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就是手边事
15286300000029

第29章 不想老,就多敲打胃经、大肠经

胃的功能大家都知道是主消化,把食物消化掉,而且在中医里讲胃为后天之本,就是日常的饮食营养都是靠胃来供应,所以胃的功能是很重要的。生活中,很多人在伤心、生气、紧张或者生病的时候都不想吃东西,感觉不到一点饿,这个时候人的脾胃功能很弱,人体也就最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平日一方面要疏解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按摩胃经来调节身体出现的不适。

胃经是人体前面的一条很重要的经脉。先从头上讲,胃经起于迎香,往上一直到山根,然后分二支,一支走脸,另一支再沿着头角至额颅。胃经接着沿着我们的颈部一直往下走,然后经过乳中,乳中就是乳房的正中线。所以,有些女性经前有乳房胀痛的现象,其实都是跟胃经淤滞有关的。胃经接着由乳中下落到大肠,然后一直下来沿着腿的前侧走。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如果腿的前侧出现问题,通常是胃经出了问题。古人非常强调护膝,他们席地而坐时就是将两手放在膝盖上,甚至跪坐着也将两手放在膝盖上。这是因为胃经也经过膝盖,而我们的手中有一个劳宫穴,这个穴位属于火穴,用手捂住膝盖,就可以防止膝盖受凉。

很多上班族没有饥饿感,他们早饭一般不吃,中午12点吃午饭,晚上要么在家里要么去餐馆跟朋友同事大吃一顿。饮食如此不规律,久而久之,脾胃不出问题才怪。然谷穴是人体产生饥饿感的要穴。在我们的脚内侧,足弓弓背中部靠前的位置,可以摸到一个骨节缝隙,这就是然谷穴。然谷穴就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胃里食物更好消化的一个穴。推拿然谷,可以让人很快产生饥饿感,同时还能治疗过度饮食后的不适,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首先要准确地找到然谷穴,用大拇指用力往下按,按下去后马上放松。当大拇指按下去的时候,穴位周围乃至整个腿部的肾经上都会有强烈的酸胀感,但随着手指的放松,酸胀感会马上消退。等酸胀感消退后,再按上面的方法按,如此重复10~20次。双脚上的然谷穴都要按。

敲打胃经,从锁骨下,顺两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一直敲到脚踝,敲打可稍用力一些。胃经上的足三里这个穴位有很多的功效,因为它是强壮穴,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又可以补益人体虚弱。另外它也是一个消气穴,太冲消的气是肝胆之气,足三里消的是胃肠之气,吃东西消化不良产生好多浊气,揉太冲就不管用了,肚子不舒服产生好多浊气、胀气,要揉足三里。

有些女孩子为减肥发愁,可另外还有一些却为了过于苗条苦恼着。不少在写字楼里工作的白领女性总是看起来瘦巴巴的,别说美感了,整个人都像是枯干的样子,让她们用再贵的化妆品也找不到水灵灵的感觉了。其实,这不是脸的问题,这是肚子的问题。建议这些女性从推腹法做起,每天敲胃经与胆经。人的气血不足了,血液流不到它该流的地方,脏腑、肢体、肌肉、经脉自然就萎缩了。所以,要想保持青春常驻,我们一定要在胃经上多费些工夫。脾胃的气血充盈了,才会有能力吸收营养,这样身体好了起来,气血自然跟上了。蹲裆骑马式、跪膝后仰头着地等,都是打通胃经的方便之法。

中医学里面讲的大肠是指从肚脐上约1.5寸的穴位开始,经直肠直通肛门的整个系统。大肠经发生异常时,会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咙肿痛等症状出现。若压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时,亦会有疼痛感。因为肺机能不好,所以皮肤会出现苍白干燥、失去光泽的现象;又因养分无法顺利运送,精神有不安定、容易焦躁的倾向。因此,我们说,不想老就要多按摩胃经跟大肠经。大肠经的穴位有20个,脸部有迎香、禾?、水沟;脖子部有扶突、天鼎、缺盆;肩、肘部有巨骨、大椎、肩?、臂?、五里、肘?、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温溜、偏历、阳谷;手掌有合谷、三间、二间、商阳等。

面部的供血主要靠胃经,所以颜面的光泽、皮肤的弹性都由胃经供血是否充足所决定。有人脖子上的皮肤松皱了,影响美观,其实这不过是胃经的气血亏虚造成的。这时候,只要坚持敲打大肠经和胃经,很快就有惊人的改观。先用10根手指肚轻轻敲击整个面部,额头、眉骨、鼻子、颧骨、下巴要重点敲击。再用左手掌轻轻拍打颈部右前方,右手掌拍打颈部左前方(手法一定要轻)。然后右手攥空拳敲打左臂大肠经(大肠经很好找,只要把左手自然下垂,右手过来敲左臂,一敲就是大肠经)。最后换过来左手攥空拳再敲打右臂,每边各敲打1分钟(从上臂到手腕,整条经都要敲)。敲打大肠经是因为这条经直通面部两颊和鼻翼,可以有效防止这些部位长斑生痘。

揉胃经和大肠经上的穴位有一个小诀窍,揉胃肠先揉左腿,因为左边对胃肠的调节更好一点,要是肝胆经就从右边开始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