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重义,南方人重利,江西人南北兼容,重利也讲义。江西人重利,有时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长期受儒风影响,江西人也重义。江西人讲义气,不同于北方人那样,不顾一切,而是渗杂着利的水分,两者若即若离,时隐时现,羞羞答答,好不含糊。
江西人有经商才干,但缺乏开阔心胸,只是做做小买卖,有小家子气。德国人利希霍芬曾作过中肯评述,并与邻省人作过简要比较:
江西人与邻省的湖南人明显不同,几乎没有军事倾向,在小商业方面有很高的天分和偏爱,掌握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部分小商业。湖南人没有商人,而军事思想精神十分突出。江西则缺乏军事精神,取而代之的是对计算的兴趣和追求利益的念头发达。江西人和山西人、广东人一样善于算计,但仅限于做小商人,开杂货店。金融业属山西人,大商业属广东人,江西人在做小买卖方面才能卓越。他们没有湖南人那种刚健,也缺乏可以博以好感的浙江人温软,他们最明显地表现为“心胸狭窄的利已主义和冷酷的小家子气”。
明代江西有一些巨室大户,平时置买田产后,遇造册时,贿行里书,将一些税收负担转嫁小户,这些小户为避苛捐纳税,不得不有大量人口外流。
他们多从事工商活动,流向全国各地。在湖广“地多异省之民,而江右为最”。在河南是“四方之贾人归焉,西江来者尤众”;在北京“百工技艺之人亦多出于东南,江右为夥”等等。
当时江西商帮的特点是人数众多,活动地区广泛,经营范围很广,资本分散。江西的商人多为家贫无奈,被迫外出经商的,他们的经营资本多为小额借贷而来,基本都是以小本经营为主。
江西商人由于大多是穷人出身,文化低,专业化不明显,他们本小利薄,经营范围虽广,不追求深度,都只做些小买卖,获些微利以维持生活,快速致富者不多。正如谢肇《五杂俎》中指出:
天下推纤啬者,必推新安与江右。然新安多富,而江右多贫者。
新安商是指徽商,江右商则是江西商人,他们挣不到大钱,只是赚点小钱,所以“贫”。他们最大特点是比较讲仁义,即在他们经商过程中每每见好就收,知足常乐。如南昌刘善萃,在汉口经商,待其富裕后,不复出门,在家当起土财主。抚州赵雪涛,辗转贸易到云南,积累了一些资金,就每天缩短营业时间,关起门来看看书消遣。江西商人一般获取一定利润后,多用于生活投资和社会投资,所谓生活投资就是回归故里,购置田产,造屋筑宅,颐养晚年。所谓社会投资就是建祠修谱,增置族田族产,救灾赈荒,办学助学,修桥铺路,甚至捐粮助饷等等,为社会做义事,图个好名声。像江西商人这样求利讲义,见好就收的,在整个古代各大商帮中不多见。这也正反映了江西人格的一大特色。
第十八章 九头鸟与湖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