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江右文化
15343900000006

第6章 赣派建筑和历史名村

一、赣派建筑

(一)中庸内敛、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赣派建筑在指导思想上依然恪守儒家的中庸与内敛,建筑简洁大方,风格朴实典雅,砖木结构的楼房居多,主要着力于建筑的居住功能,注重内部构架和陈设上的实用性,像徽派古民居建筑中大面积的雕梁画栋比较少见。

吉安一带的赣派建筑外墙多用眠砖,南昌与抚州多用单丁斗砖,墙体下部多用麻石、红石勒脚,多为青灰瓦。而徽式建筑外墙大多刷有白垩、青黑瓦,即“粉墙黛瓦”。赣派民居正门造型装饰丰富,除一字门外,还大量使用八字门、牌坊式门和贴壁垂柱门,大门石材除红石外还普遍使用豆绿石。南昌、抚州大门以石雕为多,吉安与赣南则以砖雕为多。

赣派建筑最为重要的元素是天井,天井具有解决建筑内部的采光、通风、排水等问题的功能,并且传统民居建筑基本采用木构架承重,砖或土外墙只起到围护作用,因此不少房屋外墙倒塌,而木结构却完好无损。

现在遗留的赣派古民居大多为清代的穿斗式结构,只有少数因减柱或空间变换的需要少量加入抬梁式结构。穿斗式结构的柱子直接支檩,各柱之间以二至三层穿枋连接排架,再用梁坊、檩木相互连接,以组成整个构架。

以乐安流坑、安义罗田等江西古村落为代表的赣派建筑,布局简洁,朴实素雅,具有浓厚地方特色。从外部视觉效果来看,多为长方形平面,用空半砖墙围合,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披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马头墙造型丰富多样,翘首长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风。进入建筑内,其格局多为二进三开间,一堂一厅,面阔三间,明间厅堂,次间臣室,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并依使用目的之不同,前檐部常做成各式的轩,形制秀美且富于变化。卧室楼高一层半,下层居住,上半层放置什物。厅堂没有分层,显得高大宽敞,气势极为堂皇。室内地面,以长条青砖横向错缝铺砌。神龛设在厅堂室壁两边侧门的上方。堂前均有较为狭小的天井,既从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室内装饰主要有木雕(刻)、砖雕(刻)、石雕(刻)、彩画和墨绘,其风格明快,工艺精湛,图案丰富,内涵深邃,反映了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天人合一”的崇尚,对伦理道德的尊重。“理学名家”宅门前和大宗祠遗址上的元明时代的红石狮子,文馆享堂内六斗藻井上的明代彩绘,都是难得的艺术精品。而明代民居怀德堂照壁上的“雀(爵)鹿(禄)蜂(封)猴(侯)”砖雕壁画和永享堂照壁上的“麒麟望日”镶雕,更是题材丰富,技艺高超,国内绝无仅有,堪称国粹。

融于自然的山村环境,独特别致的村落布局,典雅古老的建筑群落,完善实用的排水系统,那精美绝伦的建筑装饰,文情脉脉的匾额楹联,怡目激思的家藏文物,积厚流广的家族遗存,古朴纯真的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的乡土文化……无不构成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相融洽的环境空间。可以说赣派建筑,既是中国古建筑文化中极其华美的一章,又是豫章大地上赣派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

(二)讲究风水的建筑布局

由于江西大部分村庄都是一大姓氏聚族而居,在宗族的统一规划之下建成。很多古村都建于河流或湖泊旁边,这样使居住者就近获得可直接使用的水源,还可以通过河流与外界进行联系。即使没有天然的湖泊,人们也会挖掘人工湖以形成汇聚雨水的水塘。

江西是中国两大风水派别(理气派、形势派)发源地之一,赣派风水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筑实践中自然也运用了风水概念,建筑择址、朝向、形态等需要符合风水要求。有史料记载,位于乌江边的乐安县流坑村董氏,据说就曾聘请唐代著名风水大师杨筠松亲自选择村址,在人口繁盛的明代中后期,流坑董氏又在威望很高的官员董燧的主持下完成规划改造,其特点是采取里坊制度的街巷式布局,使七横一纵八条巷道像血脉一样贯穿全村,既有辐射效应又有凝聚力。

