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国学常识
15334800000044

第44章 《聊斋志异》:动人的花妖鬼狐

《聊斋志异》是清代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的作品,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富有传奇性。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其艺术成就非常高,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是我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蒲松龄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他在19岁时,以县、府、道3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30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轶事,吸取创作营养,融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一般认为《聊斋志异》始作于蒲松龄南游之后,到康熙十八年(1679)撰写完成并初步集结成书。此后大概经历了近40年的时间,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聊斋志异”中“聊斋”是蒲松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故事。这类故事在《聊斋志异》里为数最多,如《婴宁》、《青凤》、《连琐》、《连城》、《鲁公女》等。这些故事在情节上有相似之处,但是人物形象却各有千秋。如婴宁天真无邪,青凤温柔羞涩……她们一般都是鬼狐仙怪,却无妖鬼之气。她们才貌双全,温柔善良。选择爱人不以身世门第论高低,而是重在以才德取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些所谓的鬼狐仙怪往往都会做出自我牺牲,最终和爱人团圆。在她们的身上,寄予了作者对于理想女性和理想爱情的向往。

第二类,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如《叶生》、《田七郎》、《蛇人》等。其中的主人公懂得知恩图报,珍视友情。《蛇人》中,人与蛇、蛇与蛇之间的深厚情谊,更反衬出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暖和事态的炎凉。

第三类,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故事。如《席方平》、《红玉》、《司文郎》、《封三娘》等。这类故事虽然多写鬼怪狐妖,但实际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抨击朝廷腐败黑暗,豪强仗势欺人,劳动人民有冤无处诉,最后只能采取极端手段或是借助鬼狐仙怪的法力讨得公平;或者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最终善恶各得其所。二是揭露科举弊端和科场腐败。这与蒲松龄自身的遭遇有关,他也借文中故事表达了科举失意的无奈和不平。

第四类,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如《画皮》、《骂鸭》、《雨钱》等。这类故事多是在寓庄于谐、发人深省的小故事中,给读者以深刻的教育意义。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小说的高峰,鲁迅先生称之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聊斋志异》篇目的结尾,一般都有一段作者的评论,名为“异史氏曰”。其评论内容或是感怀身世或是揭露现实或是讽喻劝诫等,作者个人鲜明的爱憎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现。看似荒诞不经的鬼狐故事却包含着实在的生活内容,嬉笑怒骂的戏谑背后隐藏着作者严肃的现实思考。

《画皮》讲述了厉鬼披上人皮伪装成为美妇吃人的故事:狐妖变作一个美人,诱惑王生。而王生贪图美色,居然与其同居。王妻得知后,劝他将那女子送走,但王生执迷不悟。后来,偶然间王生从窗户中看到了厉鬼脱皮打扮的情景,吓得不知所措。在一个道士的指点下,想断绝与厉鬼的来往。但厉鬼吃人本性难改,仍然抓了王生的心脏而逃。在道士的努力下,厉鬼被收,但是王生却无法复活。王生妻子深爱着丈夫,在道士指点下,忍受乞丐的打骂,收获了丈夫的心脏。回家在王生的尸体旁哭泣时,心脏回复到了王生的身体,王生死而复活。

在结尾“异史氏说”中,蒲松龄写道:愚哉世人!明明是妖怪,却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是忠告,却以为妄。爱人美色,侵占她,妻子就将吞食别人的痰液。如此报应,愚而惑的人还不觉悟过来,岂不是很可哀吗?

这一故事既有厉鬼的凶狠,同时也有王生妻子的贤惠和对王生的深情,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人们或以厉鬼脱皮为重点,而重述其恐怖;或取其中妻子对丈夫的深情,而重述其情感。现代影视剧《画皮》也是以这两个方面为重点,广受观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