年代。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把握好学习就是把握了未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作为一名中学生,如果想使自己有立足之地,获得成功,除了要掌握充分的知识以外,学会创新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简而言之,就是不能生搬硬套,死记硬背。

人们常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创新也应该如此,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冲破以往思维定势,思考问题也应该有另外一种全新的角度;要敢于冒风险,从常规常理中钻出来。中学生如果在学习知识中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也就是懂得了学习的真谛。

事实上,中学生的学习绝不是简单地将信息塞入头脑,而是要能够学会灵活的运用。常言道:学以致用,讲的也就是学习并加应用,然而在当今社会,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乎,中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必须要学会创新!正是由于牛顿能够在学习中学会触类旁通,才有了后来的万有引力的发现,也正是由于瓦特能够在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才有了后来的蒸汽机的发明。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惟有学会真正的创新,并把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够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触类旁通,和成功打声“招呼”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一直以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都是中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它给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一个更大的空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8世纪60年代初,英国北部卡都布莱克本地区住着一个名叫哈格里沃斯的人。他和妻子一个织布,一个纺纱,以此度日。

有这么一天,哈格里沃斯的妻子在纺织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纺车给碰倒了。但是令他们十分奇怪的是,纺车上的纺锤从水平变成垂直,竟然立了起来,仍然骨碌碌地转动着。哈格里沃斯看到这里,并没有按照常人的思维去把纺车给扶起来,而是在想:原来纺锤立着也能够转动。既然是这样,那么,如果我在一个框框中并排立着几个纺锤,用同一个纺轮带动它们,这样不就同时可以纺好几根纱了吗?想到这里,他感到非常的高兴,就马上就动手做了一个立式纺锤的纺车,在一个框框上并排安置了8个纺锤,这样一来,他们的工作效率一下子比平时提高了8倍。后来,哈格里沃斯用女儿珍妮的名字为之命名,这就是“珍妮纺纱机”的由来。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发明,竟然成了“震撼旧世纪基础”的杠杆,孕育了一场震撼整个世界的新的工业革命。

哈格里沃斯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能够触类旁通的从一件小事情上想到另外一种结果,作为中学生,你若想要成功就一定不要被学习中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一定要勇敢地展开你思想的双翼,向左、向右、向上、向下,不断地飞翔,总会有一个绝佳的方法在某个角落等待你去发现。只要你善于思考,懂得创新,敢于打破常规,就一定能打破一切瓶颈。也许下一个哈格里沃斯就是你。

举一反三,就是这么简单

我国古人就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说。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你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你学摩托车。学会了俄语,有助于你学英语。学会滑冰,有助于你学滑雪。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之道理。

你知道现代医生听诊器是怎么来的吗?在1861年的一天,法国医生拉埃内克为一位姑娘看病,由于姑娘很肥胖,要听起心跳和肺部来得贴在胸脯上,可是这样做又很失礼。正当他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他忽然就想到了有一次他看到几个孩子在玩跷跷板时的情景。当时孩子们并没有像常规那样坐着跷跷板玩,而是一个孩子在这头用鞋摩擦木板,一个孩子则把耳朵贴在木板的另一头听传来的声音。

次拉埃内克瞬间得到了启发,他用一个笔记本卷成筒状,一头贴在姑娘的胸脯上,一头对着自己的耳朵——他清楚地听到了传来的心跳声。后来他又加以改进,用一根木棒,中间穿一小孔,并将贴在病人胸脯上的那一头做成漏斗状,这样听起来效果更好。这就是“听诊器”的前身。拉埃内克戏称它为“指挥棒”。后来根据这一发明逐渐改进,就演变成了今天医学上用的听诊器。

正是由于次拉埃内克的举一反三,竟然发明了听诊器,原来举一反三就是这么简单。这个小故事告诉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关键概念、关键句子的理解,要准确、深刻、透彻,不要囫囵吞枣,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知识点不同,就是因为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通过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其中细微的差别,这样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从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就比如说遇到一道数学题,经常是一道题有好几种解题方法,所以在你做完一道题的时候,不要仅仅满足于答案,还要多想想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解答这一道题目。可见,遇到问题的时候,适当地改变一下思路,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美好未来,创新为帆!

创新,是一个人的素质,一个集体的精神,一个国家的灵魂。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的重要阶段,一定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学会独辟蹊径,独具一格,这就要求中学生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怕失败,不要守旧,要敢想、敢做。让学习变得简单起来。

当然,学习一定要和创新相结合,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用创新的知识改变生活,你的人生就会树立起永不沉沦的风帆。

让我们用自己的思维与行动,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