赣派建筑的聚落规划与房屋设计,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如安源的古民居建筑,就在选址、色彩选择、朝向等方面,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据《安源区志》记载:“古民居建筑重视宅居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方位多为依山傍水而建,坐北朝南,砖墙青瓦,整体色彩效果白墙黑瓦,朴素典雅。豪门大户墙体高大,南北砖墙齐平,东西山墙(又称马头墙、风火墙)高于屋顶,高低错落,马头(俗称垛子)高翘,墙头与天空轮廓分明,为典型的江南民居特色,形成村落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的优美意境。”

赣派古民居建筑往往处于一个和谐完备的人居体系当中,既注意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也注意与祠堂、庙宇、牌坊、门楼、戏台等功能性建筑有机结合。一般村庄的创建或改造,都经过精心规划。除了建筑的选址、朝向、形态要符合风水理念,周围的树木、湖泊、河流、山脉也被当成布局的元素。

(三)赣派建筑的“绘画美”

中国建筑的审美最早源于绘画。中国建筑是画家的世界,讲究空间布局,虚实相生,诗情画意,境由心生。

中国画家参与建筑设计的渊源已久。作为艺术的绘画,在中国首先是作为装饰出现在旗帜、门、墙及其他东西的表面上。进入唐代繁盛时期之后,就有展子虔、郑法士等画坛高手,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这乃是中国建筑界之传统。据了解,颐和园的建筑也是由清末大画家庆祥主持设计,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绝笔。

赣派古民居建筑从传统的风水观念出发,在选址、布局上讲究风水效果,追求人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他们在青山古树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赣派传统建筑当中,绘画中的“线”也体现在装饰图案中,那些建筑装饰图案带有鲜明的文身特点。建筑装饰图案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接触、认识周围各种事物,形成形象思维,逐步描绘和创作出来的。

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上,经常可以见到线的运用。流坑建筑中的各式门楣窗雕、砖雕石刻图案和造型正是线运用到建筑装饰中的最好诠释。透窗多施以镂雕,以内外连锁的几何线造型为主体,线条纵横交错,构图完整严谨,线条刚劲有力,曲线各异,显示了健康质朴的民间艺术特色。

赣派民居在设计中充分而理性地运用了线的各种处理技法,通过变化中求统一的形式营造出别具一格的造型。赣派传统建筑在设计理念上与中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以写意为主,利用地形、自然环境等因素串起一个线性空间,用写意的方式来提取传统建筑中的元素。

某种程度上,赣派传统民居的这个特点,有利于增强文化的认同感。

(四)客家围屋

赣南的青山绿水间,最醒目又最有沧桑感的人文景观,应该是那些被称作围屋的客家民居。客家围屋是赣南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是中华民族建筑中的一朵奇葩,一方面,围屋是可与欧洲城堡相比的中国式城堡,另一方面,围屋是汉代中原古代建筑形式坞堡的延续和传承。

客家围屋在主房外围筑以高墙炮楼,因此得名。围屋,顾名思义即围起来的房屋,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客家在形成过程中,即清中期以前有四次从北向南的大迁移,迁徙过程中,以宗族血缘为单位,从山西和河南向南,经洞庭湖和鄱阳湖进入江西等省份境内。

赣南客家人从外地迁移过来,经常会与本地人有冲突,所以,他们围在一起,显方形。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产生于明末清初,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以及信丰、安远、寻乌等地。从平面上看,围屋可分“口”和“国”字形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龙南是典型的客家县,又因保存客家围屋数量之多、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而被誉称为“客家围屋之乡”。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赣州有围屋约200座以上,有些山谷村庄,往往一个自然村,便有七八座围屋。赣州围屋形状也最全,除大量方形围屋外,还有半圆形的围拢式围屋,近圆形围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规则的村围,著名围屋有关西新围、燕翼围等。赣南围屋独特的民居建筑已成为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到广泛关注。

二、历史名村

目前江西省境内还遗存众多的古村落,这是传统赣派建筑的最生动载体,也是研究赣文化的最直接参照物。

(一)厚板塘古村

厚板塘古村,位于丰城市区东北约25公里的筱塘乡境内。该村布局合理、设计巧妙,2003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确认其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游览厚板塘古村,不仅可以观赏古村的自然风光,品鉴古民居的精湛技艺,而且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建筑风水学的精髓。不妨这样说,到厚板塘旅游,既是审美的享受,又是精神的大餐,同时也是人生一次不可多得的文化体验。

