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就是说,如果能富起来,就是我给人赶车作仆也愿意干。做生意赚钱,更是天经地义。孔子的高足子贡(端木赐)就是一个善于经商而致富的“儒商”,孔子赞赏说:“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就是说,他不愿意当官,而要经商,在经商中又会把握时机,从而赚钱致富。
经商的根本动力就是要赚钱,并且要多赚大赚,争取利润最大化。只有如此,才能激发人们开拓进取、承担风险、推陈出新,努力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但是,我们赚钱要讲究方法,不能单纯为了赚钱而不惜使用卑鄙、下流,甚至违法的手段。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这就是说,赚钱必须用正当的手段,取得正当的利润,或者说赚钱必须是“义利并重”、“合义取利”,通过勤俭致富、智慧致富、信誉致富、互利致富等。在“义”和“利”不可兼得时,要舍“利”而取“义”,绝不可以危害他人、社会和国家利益去致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致富,以违法乱纪去致富。
儒家不仅提倡赚钱要“取之有道”,还倡导有了钱要“经世济民”、“乐善好施”、“为富而仁”,用现代话来讲,就是要有社会责任感。中国战国时期的儒商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屡聚屡散,散给了贫穷者,送给了国家。司马迁称赞他“富好行其德者也”。为商人树立了一个“为富而仁”的榜样,人们尊称他为“陶朱公”。中国近代和现代,有许多商人,慷慨地将钱财捐赠社会,兴办教育,资助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向受灾、贫困地区脱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民渡过难关,帮助贫困地区致富。侨商陈嘉庚、胡文虎将经商所赚之钱用于办教育和社会福利,堪称典范。新儒商应既有赚钱的目标,更有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目标,正如南京一位“下海”的教授所说:“做人要顶天立地,济世当富国强民。”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人民的富强紧紧连在一起,他们认为“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是顺理成章的事,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2.审时度势,果断出击。
正确认识必然性,善于把握偶然性,人们便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果断出击。
中国儒家讲“天时、地利、人和”,兵家讲“势”,道家讲“道”,都是说成功者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中国古代几位著名的商家都毫无例外地是善抓机遇、果断决策、从而取胜的行家里手。子贡经商能做好“与时转货赀”,即善于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的时机,从事转手贸易,贱买贵卖,从中牟利。范蠡经商很善于审时应变,他曾说过:“从时者,犹救火……惟恐弗及。”白圭更是善于“乐观时变”、“智与权变”的高手,他一旦看准时机,则当机立断。古人总结白圭经商能抓时机的特点是“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其捕捉商务时机,拍板决断,迅猛、果敢、敏捷之状不言自明。
机会是企业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但要抓住它,必须了解机会的特性:一是普遍性。有市场,有经营活动,在客观上就存在着经营机会;二是偶然性。“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正是最形象的说明;三是易逝性。机会的出现与客观条件相连,当客观条件变化时,经营机会就会消失或流逝,“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正说明了机会的易逝性;四是开发性。即经过经营者的主观努力,创造出经营机会出现的条件,从而引导消费,创造市场。当今世界一些大公司每年投入大量研究开发资金,研制新产品,创造机会,引导消费,占领市场,席卷机会创造的丰厚利润,就是充分利用机会的可开发性。
机会和风险是共存的。减低风险,关键在于根据时间、地点、条件来利用机会,来科学决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少“明星”企业变为“流星”,关键的一条是在机会面前,错误决策,从而错失良机。决策要跟着科学走,绝不能跟着经验走,跟着感觉走。特别是企业的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决策,必须在周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的条件而制定。捕捉经营机会,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是获取信息。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当代商人,必须关心了解政治信息。“处处无心处处空,处处有意常有金。”要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必须作个“有心之人”,正如科学家巴斯德的一句名言所说,“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只有“有准备的头脑”才可能对已经出现或潜在的变化,做出科学的预言。
3.以仁为本,善结人缘。
中国孔子的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仁”。“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仁字就是要解决如何做人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将“仁”施于政治,谓之“仁政”,也就是治国必须以仁德为本的礼制取代以刑政为主的制度。就是说施“仁政”就可以团结各方,促进发展。从儒家伦理看,他们是以人为中心,实行软管理的积极倡导者。中国许多“老字号”深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掌柜”善待“伙计”;“伙计”遵从“掌柜”,“出钱的”和“出力的”同心协力,达到了“合义生利”之目的,因为“赚得了人心”必然产生更大的效益。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庞士元议取西蜀》一节中,有一段刘备与庞统的对话,玄德曰:“今与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这段话可以概括为刘备的为政为人之道,取胜成功之秘诀。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江山,有人说刘备是伪君子,是假正经,这话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决不能把一个政治家这样简单化了。刘备的哭自有他的道理。
