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人的炼金术
15366300000007

第7章 雅商之道——老子智慧与经商心态

1.深藏若拙,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是说在不利的情势下,用隐藏锋芒的方法,躲避不利,保存自己,伺机待发。这里就是关于刘备在三国时代韬光养晦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很大。刘备虽贵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光养晦之计。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入府见曹操。

曹操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往一件往事,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理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于是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在地上。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怀疑刘备了。

古今对韬光养晦这门学问最有研究的,当首推刘备。他在曹操面前不夸张、显耀、自大,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这让曹操很放心。他的种菜,他的数英雄,收敛和掩饰了自己的真实行为,让曹操对其不加防范,从而才有了以后的东山再起,三分天下。

但在现实生活中,还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自恃颇高的人,他们锐气旺盛,锋芒毕露,处事则不留余地,待人则咄咄逼人,有十分的才能与聪慧,就十二分地表现出来。他们往往有着充沛的精力,很高的热情,也有一定的才能,但这种人却往往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波折。

事实上,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刻意炫耀才能,不仅会招来别人的妒忌,并且会被认为是轻浮。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当时机不成熟时,往往会采取韬光养晦的谋略。韬晦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策略,也是做人处事的一门学问。

一个人如果心直口快,缺乏心机,就极易被人利用。而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具有大肚量和城府很深的人,即使心里有什么不痛快,他们也不表露出来,即使对某人如何不满意,也决不流露出来。相反,再狂的大话和再软的小话都能说得出口,再大胆的事情和再卑微的举动都能做得出来的人,往往最终一事无成。

真正的智者是大智若愚的,即使他才华出众,但如果喜欢自我炫耀,也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良贾深藏若虚”的道理在于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内心很充实。

浙商被称为“中国第一商帮”,很懂得“良贾深藏若虚”的道理。他们做不起眼的产品,不喜做秀,不事张扬,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浮出水面,浙商多数时候并不惹人注目。实际上,浙商近年一直是各式排行榜的主角。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近评出“最具竞争力的民营企业50强”,26个浙江企业榜上有名,赫然占据半壁江山。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福布斯财富排行榜、慈善榜、纳税榜,浙商无不雄踞前列。

2.注重细节,吃亏是福。

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就教育我们,很多事情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从现实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才可能获得成功,否则,“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大凡成功者,不但要有统筹全局宏观规划的本领,也要能谨小慎微,防微杜渐。刘先主白帝城奄奄一息的时候对刘禅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戎马倥偬,叱咤一生的刘备归纳出的最宝贵的人生经验,也许就是这个细节与全局的辩证法。

上个世纪60年代,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在20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原来,在确定人员的前一个星期,主要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意大利的琼·撒西,因自小家境贫寒,九岁时不得不退学,跟母亲在一所学校边上开设了一间文具店。因为店小得只有七八平方米,因此赚不了多少钱,只能简简单单地维持生活。可母亲却拿出一大瓶胶水,供学生们在买信封、贴邮票时白用。

在当时,一瓶胶水,琼和母亲得用一天的时间才能赚到。琼很不理解。母亲却说,极小的事,有时反而会让人感到温暖,只有让人感到温暖,才能做好生意,就是不做生意,能让人感到温暖,也是件好事。

不久,母亲又拿出一个卷笔刀,供学生们白用,那时卷笔刀刚刚问世,多数学生还买不起,就都到小店来削铅笔。几天时间,卷笔刀就会坏掉,母亲就再拿出一个。

琼和母亲开的小店,利润微薄,却总能让人感到温暖和亲切。几年后,琼长到了十五岁,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了。意大利曾是个自行车较多的国家,琼便在自家的小店前,修起了自行车。这是琼自己第一次创业。