厚板塘古村为涂姓之一支,始建于明宣德年间,兴盛于清朝中期。翻开其家族的发展史,或许对人们为人处世不无启迪。厚板塘古村的繁荣和兴盛,应是始于涂氏十二世祖涂士良。清嘉庆年间,涂士良背井离乡,前往湖南衡阳经商,最初是经营一家小裁缝店,因他为人诚信,手艺精湛,生意不断发展壮大,其后他以“涂近仁堂”为商号,逐步开办成衣、布匹、当铺、钱庄等业务。由于涂氏心地善良、仗义疏财,使他在经商过程中遇到两个贵人,商号的生意从此蒸蒸日上。一个是衡阳籍兵部侍郎、湖北巡抚杨建,另一个是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彭玉麟。两人在怀才不遇、处境艰难时,涂均给予慷慨资助,后来两人相继发迹并官运亨通,成为涂士良事业的坚强后盾。彭玉麟在官拜兵部尚书后,他知恩图报,保荐涂为二品“通奉大夫”。由于官商两途均称心如意,涂氏家族的事业如日中天。涂士良飞黄腾达之后,便到老家大规模地购地建房,厚板塘因此才有今天可见的不俗气象。涂士良的发迹史,恰恰印证了中国“善有善报”的古训。

厚板塘处在大片的平整农田之中,远见青山蜿蜒,好似画屏南起;近有秀水环绕,恰如玉带缠腰。这样的风水布局,寓有“锦绣在前”和“腰缠万贯”之意。厚板塘四季可游,尤其是在炎炎夏日到访,可见水面上荷叶田田、莲蓬柄柄,若清风徐来,则闻阵阵荷香扑鼻而至;视线稍转,近见鱼儿在荷塘嬉戏,远有白鹭在田间觅食,众生和谐相处,好一派清新自在的田园风光。

厚板塘古村占地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16平方米。这个坐北朝南的村庄,由西至东,依次设有“进士第”、“侯祚东绵”、“丛桂流芳”、“大夫第”、“通奉第”、“文林第”六个巷门,每条巷子都是用麻石条铺砌而成。从“丛桂流芳”巷子以东,则是该村三大核心建筑组群,它们从前至后,主体建筑都是六进,呈前低后高之势。涂士良大家族的宅第位于村子的东南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这个建筑群落的北面和西面,则是该村的其他民居。来到村口,人们可见各巷口的阶梯都是九级,其实这个细节设定也体现了古代营造大师和住宅主人的良苦用心。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地基抬高约1.7米,平时可使地面保持干爽,汛期还能有效地防范水灾。而从人文的角度来看,更是大有讲究:其一,“九”为最大的阳数,人们从第一级上至第九级,寓有“从小到大”、“步步高升”之意,台阶的这种设计意图,寄托了涂氏长辈对其后人的期盼,希望经商者能够“从小到大”,从政者能够“步步高升”;其二,又因“九”“久”谐音,这里面自然也暗蕴了对于“家运长久”的祝福。

“大夫第”的建筑序列。进入“大夫第”的大门,第一进是个露天小院,两边分别是马房和轿房,为落轿和拴马之地;第二进的空间较小,为马夫、轿夫稍事休息候命之地,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地位低微的人没有吩咐是不能踏进厅堂的;第三进为大客厅,其空间开阔、结构精巧钩心斗角、工艺精美雕梁画栋。天井中间有口“太平缸”,此缸平时养鱼,若遇火灾就起到蓄水灭火的作用。古宅有完整的下水道体系,在每座天井的南侧都有一个深约两米的井式下水沉淀池,上覆石头盖板,生活污水和雨水流入其中沉淀和净化,然后经下水道流入古宅前的水塘,据说沉淀池里面以前养了乌龟,用以疏通淤泥,以免堵塞下水道,由于设计合理,古宅的下水道虽然历经百年也不曾堵塞。第三进的建筑艺术格外精巧,每进的顶梁上都雕有牡丹花,寓意“花开富贵”。门板、门框和窗户上,除了透雕着家庭用具、用品外,还刻有各种吉祥动植物,以取“年年有余”、“五福临门”、“五福迎宾”、“二龙戏珠”、“抬头望月”、“四季常青”、“龙凤呈祥”、“瑞气盈庭”之意,这种透空雕刻,事实上兼具美化、祈福、通风、透光的四重作用,而内天井采用的是典型的四水归堂形式,反映了古代民居“汇水聚财”之意。说起第三进的建筑布局,除了人们可以看到的主房两间和书房两间之外,还隐藏了两扇不起眼的小门,门板上面雕有凤凰。如果推门进去看看,就会发现呈双层结构且能采光透气的便是涂家的“闺秀楼”,这里既是小姐的起居室,也是小姐的绣花楼。闺房中所陈列的花床也是暗藏玄机,与床连体的柜子竟是个很大的储藏间,是小姐用来存放被子和衣物的地方。丫鬟则居住在两边的偏房,以便随时听候主人吩咐;第四进为主人房,其工艺精湛之处也是不一而足;第五进为祖宗堂,中间以太师壁隔断,只有做红白喜事或过年才会打开;第六进为家中最长者的住所,因其辈分最高,故住所亦取最高层级。如果中堂门全开时,人们从外往里看,就会发现这些宅第一进比一进高,又因从下至上主体建筑共有六进,而“六”寓“顺利”之意,所以此处表达了宅主希望子孙“顺利上进”的殷切期盼。倘若站在第六进向前远望,则可看到大门外的荷塘景色和村前的田野风光了,由于视线开阔,这又暗喻着“前途宽广”。古宅的建筑布局和雕刻构思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整个建筑的通风、采光、防火、排污等,全都匠心独运、构想周全,如果细心鉴赏,人们可以受到很多的启迪。

