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品周易,学管理
15316400000018

第18章 晋:职场晋升之道

晋卦讲的是进取的智慧,在管理方面就是如何用人和提拔人才。 晋卦下坤上离,坤为大地,离为太阳,太阳升出地面,光明普照大地,普照万物,这是本卦的象征。“晋”意思为进,太阳运行前进,才能升在地面之上,才能发出光芒。同时晋又象征晋级,就如卦的开头所说,尊贵的公侯蒙受天子犒赏众多车马,一天之内荣获三次接见。所以,晋卦讲的是如何谋求晋级的智慧,也是上级提拔下属的原则要求。

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更好的发展,也就是自我实现。作为领导,要善于把握员工的升迁方略。领导者要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完善的升迁制度。同时,领导者要善于观察员工的工作能力,及时对有能力的员工进行提升,而且要赏罚分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德才兼备德为先

晋卦卦辞“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卦辞是以上进大臣受天子赏赐、宠信之事,来表明对正确而积极进取的肯定。《象辞》说:“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太阳从地面升起,象征上进。君子观此象应当自觉展现高尚的美德。一个人如果在道德品质上不过关,被提拔到管理层,可能会给组织造成很大的损失。领导者在提拔人时必须遵守这样一个用人原则:德才兼备德为先。对于个人而言,明德是君子晋升的前提,所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彰显自己的才德,才能够受到重用。

北魏大臣崔玄伯博学多才,太武帝拓跋召他入宫,纵论天下大事,果然满腹经纶,应对如流,心中大喜,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伴驾左右,协助处理机要大事,为朝廷制定法令礼俗。

拓跋常常召玄伯询问旧事,崔玄伯熟知历史,一一从容应对,有问必答,拓跋非常满意。此后,任命崔玄伯为吏部尚书。大业初创,百业待兴,崔玄伯受命,督促各有关机构设置官职爵位,制定朝廷礼仪,颁定法令律条,明确各种规章制度,最后交由崔玄伯审查裁定,一旦确立,就作为今后长久的规范。

此时崔玄伯位权重名望高,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崔玄伯一向清醒,自律很严,不随同流俗。官越做越大,仍一如既往,洁身自好,俭朴清廉,从无分外之举。玄伯淡泊利禄,自己不经营产业,家徒四壁,清贫如洗。出门不乘车马,朝夕步行上下朝。老母七十高龄,每日也是粗茶淡饭,拓跋久有耳闻,曾派人秘密察访,果然不错,因而对他更加器重,优厚赏赐。

身为下属,刻苦好学,使自己腹有雄才,方能得人赏识;得势之后,谦谨奉身,低眉做人,公正清廉,方能上为领导所信,下为同僚所敬,将人做得圆圆满满,必使人无懈可击。而这就需要在平日里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以德立人、以德立企”乃大道之行。企之强弱,国之安危,无不与德有关。人的智慧固然重要,但谋大事,成大业,靠的还是人的素养。“小胜靠智,大胜靠德”。领导者提拔人才一定要要注意德与才的关系。

不拘一格用人

对于企业而言,人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一群庸才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企业经营成功的。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有一双发现人才、任用人才的“慧眼”,善于识别人才,善于使用人才。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就会无往而不胜。

曹操是一个爱才惜才的枭雄,他在具体用人中表现的不拘一格,而且用人的策略多种多样。

首先是才尽其能,才德并重。“唯才是举”是曹操用人的重要思想,对于人才,他量才录用,既重才能,又重德行。他指出,有德行的人未必有才能,有才能的人未必有德行。选人应量才而用,择其才德具体而用之。如用郭嘉、许攸等才能之士划策,用崔琰、孔融、司马朗等有操守的名士来躬行教导,以安乱世百姓。

二是拔将才于卒伍之间。曹操于用人方面,只要看准了即予以重用,建功即擢。有的人不几年,即由士卒而为将军。乐进本为曹操帐下吏,以功封广昌亭侯,折冲将军;张辽本为吕布将,每从曹操征战,数有功,封都亭侯、荡寇将军累迁至晋阳侯、征东将军、前将军。

三是不疑归从,授以重任。曹操的诸多部属是别部或敌方的投诚者。对于归从的人,曹操以诚相待,听其言,重其谋,授以重任,不以外人视之。诸如荀、郭嘉、王修从袁绍来归,贾诩自张绣来降,荀攸、李通自汉官来归。这些都成为曹操麾下文武大员,经其重用,立下汉马之功。

四是大胆用降。曹操属下屡建功勋的武将和卓有才华的文臣,有不少是其主败后投降曹操的。曹操对待这些人,尤其注意待之以诚,授以实权,使其冰释疑虑,尽力国事。庞德原是马超部将,曹操定汉中,降操,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陈琳原为袁绍主簿,官渡之战前为袁写了《讨曹檄文》,后归操,曹操“爱其才而不咎”,遂以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

五是量功必赏。曹操对于有功之士,定期给予封赏,不仅封赏军功政绩,而且对于嘉谋直谏也给予优奖,即便对于未采纳的意见,事后被证明是对的,曹操也给予记功奖励。并且鼓励官员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制度化。曹操重谋赏,封功臣的行动极大地鼓舞了部属,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忠心程度,使曹操的知人善用誉满天下,在全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取得颇为强烈的社会效果。

用人最忌按文凭、经验等框框、杠杠取才。有的人学历很高,由于不知变通,办事却很低能;有的人经历很丰富,由于悟性太差,始终没有长进。重用这种人,就可能误事。用人的目的是为了做大事业,理当从需要出发,从观念上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