琼准备了一些气门芯,供前来修车的人免费用。别家修车,气门芯都是要花钱的,只有琼是白送,这很让人惊奇。学生们宁可多跑一两里路,也要来琼这里修车。

若干年后,琼开设了自己的私人快递业务。别家的快递公司,邮件包装都是要收取费用的。而在琼这里,简单的包装却是免费的。琼比任何快递公司都赚得少,但琼很快就赢得了人心。生活中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却往往能决定很多东西。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是一家成立于1988年、坐落于南国之窗深圳的民营通讯设备公司,一家被誉为“军事化管理”、充满“狼性”的公司,一家被誉为“中国员工人均收入最高”、“最佳雇主”的公司,一家获得“全球十大最成功的私营电讯企业第一名”、“中国世界名牌”等多项崇高殊荣的民营企业。

华为“注重细节”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尤其体现在其关怀客户这一点上,它独具魅力的客户文化支撑着华为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高速前进。华为总裁任正非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只有客户才会给我们钱,我们应该以感恩的心对待客户”。做市场的企业都在提倡客户关怀,但我们从华为首先感悟到的是华为对客户的关怀——不仅仅是从大处着眼,而且注重从每一个细节入手。在与华为人短暂的接触中,发现正是从一些微小的细节上体现出了企业的精细。华为“提前5分钟”观念——华为员工在任何约会中都会提前5分钟到,正因为提前这短短5分钟,给予了客户感动,也给自己每一次会晤预留了最后准备的空间,使华为赢得了许多超越对手的机会。华为“客人优先”观念——每次上车的时候,华为员工总是侧着身等每一个人上车之后才上车的。华为“关注每一个细节”观念——与华为员工见面后,每一个人都会接到一张制作精美、时间精确到分钟的参观时间和路线安排表,让客户们内心一阵感动。

做人要能吃亏,过于计较,得失心太重,反而会丢掉应有的幸福。“吃亏”不光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睿智。真正有智慧的人,不在乎“装傻充愚”的表面性吃亏,而是看重实质性的“福利”!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扬州八怪”之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郑板桥养生长寿之法。郑板桥一生中为人处事,始终不求名利,不计得失。他写过两条著名的字幅,就是流传至今的“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这两条字幅含有深刻的哲理,凭借着这种达观大度的心态,郑板桥不但长寿,而且留下了万世美名。

“吃亏”是让利的表面,“是福”是让利的收获。在商场的交锋之中,谈判的过程也是双方心理较量的过程,只要自己本身有利可图,何不做个顺水人情的“难得糊涂”?成大事者,不会是小气的商人。成气候的商人,绝对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商人,而是相对大度与豪爽的谈判专家。

表面上看是让步的一方吃亏,其实何尝不是获取共识与下一轮利益合作的开始。众所周知,商场如战场,过于计较利益得失的商人,绝对不是一个懂得人情世故与商学情商的商人。如果一个公司领导只为了一点毛头小利,就对自己的合作伙伴与员工进行大肆的掠夺与欺骗,那这个商人迟早会被社会与日益以诚信为本的市场所淘汰。

生活中也同样如此,人生在世,无论是商业利益还是人际关系。看开点好,不是什么事情都是非你不可,非我不可,非他不可,做人做事也一样。低调平和既是一个人的本色,也是一个人的本分。心淡下来,很多事情都会游刃有余。

3.无为而为,无为之用。

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无为而治”,又说“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干,而是要无为而为,即要在顺乎自然的前提下有所为。老子的无为而治,又称为圣人之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又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是说,圣人永远没有自己的主观偏见,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

老子还曾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说,治理大国应当像煮小鱼一样,不能随意去搅扰它(否则小鱼就残碎了);同样,统治百姓,就不能经常去劳民伤财,动不动就抓壮丁去修坟墓、挖运河、垒长城、征北方、打南蛮……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到民不聊生之时,你的统治也不长了,秦王朝的灭亡就是历史教训。