“通奉第”的建筑序列。从侧门出来,游客看到的是房屋之间平直整洁的巷道,对面即是“通奉第”建筑群。这个序列房宅的使用功能与“大夫第”大致相仿,只有三处不同:一是第一进为封闭式,二是开间更宽,三是两侧附设了厨房。在“通奉第”里摆有46个汉白玉衔环兽石墩,原为太平天国王府之物。按照封建礼制,这些只有宫廷或皇亲国戚才有资格享用的贵重之物,怎么会出现在涂家呢?这是因为清朝名将彭玉麟在与太平军鏖战日久军需紧缺时,涂氏系念旧情,主动组织船队购运大批军用物资支前助战,太平军被镇压以后,彭玉麟为酬其功,便把太平天国宫殿里的汉白玉石墩赠给涂家。如果仔细察看“通奉第”,人们还会发现一个特别之处,即这里的门是用汉白玉镶嵌的,这是巧寓做人做官都要清清白白之意;这里雕刻的“三羊(阳)开泰”和“喜上梅(眉)梢”等图案,蕴涵吉祥之意;而所雕刻的“萧何月夜追韩信”的历史故事,则是寄托了对涂家子孙能被朝廷赏识重用的期盼。建于“通奉第”两侧的厨房也是别具一格的,这里共有四组八个连体灶,由于古时做饭菜主要是靠烧柴火,为了综合解决通风、采光、卫生、消防等问题,所以在此设计了多个天井;厨房门上的五道锁,则显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防盗技术,许多游客本想打开锁具一显身手,但大都久解不开、知难而退。

“三妙流芳”的建筑序列。从侧门出了“通奉第”,经过“文林第”巷子的风雨楼盖,即可进入第三组建筑群。这里主要是长工和下人的住所。而在比较僻静的地方有座“凝秀轩”,是涂家所设私塾,轩名“凝秀”,意即秀气凝聚之所,也就是会集英才而教之的地方,在其后的历史上,涂氏后裔均在此接受教育,直至1924年改成“育人小学”。这个建筑群拥有一处叫作“三妙流芳”的八字大门,何谓“三妙”?至今仍是见仁见智,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倒不妨去现场深入解读一番。细心的人可以发现,“三妙流芳”这个大门有悖朝南开门的习俗,竟然是朝向东面,其实这里面是大有深意的:一是因为涂氏兄弟的官衔皆为捐募所得,而非科考录取,算不得正途出身的官府之第;二是门朝东开,意思是希望后人能乘东来之“紫气”,通过科举正途而做官;门楼上面雕刻的“鲤鱼跳龙门”图案,则是希望能有后人出类拔萃,高中状元。

外围的设施。出了“三妙流芳”门楼,可见位于村庄东南的“逊守公祠”,之所以使它超出其他建筑物,意在突出开居世祖涂逊孚、涂守孚两兄弟的地位。在“三妙流芳”门前不远,迎面可见甘棠港,这里建有涂氏家族的私家码头。当年在建设这幢大型宅第时,考虑到需要外购数量巨大、品级较高的木材和石材,为了便利采购和运输,所以涂家特花巨资,开凿了一条专用水道接通丰水河,以便经此直通赣江。此项工程涉及购买土地、开挖水渠和修建码头等巨额开支,由此亦可窥见涂家当时财力之一斑了。如果人们把视线移向更远处,则在码头以外可见由彭玉麟为之设计的“七星阵”,即是在水中分别设有七个拦船墩,中间是个月亮形的水塘,如果外面有船擅闯进来,没有村里熟知情况者的指引就很难出去。这样的独特设计,对于财名大盛的涂家来说,无疑具有很好的防护功能。

