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此书虽不到半年(5月19日—11月16日),而存此念却已近三十载。
十年前在海大图书馆五楼工作间单独与《胡适文集》(十二册)对话,在云雾袅绕的尖峰岭天池完成文集最后一字的阅读,完成了一次丰盛的精神之旅;钱锺书是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学术口号最勤奋的实践者,我曾带弟子如读小说般地研习《谈艺录》、《管锥编》,用近五年的时间制作了与钱先生息息相关的《杨绛年谱》。而如今的《古典与现代》实乃前辈学人精神、品格、气象之承接。
谋书至今,真可谓朝思而暮想!《古典与现代》成了聚拢灵魂之圣地。
所有来稿,编辑部的每一位成员均反复研读:爵士岛音乐咖啡厅里文粹、艳秋与我就文稿数次激烈讨论;图书馆工作间读书小组彼此交换研读意见;东坡湖边的重点学科室里研二的学子一篇一字推敲再三。每一次的讨论都有记录,近半年的来往电邮也都全部复制存档,字字句句见证着《古典与现代》的生成。
来稿首发一律依内容编排,无分先后,而此间师友热心赐稿,因版面之限,无法一一编采,诚望谅解。各地师友、弟子鼎力支持,名单可列长长一串,真的不可胜举,但海南大学领导的理解与实效的支持则不可不提。家人的一如既往以及广西师大出版社纳新兄、晓妮女士、责编志友和余红等同仁的高迈志趣使本书最终能如期面世。
在此,一并谢了!
编余,无数次立于窗前,凝视湖中小岛,岛上树木繁茂,时有飞鸟掠水而过;近来白鹭麇集,洁净、轻盈、优雅!
2009年11月16日凌晨
工作量: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