顺应客观,无为而治,并非是让企业听天由命、任人摆布,而是在顺应客观的同时,主动地、策略地、乐观地、自觉地去驾驭企业在现实环境中所遇到的矛盾,并制定合理的方针、策略。俗话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有时候,人在许多场合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行表现,只要默默无言,就足以使对方慑服了。就像诸葛亮布下空城计,看上去空空荡荡,反而给敌人一种受到包围的不祥预感,只得夹着尾巴溜走了。“欲擒故纵”、“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些都是在为人处世和企业经营或谈判技巧中可以运用的高招,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无为而治”的最终目的是得到大治和大发展。“无为”表明的是管理者不必事必躬亲、巨细皆涉。如果这样,管理者自身就会陷入细末琐事,而忽略了企业“大政方针”的筹划和把握;反之,员工的创造性也极大地受到抑制。因此,“无为而治”的根本内容则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得以“解放”各自不同的智慧能量。

索尼公司在这方面堪称典范。索尼公司对全体职员的献计献策活动实行奖励制度。现在的索尼,平均每个职员一年间提出的改革方案达13件,其中大部分都是使生产操作简单化、工程信誉高度化、生产流程效率化等方面的内容。盛田昭夫经常劝告职员,对上司之言千万不可囫囵吞枣。他对企业领导人的要求是:把发挥部下的能力和独创精神看得高于一切。盛田昭夫讲过他与一位美国合资公司的美方董事的谈话。那位董事说,他的公司出了一宗事故,但责任者却查不出来,十分挠头。继而他问盛田昭夫,在日本人的企业里,无论如何也无法确定一个肇事者,这究竟是什么道理?盛田昭夫回答他说,大家对一宗事故都抱有责任感,这对一个企业来说岂不是件好事?反之,就算查清犯错人并处以重罚,除了令全体职工不寒而栗、心灰意冷之外,还能收到什么效果呢?

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可以说是领悟了老子“无为而治”的精髓,面对集团复杂的人事问题,他这样管理海尔集团。海尔集团在组织网络上形成了3个层次:集团总部是决策中心,事业部是利润中心,工厂是成本中心。大家各负其责。张瑞敏只管理事业部的负责人,对具体业务从来不越俎代庖。张瑞敏说自己只是找思路、谈思路,具体事务让属下去做,不必事必躬亲。

现代企业的组织管理也适用此理。如果主要领导事必躬亲,不但会打击下属士气,而且自己也会累得挺不住。身为主要领导,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是他的责任。日常的工作要交给各部门的主管去办。如此一来,自己才会腾出精力构想经营大计。大权独揽、事必躬亲的领导者,其企业绝不会有光明前程。

无为而治是东方人创造的哲学思想。运用到领导学中,就成为一种融入高超智慧的管理艺术。能在组织中让每个成员感觉不到领导的存在,但又确确实实地被领导着,这应当是一种超前的管理科学。领导者并不是必须具备超凡的魅力,尽管能言善辩和具有说服力无疑是有用的。有证据表明,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所传递的信息的一致性比言辞更重要。

日本的企业家们更是慧眼识珠,他们早就对无为而治感兴趣,“无为而治”的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并被称为弹性软化管理法。在日本的许多大公司、大工厂总经理办公室里,都贴有“无为”、“清静”的箴言。

美国有一家贝尔实验室,它的名字在如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是响当当的。世界的第一台电话机、第一台电传机、第一个通讯卫星就诞生在这里,在现代科学的新发明中,它独占了十来个世界第一。它靠什么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呢?负责人陈煜德博士办公室里挂的一张条幅回答了这个问题:“无为而治”。在中国大思想家老子这条名言下边还加有一条英文注释:“最好的领导人时时不忘帮助下属,但又不让下属总觉得离不开他。”陈博士在谈到他的经验时说:“领导人的责任是做到你在领导,可别人并不认为你在干预他;研究所是在你所设想的方向上迈进,但所里的人又感觉不到你的存在。”这使人们想起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又一名言:“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最好的管理者是那么悠闲,从来不轻率地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百姓们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