厚板塘古村,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发达历史,承载了明清时代的建筑艺术,是中国堪舆理论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游览厚板堂古村,人们既可以得到建筑美学的熏陶,又可以接受古代文化的洗礼。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营造艺术,可以使人们得到一次近距离的考察和认知机会。

(二)流坑古村

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的乌江之畔,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村落面积3.61平方公里。

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流坑村现存建筑260栋,数量众多,规模宏大,类型齐全,居全国之首。明代中叶,村子在族人的规划、营造下,形成了七横(东西向)一竖(南北向)八条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设置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合的格局。巷道内鹅卵石铺地,并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村中现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还有重要建筑组群18处、书屋等文化建筑14处、牌坊5座、宗祠48处、庙宇8处。另有古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墓葬、古塔遗址等32处。村中古建筑均为砖木结构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质朴而简洁,但建筑装饰十分讲究,集木、砖、石雕(刻)及彩画、墨绘于一体,工艺精湛。明代建筑怀德堂中的雀(爵)鹿(禄)蜂(封)猴(侯)砖雕壁画和永享堂照壁上镶嵌的“麒麟望日”堆塑,堪称精品。数以百计的屋宇,堂上有匾,门旁有联,门头、墙壁上刻有不少题榜、名额,共计682方(处)。这些匾联皆有来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或表主人之身世,或显家族之荣耀,或体现儒家传统的道德思想,或反映“天人合一”的美好情境。流坑村古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赣式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面积近7万平方米,基本保存完好,组群完整,街巷仍为传统风貌,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科学价值及环境与建筑艺术价值。

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流坑董氏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村中封建宗族活动的遗存随处可见,特别是那版本众多的谱牒和遍布村巷的祠堂,更是难得的人文景观。现在仍保存有明万历十年(1582年)族谱3本,清代各房谱牒20多个版本,各种宗庙祠堂58座。大宗祠遗址更是一绝,五根高8米、直径0.7米的花岗岩石柱,傲视苍穹,被称为流坑的“圆明园”。

由于建筑物高低错落,变化多端而形成的阶梯状跌落的五岳朝天式山墙,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婀娜多姿,仪态万千,大大丰富了建筑群的轮廓线和空间层次,透出一种自然协调,不俗淡雅,轻巧飘逸的气质。色彩,是灰墙青瓦,淡雅明快,单纯质朴;山墙,是马头墙,高低起伏,丰富多彩;梁架,朴素严谨,结构合理;斜撑、雀替,线条流畅,美观实用;天井,紧凑通融,晨沐朝阳,夜观星斗,光线柔和;布局既可满足农家使用功能的需求,也充分注意建筑环境与意境的融合,在造型与功能、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基础上,又恰如其分地获得了自由活泼、玲珑自如的艺术效果。

流坑村的古代建筑,多数在门楣、照壁、山墙上有题刻和砖雕、泥塑工艺品。有的建筑在望板、山墙上还有彩面,极为难得。明清时期,由于法律明文规定了社会各色人等建造房屋的规模、色调、式样,流坑村大商人们不敢犯禁营造超标宅邸,于是采取精心装修、提高品位这一变通方式来显示自己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声望,因而流坑村的明清古建筑的门楣、山墙、影壁上多装饰以砖雕、雀替、斜撑、门窗、木雕之类装饰品。雀替、斜撑、门窗等建筑木质构件也雕刻细致,涂朱描金;望板、山墙等部位往往装饰以内容丰富的绘画,使整个建筑物精彩雅致,富有生气。

