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土楼旧事
15223400000003

第3章 大坝由来

随着文字的步伐穿越时光隧道,走近土楼,走进土楼的前尘往事,我并不想板起一副土楼老人的面孔,以说教的口吻去诠释一种历史的真实。我只是想以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甚至一辈子生活、命运皆与土楼息息相关的土楼人,把我所见、所闻、所经历的土楼人、事、情说出来……那些高高的土楼下曾有过的身影,那些厚重的泥墙夯实着简单的生活,雕花棂格窗下孩子们调皮的嬉戏,清朗的笑声传出很远……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文字将回忆定格,目送一段曾经的生活渐渐远去……

大坝是历史文化名村——塔下村的一个自然村,东面是乾头岽,高山延伸至梅石岽;西南面是龙岗顶,直通屋畲岽大山;北面是下园岽,直达马头背高峰;三面高山围成一个三角形谷底,俯视犹如一张撒开的大网。东边一条发源于梅石岽大森林的大溪,从南到北流向塔下,是网的底脚。西北边一条发源于屋畬岽山脚的小溪,由西向东与大溪交汇后也流向塔下,二溪夹着三角洲,土地肥沃,山清水秀,是个生活休闲的好地方。

德远堂第九代孙张标宸,志向远大,欲将家族住地迁往山城蒲山埔九鳅落湖吉地,因行程欠佳,于是回迁双溪交汇的三角谷地。把二溪之水以“大坝”拦住,积聚财源,定名为“大坝”。

明朝崇祯年间,标宸公在大坝南面山脚建造第一座长方形24开间、高3层的土楼——积兴楼。同时,他开山辟田,兴修水圳,发展农林业生产。标宸公生下七子,人口逐渐增多,一部分外出谋生,往南洋经商,百万、千万富翁代代不断。发了财则回乡建屋置业,如立昌公兄弟创建顺源楼、会源楼;嘉程公创建稻孙楼、文选楼、耀东楼;嘉渠公创建浚源楼;桂福公创建燕山楼;煜开公兄弟创建万和楼;还有德源楼、燕安楼、源昌楼、远昌楼、朝峰楼、庆德楼、南山楼、顺兴楼、和源楼、耀西楼、松心楼、东升居等20多座土楼,加上20世纪70年代后创建五家居式土楼20多座,总计方圆大小土楼50多座,形成土楼密集、坐落有序的大坝土楼群,1999年被列入县文物保护单位,村口立石碑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