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国学常识
15334800000022

第22章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共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全书294卷,按朝代分为16纪。其中《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纪》10卷、《晋纪》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6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5卷,约300万字。由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一大群知识分子参与编写,历时19年完成。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予以借鉴。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了解司马光其人,再去阅读《资治通鉴》,有助于我们具体地认识这部书在我国历史文化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有助于我们批判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的传统。

北宋时代,在中唐以来长期混战之后,实现了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繁荣了学术文化;同时,内政多弊,御戎不力,“积贫积弱”,局势不稳。这是一个有生气的时代,又是一个很苦闷的时代;是前进的时代,又是软弱的时代。当时,君主将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虑如何生活,寻找出路。于是,有主张以“柔道”治天下,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有立志改革,而实行变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铤而走险、起义造反的。掌握文化知识的人们,特别是历史学家,如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往往面对现实而回顾历史,企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历史。为了有资于治国安邦,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编写《通志》自觉地开始了。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对知识分子最为优厚的一个时代,司马光出生在真宗时代,踏上仕途则是在仁宗时代。这个时候北宋已经处于中期,太祖、太宗时代锐意进取的精神已经有所减退,帝国处于冗兵冗官、积贫积弱的状态。20岁考中进士甲科的司马光,没有沉醉于功名,而是提出: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这一席话不仅反映出青年司马光立志以仁德建功立业,而且也说明了他良好的素养和所受的良好教育。事实上,司马光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祖父司马炫为富平县令,政绩显著,以气节闻名于乡里;父亲司马池为兵部郎中,为人正直仁厚,家教很严。司马家族以诗礼传家,司马光的先辈多是好学上进之士,从祖父司马炫到司马光这一辈,有六七人都是进士出身。司马池是一个有抱负、有见地的人,他少年时胸怀大志,专心读书,力求进取,而且治学态度扎实认真,文风质朴。在待人处世、理政、治家以及个人生活等方面也都贯彻了这种精神。

司马光自幼好学,通晓音乐、律历、天文、数学,对经学和史学的研究尤其用心。当时北宋建国近百年,已出现种种危机。具有浓厚儒家思想的司马光,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参与政事,力图拯救国家。他发现《春秋》之后,从《史记》到《五代史》,卷帙浩繁。一个人即便是毕生穷其精力,也难以举其大略,更不要说做什么研究了。鉴于此,司马光便产生了网罗众家之说、成一家之书的念头。他想编一本简明扼要的通史,以便于人们用较短的时间就能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概要。这个想法在仁宗嘉祐年间已经形成,到英宗治平二年(1065),司马光从任修起居注、谏官到龙图阁学士,成为皇帝的侍从之臣,直接为宋王朝的盛衰出谋划策。他知道人君要治国安邦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可不以史为鉴,汲取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当时在位的英宗很支持司马光,并为司马光的编史和史书的主要内容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要求内容可以“关国家之兴衰,系众庶之休戚”,体例为编年史,专为皇帝提供治国经验的教科书。

司马光在政治上是保守派,反对变法,因此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产生了严重分歧。由于当时王安石为相,两人无法合作,司马光请求担任西京留守御史台,专门研究历史。他在洛阳15年,专心编撰史书。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司马光把自己编写的《通志》8卷本上呈皇帝。英宗看后,非常满意,要他继续写下去。并下诏设置书局,供给费用,增补人员,专门进行编写工作。司马光深受鼓舞,召集了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共同讨论书的宗旨、提纲。并分工由刘班撰写两汉部分、刘恕撰写魏晋南北朝部分、范祖禹撰写隋唐五代部分,最后由司马光总成其书,由其子司马康担任校对。

司马光主编的这部史书取材极为广泛,除了历代“纪传体”断代史之外,还采用了大量的“杂史”、文集、笔记等有关著作。考订史实经过一些大学者的合力编撰,由司马光删削润色总成全书,文字流畅,质朴精练。不仅可以作为史学著作阅读,有些篇章也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

神宗即位后,认为《通志》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就召见司马光,大加赞赏,并赐书名为《资治通鉴》,说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还亲自为此书作序。神宗还将颖邸旧书3400卷赏给司马光参考,写书所需的笔墨纸砚以及伙食住宿等费用都由国家供给,这给司马光提供了优厚的著书条件,同时也促进了这部史书的编修工作。到神宗元丰七年(1084),此书终于完稿。

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资治通鉴》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正统色彩,这主要是因为司马光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他认为,像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同时,他还把人们的思想活动,尤其是统治者的政治活动作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这些观点都贯穿在《资治通鉴》一书中。《资治通鉴》的著述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司马光著史治国的本意,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也为全社会提供了一笔知识财富。清代学者王鸣成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资治通鉴》已和《史记》一样,被人们称为史学瑰宝,广为流传,教益大众。而研究者也代代相沿,使其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即“通鉴学”。

《资治通鉴》耗尽了司马光十多年的心血,在此书完成后,他官升资政殿学士。他名气很大,成为了众望所归的宰相人选,老百姓都尊称他为司马相公。神宗逝世时,司马光赴丧,连侍卫都称他司马相公。他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以至于马匹不能前行。

晚年的司马光疾病缠身,在元祐元年(1086)逝世,终年68岁。

司马光一生恪守儒家传统,是儒家精神的典范。他为人忠孝,有大节,讲大义,恭俭正直。他安居有法、行事有礼。司马光的品格德行、修学治史,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在封建时代,司马光被人们尊为孔门之后的第三个圣人,位列孔子、孟子之下,同样在孔庙享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