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那一抹风景
15288000000003

第3章 品读生活与教育

——写在绣林小学《新生活教育》校刊创刊之际

迎着新世纪明媚的曙光,沐浴着新世纪灿烂的朝霞,踏着新世纪雄健的脚步,我们石首市绣林小学主办的《新生活教育》今天终于问世了。

新生活教育,教育新生活。单就概念而言,二者虽似乎各有侧重和使命,但一旦将她们放在“儿童教育”这个特定的范畴里讨论,她们之间那种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立刻凸现出来了。

在中外教育史上,不少教育家注重处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关注儿童的教育生活,强调生活教育。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开篇就明确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明确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信条。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一再强调“为了生活而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培养活生生的人,倡导生活教育。

我们现在培养的一代新人,将是21世纪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撑起中华民族脊梁的社会精英。因此,他们必须具备全新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自觉地参与社会的民主政治生活、市场经济生活和多彩的文化艺术生活;他们必须适应新生活的需要,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做新生活的主人。

勿庸讳言,在我们过去的教学中,只重视知识,而轻视能力;只重视认知发展,而轻视情意发展;只重视书本,而轻视生活;只重视学生的理智生活,而忽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只重视儿童的未来生活需要,而轻视儿童的现实生活需要。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学生越学越没了灵气和活力;学生在教育中不能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和成长的愉悦;教育脱离儿童的生活本身,最终导致学生在发展上呈现出“有知识缺乏能力,有能力缺乏思想,有思想却不懂生活”的状况。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有些中小学教育难以体现儿童生活,并与社会生活相脱离,儿童的教育生活中只有教育而没有生活,这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实际中的痼疾。

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就需要我们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这就需要我们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为此,我们创办了这份《新生活教育》。

《新生活教育》是一株幼苗

这株幼苗刚刚破土而出,刚刚泛起一抹新绿,还很孱弱。这株幼苗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阳光”的沐浴,离不开“雨露”的滋润。这种“阳光”和“雨露”,其实就是上级领导的关怀、教育界同仁的支持、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精心呵护!这,才是她长成参天大树的生命源泉!

《新生活教育》是一块实验田

这块实验田的耕耘者,就是我们绣林小学的全体师生及其他朋友。我们用我们昨天的沉淀和底蕴耕耘;我们用我们今天的心血和汗水耕耘;我们还将用我们明天的智慧和成熟耕耘。我们在春风春雨里播种,播下希望的种子,播种生命的一片新绿。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春华秋实。我们期待着金色的秋天,因为我们将成倍成倍地收获成功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