诚然,刘备自出山走上政治舞台以后,宽厚待人,仁义取信,忠诚为念,刘备的处世为人都与曹操形成鲜明的对照。无论从哪方面讲,作为政治家,作为领袖人物,作为普通官吏,作为普通百姓,宽厚、仁义、忠诚都应该是刻意追求的最高境界。曹操尽管战功卓著,气度不凡,文才武略过人,是影响历史的重要人物,然他一生杀过无数无辜好人,因而为后世留下不尽的骂名,永远在戏剧舞台上是奸臣白脸,谁给他翻案也无济于事。而刘备恰恰相反,他一生几乎没有枉杀过一个人,他无时无刻不对他的老百姓以及官兵呵护备至,因而成为世代仁义的化身。俗话说,善有善报。刘备的宽厚、仁义、忠诚,的确给他带来不尽的好处。他忠诚,获得关羽、张飞的忠贞不二;没有刘备的待人之厚,就没有“元直走马荐诸葛”;没有“三顾茅庐”,就没有“隆中之对”;还有那把亲子“掷之于地”,并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换来了“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的誓言。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对之加以新的诠释,对企业管理大有裨益。“仁者爱人”,强调要善待人、友爱人。儒家的理想就是要通过“仁”的方式,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使上下级能够理解沟通,同事间能够协作配合。而这也正是人本管理所追求和倡导的。在企业当中,满足人的需要,即是仁。反过来讲,对员工不友善、不体贴,动辄得咎,人人自危,这不是仁。
“仁”有两种体现:“内仁”和“外仁”。“内仁”主要是指对企业员工待之以仁。但企业还有一些更重要的关系,即与外部的关系,如: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与同行的关系,与供应商的关系,与经销商或消费者的关系等等。“内仁”,是追求“内圣”的境界;“外仁”,是为了达到“外王”的效果。“内圣”才能“外王”。那么,在对外关系上,企业如何“以仁为本”呢?
对国家、对社会的“仁”,就是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国家经济建设出力。这是一个企业存在的基本的功能,也是最基本、最大的“仁”!企业必须尽力挖掘潜力,提高效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亏损是不人道的。其他如诚信守法、遵章纳税也是“仁”,做好安全、环保、节能工作等也都是企业的“仁”。不加强安全管理,不进行环保治理,对员工是“不仁”,对社会是“不仁”,对国家也是“不仁”。这种“不仁”有时上升到触犯国家法令的地步了,法律就要追究责任。
对同行业厂家的“仁”,就是要避免恶性竞争,免得两败俱伤,而要引入“竞合”理念,建立起双赢模式,在适度竞争中促进行业发展,共同富裕。无序的竞争只会使双方都陷入“窘境”,路越走越窄,最后走进死胡同。
对供应商的“仁”,就是不能一味地“压迫”(从本质上讲,一个企业利润的取得,总是建立在对上游的“压迫”和对下游的“剥削”之上的)。因此,企业开展目标成本管理,不能把降低成本的重点一味地放在压低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上,应该更多地放在内部挖潜上。因为原材料的价格再低总有一个极限,太低了质量就难以保证。一种极端的情况是,把供应商压得无利可图了,致使其不能维持经营,那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设身处地想,我的产品购买者对我采取这种方式,我也不会高兴。所以必要的时候,对供应商应采取一种“仁”的态度,适当让利,适当扶持发展。供应商多,企业自身采购余地就大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对经销商(消费者)的“仁”,就是要适当克制自己的“剥削”欲望,适度谋利而不是超额榨取。短期内榨取超额暴利,只会缩短这种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对企业、对行业都是利小于弊。因此,对产品要有一个理性的利润判断,企业要在合理的利润与欲望中的最大利润之间寻找平衡点,应该是谋求“合理的最大利润”或者是“最大的合理利润”。供、产、销之间是个“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保护消费者利益,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不强买强卖,这也是“仁”的表现。能够提供更好的质量、更好的价格、更让“上帝”满意的服务,这是更进一步的“仁”了。“仁”有“大仁”和“小仁”之别。有时对少数、对小部分是“仁”,对大多数、对全局就不一定是“仁”,所以“小仁”要服从于“大仁”。比如现在企业出台的一些改革措施,小部分人暂时会失去一点点利益,但这是为了将来能得到更多的利益,是为了使更多的人得到利益;小部分人的不稳定,是为了使大多数人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是为了使更多的人今后能够生存得好一些,过得更安稳一些。否则,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加入WTO后国外“大鲨鱼”的闯入,企业生存都会很不容易,那时必然造成全体的窘迫。所以,有时看上去是“不仁”,实则是“大仁”。
对“仁”要辩证地理解。“仁”并不是一味地散漫放纵,“仁”也强调严格管理。“仁”、“礼”不可分。孔子所说的“礼”,就是企业的规章制度。“仁”虽然以一种宽松的方式、提倡自我管理的方式出现,但当自律失效的时候,孔子也强调“是可忍孰不可忍”,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该严格管理的地方还是要严格管理。这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掌握了“仁”与“不仁”之间的“度”,就是理解了“中庸之道”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