雕刻精品首推“尚义门”宅“怀德唐”照壁上镶嵌的“五伦图”砖雕壁画群。它由77块砖雕精心拼砌而成,一组一幅:中幅为“丹凤朝阳”,左幅为“连升三级”,右幅为“群雉图”,四周配以狮子、龙、仙鹤等高浮雕图案。整个画面以鸳鸯、白头鸟、绶带鸟、喜鹊、蜜蜂、猴子、白鹿、梅花灯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题材为内容,用五种不同的鸟来表示君臣、父子、夫妇、朋友、妯娌等五种封建纲常伦理关系;画面主体用线浮雕和线割法。花枋上装饰有圆雕狮子和高浮雕龙头,融线刻、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技法于一体,线条圆润流畅,质朴简约;笔法变化多端,疏密有致,在天井光鲜的照耀下,给人以清新明净,文采雅致之感。

从雕塑作品的质地来看,有木、石、砖、灰批之分,其中尤以木雕为最。流坑村地处山区,当地竹木资源极为丰富,村民大多以经营竹木和撑排为生,清代的竹木贸易相当发达。因而村中的明清古建筑为清一色木构件,室内木装饰、家具杂物均用雕刻加以美化,值得注意的是,村中200多栋明清建筑物上的木雕木刻没有一件是完全相同的。明代木雕题材多为植物纹样或瑞兽图案,而清代木雕题材极其广泛,包括飞禽走兽、神话传说、戏曲故事、人物花鸟、文房四宝等,其中戏曲故事是清代中期以后建筑上广为流行的艺术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从雕塑工艺来看,有圆雕、浮雕、透雕、线刻之别。圆雕多用于家具、单体物件和斜撑等处,浮雕和透雕是使用得最为频繁的技法。浮雕使用于雀替等处,透雕则使用于漏窗、祖龛等处。在一件雕塑作品上,往往多种技法并用。

建筑作为所有视觉艺术和工程技术的集中体现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漫漫长路中,建筑已经从开始的“凿牖为户”的以保温防寒为目的的人类避难所,发展到今天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包含各种文化情绪的功能复合体。对民俗的考察帮助我们把握建筑形制的源流,同时,建筑形制的传播和融合,也受到民间文化活动交流的影响,人类的习俗对建筑形式的发展演变,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依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建筑正是人类习俗的一种具象形式,建筑的发展变化昭示着习俗的演变。建筑及习俗的演变,在相互制约与影响中,完成了同构过程。

(三)瑶里古镇

瑶里,又称窑里,古属浮梁县锦绣乡新正郡。位于江西景德镇市东北方,距离市区60千米,离高岭东埠古水运码头8千米,与安徽休宁、祁门两县交界,为全国重点历史文化名镇。

瑶里古镇,坐落在群峰环抱之中,如画如屏,南踞象山,北卧狮山,瑶河穿镇而过。瑶里一直是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胎和釉果原料的重要产地,从宋代开始即烧制陶器,历史上景德镇陶瓷生产与瑶里关系密切。数百幢明清古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瑶河两岸,一律的徽派建筑风格,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这里有展示徽派“三雕”艺术的狮冈胜览、程氏宗祠,有展现封建家族礼仪思想的进士第,有印证往日繁华景象的明清商业街、徽饶古道。明清商业街是古徽州大道上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全长一千多米,分为上街头、中街头、下街头三段。昔日有上百幢店铺鳞次栉比地分布在街道两旁,至今仍保存较好,其中以景德镇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商店最具特色。东埠古街是浮梁四大古街之一,由古街、古桥、古码头等组成,是明清之际装运高岭土之地,因运输繁忙而成街。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铺和青石板上独轮车辗出的凹痕,是古代东埠码头装运高岭土繁忙景象的真实记录。

在瑶里的民居和大小祠堂里,有着大量的古建筑装饰艺术作品。步入每栋民宅和祠堂,在抱鼓石、梁枋、斗拱、雀替、藻井、栏额、门楣、窗棂、匾额等建筑构建中都可发现形态各异、精雕细镂、美观大方的雕刻艺术品。作品的表现形式多样,审美趣味丰富多彩,工艺技法尽善尽美。表现题材包括人物、山水、动物、花鸟等几方面。艺术特色尤为生动传神,独具一格,是古代艺术遗产的一部分,对研究民间艺术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

