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胡治兵语录(增补本)
15212200000004

第4章 梁启超序

松坡既死于国事,越一年,国人刊其遗著《曾胡治兵语录》行于世。世知松坡之事功,读此书,可以知其事功所由来矣。自古圣贤豪杰,初未尝求见事功于当世也。惟其精神积于中,著于外,世人见之,以为事功耳。阅世以后,事功或已磨灭,而精神不敝。传之后世,遭际时会,此精神复现为事功焉。松坡论曾、胡二公之事,谓其为良心血性二者所驱使,则松坡之事功,亦为此良心血性所驱使而已。曾、胡二公,一生竞竞于存诚去伪,松坡于此,尤阐发不遗余力。精神所至,金石为开,二公屡言之,松坡亦屡述之。二公之言,不啻诏示松坡,使其出生死,冒危难,掬一诚以救天下之伪。则虽谓松坡之事功,皆二公之事功可也。松坡自谓身膺军职,非大发志愿,以救国为目的,以死为归属,不足渡同胞于苦海,置国家于坦途。今松坡得所归矣,而救国志愿,曾未达其万一。护国军之起,仅使民国生死肉骨,如大病方苏,元气已伤,将养扶持,所需于事功者,正复无限。来者不可见,惟恃此耿耿精神,常留存于吾国民隐微之间,可以使曾、胡复生,使松坡不死,以解除日后之千灾百难,超苦海而入坦途。而此语录十余章,实揭吾国民之伟梁启超序1大精神以昭兹来许。

译文

松坡为国事捐躯后,又过了一年,国人便将他的遗著《曾胡治兵语录》刊行于世。世人大都知道松坡所成就的事业功勋,读了这本(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子、饮冰室主人等,广东新会人。自幼聪慧好学,有神童之称,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曾随康有为学习3年,自称“生平知有学自兹始”。戊戌变法运动的中坚分子,曾协助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和强学会支持变法运动。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1898年创办《清议报》,在上面著文记述和评价戊戌政变。1902年创办《新民丛报》,同年在《新小说报》发表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梁启超对于晚清的文学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他曾提倡“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这篇文章中将小说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文学创作方面,他的散文最为著名,其作品《少年中国说》慷慨激昂,如行云流水般浑然天成,颇能代表他的风格。他还是一位学术大家,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他的著作主要收入《饮冰室合集》中。)书,可以进一步知道松坡事业功勋得以成就的来龙去脉。古往今来的圣贤也好,豪杰也罢,当初也许未尝刻意追求建功立业以显达于当世。只是他们的精神凝聚于心中,成就显著于身外,才会被世人当作丰功伟绩来看待。多年以后,他们的事业功勋或许已经磨灭殆尽,但他们的精神却不会被时间所遮蔽。这些精神遗产一代代流传,遇上合适的时机,又会再次成就新的事业功勋,如此循环往复。松坡论曾国藩、胡林翼二先生之事,认为他们是被良心、血性所驱使,事实上,松坡所成就的事业功勋,也是被良心、血性二者所驱使啊。曾、胡二公,一生致力于保存诚信、去除虚伪的事业,松坡对于这一事业尤其用心,阐发其道理可谓不遗余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二公多次言及治兵心法,松坡也多次阐述发明。二公的治兵言论,无异于教导松坡,使他能够出生入死,甘冒危难之险,奉献一片笃诚来挽救天下的虚伪。那么,我们即使把松坡的事业功勋,说成是曾、胡二公的事业功勋也是可以的。松坡自称他亲自担任军职,如果不是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以救国为目的,视死如归,便不能够救渡天下同胞出于苦海,使国家走上平坦的康庄大道。现在松坡已经得其归宿,而救国的志愿,尚未达到当初设想的万分之一。松坡领导的护国军讨袁功成,仅使我中华民国起死回生,正如大病虽然初愈,元气早已大伤,调理疗养、救助扶持,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建功立业,而这种需要几乎是没有限度的。未来的事不能预见,唯有仰仗这种对国家忠心耿耿的精神,在我国民众之间长存不绝,才可以使曾国藩、胡林翼复活,使松坡不死,来解除将来的千灾百难,使国家可以超渡苦海,走上坦途。

这些治兵语录共有十几章,确实都是彰显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可以用来昭示激励后辈奋发图强的至理名言。

民国六年四月新会梁启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