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新:奇思异想话未来
15191000000020

第20章 不断从别的地方汲取知识

曾经有位名人说:“钢笔的生命在于不断汲取,就哪人必须时时汲取知识的泉水。”众所周知,世界上任何一项新的创作都是建立在不断从别的地方汲取的,如果不及时从别的地方汲取知识或是看到他人的不足而审视自身,根本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中学生——21世纪的新型人才,不单单只对着教科书,更多的是汲取课外知识的养分和仔细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事物,只有发挥潜在的能力,才能创新。

在如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进步与创新,时刻都离不开人们借鉴他人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弥补自身的不足的同时,智慧的思想也可以开启无数蒙昧的头脑。汲取他人精华的良方,才能使受到启发的头脑自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使得创造性的思想不断深入,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看法才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因此,有一位英国学者曾这样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求你非得“填补空白”或“一鸣惊人”,最起码在和别人交流之后,能从他人所理解的知识面中能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在知识的广阔天地里,是不分地域、国界、种族的,只有广泛涉猎,倾尽所能汲取他人的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学习中,不断超越,创新。

借鉴他人方法,成就自己

乔治?约翰逊在美国弗雷化妆品公司做推销员的时候,发现黑人化妆品市场需求旺盛,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于是就辞去弗雷公司的职位,决定自己独干。他便和几位伙伴一起集中精力研制出一种适合黑人使用的粉质化妆膏,但在这时又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当时弗雷化妆品几乎统治着整个美国黑人化妆品市场,而自己是无力与其竞争的,在无计可施的情景之下,他突然想起曾经有几面之缘的霍雷德,当时的霍雷德只不过是一个小职员而已,却有平常人远远比不及的过人智慧,知识面也很广阔。

约翰逊便好奇的问他,霍雷德说:“假如现在我手中有五个苹果,周围有四个拿不同的水果,我把其中四个苹果和他们四人换了换,我手中还是五个苹果,而他们手中各自都有一种水果。但是不同的是,水果的品种却换了,而我手中五个水果也各不相同。”你明白我说的意思吗?这时的约翰逊才翻然醒悟,原来是这样呀!经过深思熟虑以后,他设计出这样一句出人意料的广告语:“当你用弗雷公司的产品化过妆之后,再擦上一点约翰逊的粉质膏,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约翰逊这一非同凡响的举动遭到了同伴们的抱怨:“这是在为我们自己做的广告,你怎么要替别人宣传呢?”约翰逊回答说:“这你们就不明白了,我们来分析一下,目前整个美国有几个人知道约翰逊的存在呢?又有多少人知道我们品牌呢?假如我有办法同美国总统站在一起的话,马上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同样,现在在黑人化妆品市场上,弗雷公司的名气最大,在广告上与他们相提并论,不正是提高我们自己知名度的捷径吗?”

广告打出去后,弗雷公司不仅没有对约翰逊采取任何的反击措施,而是陶醉在被人追捧的快乐之中。可想而知,消费者在弗雷品牌的号召力下,自然而然的了解到了约翰逊的产品,久而久知,人们就接受了他的产品,也得已使约翰逊粉质化妆膏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于是,约翰逊又接连推出针对黑人皮肤的护肤品,没有几年,约翰逊就把把弗雷公司的部分产品挤出了黑人的化妆台。在黑人化妆品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可以说,约翰逊是一个非常有胆识、有谋略的人,凭借着自己独到的眼光,开拓了黑人的化妆品市场。当他明白了霍雷德所说,做任何事,都不要盲目,要从根本的立场出发。不要小看周围的人和事,那些都是你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是成就自己的发源地。

作为21世纪的新型人才的中学生们,此刻的你应该好好想想,探索与创新真的就能在课本中找到吗?还是日常生活中汲取的呢?有句说的好:“处处留心皆学问。”知识的选择或汲取可从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选取,也可以由过去的经验他人的知识中选取而选取的知识类别。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一片桩”,只有善于发现他人的优势,扬长避短的人,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路路畅通!借鉴他人的方法与谋略对于想要创业的人来说,是致富的捷径,更是一条制胜的捷径。

创新学习思维,攀登人生高峰

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在9岁时他就对父亲说过一句话:“大自然存大太多的秘密,让人琢磨不透。我想世界上肯定还有许多未被人们发现的奥秘,我将来要周游世界,进行实地考察。”随着年龄的增长,达尔文对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就越来越强烈。

当他到爱丁堡大学学医后,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这些异常的举动被老师和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父亲一怒之下,不管达尔文愿意不愿意,就坚持将他送到了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然而达尔文意愿并不在此,并且他在剑桥还遇到了最具影响力的生物老师。之后,达尔文不能满足于国内的地区采集,年少的他终于搭上海军勘察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然后将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一出版就震动当时的学术界。达尔文也成了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先驱。

达尔文无疑是最另类的一个,说他另类不如说他的创新得不到发挥,得不到父母及老师的理解,还把他误认为“不务正业”,处处受到制约。直到遇到他的“伯乐”——著名植物学教授亨斯洛。达尔文正是在他的帮助及引导下,才茁壮成长为一个自然科学家。那么反过来说,如果当时达尔文遇不到自己的老师结果又是怎样呢?让人发思深省。

所以,当代中学生们在这一点上一定要做到及时与父母沟通,表明自己的立场,这样的话,周围的环境和朋友也会随之变化。其实,学习不只是学习别人告诉我们的东西,还要在学习中创新,主动地去学习。学习知识无论怎样学都学不到尽头,但至少不能以学无尽头为由而放弃了学习,要知道课本知识的局限性,应该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开阔视野,才能有能力去攀登人生的最高峰。

鲁迅曾说:“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世界上任何一项新的力作都是人们多观察,多思考,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字,都是不能忽略的。中学生朋友们,你们只有通过在学校中的理论教育,才能促进自身能动性的并发,并使之参与到人类每一时代都具有的创新内容的历史传承之中。

美好未来,创新为帆!

创新,21世纪的主旋律,是当今时代对当代中学生们的期望。然而,它又与不断从别的地方汲取知识是相辅相成,相互依靠的,没有日常生活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怎能有一个又一个的创新成果面世呢?又怎能跟得上与时俱进的队伍?怎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呢……只有不断汲取他人的良方、知识,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与缺陷,才是擦出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