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人格地图
15347700000036

第36章 温情淳朴 人情味浓

如果说残酷的狩猎生活造就了东北人勇敢、坚强、冒险、凶狠和刚健的人格,而伴随着不断从中原地区移民中带进来的农耕文明,同时也使东北人逐步形成了勤劳、温情、善良、淳朴、憨厚的优良品质。这在地方志中也多有记载,如《盛京通志·风俗》中记:“辽风淳朴”、“其民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旧风淳直,其祭天地,敬亲戚、尊耆老、接宾客、信朋友”。在兴京,“性情劲朴”;在广宁,“赋性质直”;在浑春,“俭朴相尚”等等,不一而足。

东北地理位置处于我国最北端,也是温度最低的地方,这里的严寒与冰霜,冻掉了自然条件上固有的冷漠,在这片冻土上偏偏有着火一般的热呼呼的人情味,东北人的热情是举世公认的。东北人讲义气,心眼好。只要顺毛捋,他们把心掏出来给你都可以。东北人喝酒,总往死里灌,好像不喝到趴到桌子下面就不够朋友,只要酒喝透了,没有不能办的事。因为他们坚信酒杯一端,政策放宽。

在长白山,“遇到人家,遇上啥吃啥,一不用钱,二不用留东西。如果主人不在家,你从东面来的,就把小包和棍子放在门的西面,你从西面来的,就把小包和棍子放在门的东面。屋里有现成的饭就吃,否则自己动手做。吃罢饭,把碗筷刷好,放回原处,把自己脚上穿的靰鞡草找出一把,放在外屋地当间。主人回来后不但不怪,还说‘今天来客了。’”在绥芬河流域仍保留着古朴的民风,“凡出门不需路费,经过之处,随意上宿,人马俱供给,少陵所谓‘马有青刍客有粟’也”。充分反映东北人的慷慨助人的古朴纯厚的古风。

在外地人看来,东北话是那么地土气、傻气,一点不拘小节,朴实无华,无摭无挡,亲切直白,而且扯着大嗓门在喊,有股热乎劲感染着你,说什么都像是自家人在唠家常似的。有人作过比较,认为上海人说话是用舌尖部发音,所以发出来的声音比较细柔和省力,这很像上海人的性格——文静、节俭;北京人说话大多鼻音很重,很有傲慢和不屑一顾的语气,充分体现京城人见多识广、眼界开阔、不可一世的优越感;再说西北人往往用胸腔的共鸣来表达,每句话前面都要加上一个“啊”字,或在后面缀个“嘛”字,充分体现他们憨厚、诚恳的特性;而东北人说话是用舌根部发声,他们几乎是用了全部力气在说话,从而充分表现了东北人的纯朴、真诚、直率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