瑶里古民居的木雕工艺主要应用于梁架、梁托、斗拱、门窗、挂落、雀替、檐条、飞檐、栏杆的装饰雕刻之中,尤以梁撑、窗棂、槛子门上的木雕最为精致。在梁托、斗拱上多运用圆雕、镂刻工艺,布局结构巧妙,层叠交错,繁而不乱。建筑的隔扇门是木雕装饰的重要部位,广泛用于厅堂两侧的壁面,采用不同的刀法进行雕镂,工艺精美。瑶里民居多以砖木结构为主,经历了大自然数百年来的考验,依然耸立。程氏祠堂尤为巍峨壮观,宽敞高大,前临瑶河,背靠狮山,为上、下堂有天井的二进式建筑。程氏祠堂的木雕是整个古镇的精华所在,从庭院到门罩,从厅堂到天井,在大门、屋脊、梁柱、柱础、窗栏等众多的建筑构件上,都有精细雕刻,有的还施重彩、描真金。祠堂内天井周围几乎遍饰雕刻,有各种玲珑剔透的图案,斗拱、雀替,更是雕花缀朵,富丽繁华,琳琅满目。瑶里民居受徽州古民居建筑的影响较多,木雕几乎涉及所有的建筑部件,不仅讲究外形的恢宏、奇伟,而且刻意追求屋内的装饰美,从建筑学和美学两个方面展示着自身的生命力,表明建筑与雕刻装饰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品。瑶里木雕与徽州木雕一样立足于雕,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采取彩圆雕、透雕、镂空雕、高浅浮雕和线刻等雕刻表现手法。气势雄伟,给人以威严、庄重之感。

民间建筑木雕装饰的题材大多体现出民间文化的传承性。这种传承性使得民间工艺造型具有一定的格式化与程式化,形成了一套师徒相传的传承方式与工艺体系。有写实与写意的,有具象和抽象的,创作形态各异。祈福纳吉是民间建筑装饰中运用最广泛的题材,民间将其概括为福、禄、寿、喜、财等。这些题材最贴近百姓生活,以朴素的语言表达民众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对家族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美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追求。瑶里木雕艺术也不例外,纵观其规模,大如祠堂、民居、寺庙的建筑装饰,小至日常生活用的家具装饰等,都全面地反映了这些内容。“忠”、“孝”、“节”、“义”的题材在瑶里木雕中是常见的。如忠有“岳母刺字”,孝有“卧冰求鲤”,节有“杨家将”、“戚家兵”,义有“苏武牧羊”等。还有描绘人们休养生息的题材,如渔樵耕读,牛背上的牧童,纺车前的村姑和饲养家禽家畜、推车、担水、捕鱼、撑船等山区劳动人民的形象。瑶里木雕,雕不离儒,儒不离雕,雕儒合一,深受朱子理学思想的影响。瑶里木雕作品中呈现出一种情调,一种气氛。在祠堂里面,它使人能感受到族权的森严和震慑,而在许多民宅里面,又能感受到祥和、闲适的家庭气息。木雕的创作是民间艺人主观意志的充分体现,反映出民间雕工的文化素质较高,这和当时整个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关。儒、道、佛思想不仅影响贵族阶层,同时也影响底层社会人们的意识。瑶里民居的装饰雕刻艺术与自然环境、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宗教伦理、文化思想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背后所渗透的文化背景就是儒家思想。儒教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历代相传,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与民间艺术的发展。

(四)驿前镇

驿前镇位于江西省广昌县的最南端,与赣州市的石城县、宁都县和福建省的建宁县接壤。宋绍兴时曾设谨节驿于此,因村庄地处“梅林驿站”,故名驿前。抚河发源于境内血木岭,位于县境南陲,南邻石城县小松、木兰二乡,西毗宁都县湛田乡,北接高虎脑乡,总面积106平方公里。驿前镇盛产白莲、泽泻(中药材)、晒烟,为广昌主产区。该镇泽泻久负盛名,远销东南亚。驿前村四十多幢明清古建筑保存完好。

驿前镇历史悠久,据族谱记载,唐代已有人在此居住。明代以后,驿前镇人口渐多,依靠种植白莲、晒烟、泽泻的优势,日趋繁荣,逐渐成为地区经济中心,通过古驿道,影响远达福建、广东等地。据史料统计,当时的驿前镇内有36个祠堂、24座庙宇、200多幢商宅民居,全镇现存有明清古建筑50余处,有宗祠、家庙、官邸、民居、商贾店铺等,虽然大部分古建筑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但建筑的规模和样式保留较完整,精美的砖雕木饰、粗大的用料都反映出当年的盛极一时,是江西省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驿前镇的明清古建筑群,集中于驿前街道东面一线,由四十余处单栋古建筑构成。有姓氏宗族的公祠、家庙,有达官显贵的官邸、别墅,有商贾店铺、生产作坊,以及文人挥毫遗存的十数处石刻题额。其高墙深苍,飞檐翘脊,曲径通幽,几进庭院,木刻、砖雕、石雕古朴典雅,栩栩如生,堪称江南明清建筑的上乘佳作。明清古建筑群文化底蕴深厚,为研究明清社会、思想、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提供了实物证据。奎璧联辉是驿前镇著名的清代民居,又称七幢厅堂,有大小庭院两处,天井11个,房间32间,进深七进,占地面积1582平方米。石雕、木雕有荷花、古钱、凤凰、文房四宝等图案,雕刻精美。相传为明代云南按察使赖巽探亲别墅的清汲旴源,坐北朝南,仿古代官船之形,逆水而建,重檐亭式屋顶,占地面积540平方米。穿斗式结构,有大小厅堂,厢房30余间。藻井绘有缠枝牡丹图案,其他檐板刻有流云、花卉、人物图案。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的石屋里民居,门槛、神龛、房柱、照壁、屋檐、门楼以及地面等,都采用光滑细腻的四方石块磨光而成,故名石屋里。进深三进,占地1075平方米。石门楼上刻有“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福禄寿喜”等图案,石柱座上也刻有狮、象、鹿、鹤、莲花等吉祥图案和文房四宝。其建筑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堪称一绝。清代滨州知府赖晋的府第被称为进士第。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49.5平方米,门楼匾额刻“进士第”。

驿前镇古建筑装饰中的石雕多用于牌坊、碑刻、勾栏、踏步、柱础、门框、抱鼓等。石雕题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通常采用的手法为浮雕,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在雕刻风格上,浮雕以浅层透雕与平面雕为主,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没有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烦琐。

石雕是一种须花费大量劳动的贵重装饰手法。石雕装饰的常见部分是在门楣周边和框楣之间的部位,通常采用的手法为浮雕,即在装饰的部位凿出一定的凹凸起伏变化。驿前明清民居门面的框、楣之间,一般有一至三枚造型各异的钉柱,均为青绿色石质,这一部分的石雕手法为立体雕刻,也就是圆雕。这种方法使人从各个方位都能欣赏到钉柱。

砖雕曾经被作为建筑等级的标志,也是一种须花费大量劳动的贵重装饰手法。砖雕装饰的常见部位在楣顶部位,也用于门楣周边和框楣相交部位。这些部位的砖雕手法可为三种:

(1)烧冶:是在湿坯上以泥塑或模压成型,入窑烧制而成。烧冶的砖雕,用于门面上的楣顶相交部位,即门顶的起檐处。这种砖雕作品,层次较少、棱角不锐,仅可远观,但加工方便。

(2)技烧:是对烧冶砖雕的进一步加工,使其棱口凌厉、线角挺括,接缝细小,适于近观。这种砖雕作品,多用于门面的门楣周边。

(3)凿冶:是以砖为材料,通过凿刻制成。凿冶的手法又可有如下几种:即阴线、浅雕、深雕等。阴线即阴刻,有三种图案:一是翎毛花卉、山水人物;二是花边图案,以串枝花卉或锦类图案较多见;三是题字篆刻。浅雕,当地俗称“粗刻”,只有一个大层次,表面不施以特殊技巧,翻折叠落较小,常与深雕混用。深雕,需凿出两个以上的大层次,表现的叠落较大。如“奉先思孝”匾额上、下的三道砖雕,都是由这种深雕手法制作而成。

再次是木雕。在驿前镇的古建筑中,木雕艺术广为运用,多饰于额坊、梁柱、斗拱、华板、枫拱、驼峰、平盘斗、雀替、叉手、替木、梁脐、隔扇、窗栏等。雕刻技法有浮雕、圆雕、透雕等,或多种技法交替使用,相得益彰,使雕刻更加精彩生动。如“清汲旴源”又名“船形古屋”,为明代云南按察使赖巽省亲别墅,酷似一艘逆水而上的官船,亭式屋顶、藻井、楼顶重檐,气势恢宏,雕有缠枝牡丹、流云花卉、人物图案,造型富丽堂皇,梁部的雕刻多集中于梁枋的中央与两端,采用浮雕、线雕等,题材包括人物故事、生活场景、花草鸟雀、祥禽瑞兽、建筑房舍等,有的保持原木本色,有的雕刻后设色沥金,整座船屋用杉、桉、桦接合,柱梁楚楚,古朴庄重,雕工精湛,剔透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