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的种类繁多,除了上述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已被确定为是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外,还有一些被确定为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如铅、汞、镉、铊、砷、铍等。摄入过多,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
铅在自然界的分布范围很广泛,如土壤中含有铅,陶瓷、搪瓷等器具的原料中含有铅,管道中含有铅,食品添加剂中也会含有铅。此处,汽车尾气、染料等会产生铅。铅是一种用途广泛而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危害。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铅的用量越来越多,严重地污染着人类的生活环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1.铅元素的基本信息
铅元素符号是Pb。原子序数为82,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ⅣA族。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密度11.344,硬度1.5,熔点327.502℃,沸点1740℃。铅为蓝白色重金属,质柔软,延性弱,展性强。在空气中表面易氧化而失去光泽,变灰暗。铅溶于硝酸、热硫酸、有机酸和碱液,不溶于水。铅具有两性,既能形成高铅酸的金属盐,又能形成酸的铅盐。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丙种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包皮等之用,还可做体育运动器材铅球。铅也可用石墨等制成的书写工具,如铅笔、铅椠(铅粉笔和木板,古人用以书写的工具,现借指著作校勘)。早在7000年前,人类就已经认识铅了。它分布广,容易提取,容易加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铅的应用开始骤然下降,主要原因是铅的生理作用和它对环境的污染。现在汽油、染料、焊锡和水管一般都很少含铅了。铅是一种积累性毒物,人类通过食物链摄取铅,也能从被污染的空气中摄取铅,铅中毒在国外被称为“隐匿杀手”,它能致癌、致畸、致突变。
2.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铅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它能够在体内积聚而引起中毒。铅中毒的作用相当缓慢而且毒性隐匿,在毒性呈现之前不容易觉察。人体内的铅主要来自食物,也有经铅烟和铅尘的形式通过呼吸道和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借肺泡的弥散和吞噬细胞作用,迅速被吸收入血液,分布在脑、肝、肾、肺、脾中,其中肝脏的铅含量最多。铅通过体内血液的运输转到骨骼,最终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汗液和唾液中也会有少量的铅排出。铅中毒会引发多种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铅中毒会阻碍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含量减少,有损机体造血功能的发挥,易发生贫血症。
(2)神经系统疾病:过量吸入铅,有损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易引发脑部及周围神经的疾病,导致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严重者会出现脑水肿、脑血管异常等现象,致使毛细血管受损、红细胞外渗,以及血管周围出血等。
(3)心血管系统疾病:过量吸入铅会影响到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试验显示,血液中铅含量过高,有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铅中毒会令人心脏的负担加重,致使心肌受损,并且铅可促进肾素的分泌,收缩小动脉平滑肌,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4)免疫系统疾病:吸入过量的铅,会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降低人体的免疫力,易导致肿瘤和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5)内分泌系统疾病:铅中毒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分泌。过量的铅有可能阻碍人体对碘的吸收,从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过量的铅对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合成也会有所限制,导致身材矮小等。
此外,铅的吸收不当还有可能导致肾功能异常,有损生殖系统的健康。通常人们不易发生急性铅中毒,大多数铅中毒者都是长期在铅污染的环境下生活或工作(如采矿、汽车尾气的排放、饮用水铅过量过高等),从而引起慢性中毒。
3.铅元素的中毒表现
铅在细胞内可与蛋白质的巯基结合,通过抑制磷酸化而影响细胞膜的运输功能,抑制细胞呼吸色素的生成,导致卟啉代谢紊乱,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功能紊乱,大脑皮质和内脏的调节发生障碍,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铅主要累及神经、血液、造血、消化、心血管和泌尿系统。
(1)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很少见,中毒后口内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便秘或腹泻、头痛、血压升高、出汗多、尿少等。严重者出现痉挛、抽搐、昏迷,合并有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和贫血等。
(2)慢性中毒:有中毒性神经衰弱症候群,患有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乏力、肌肉关节酸痛。牙龈的边缘上出现蓝线,这是由硫化铅黑色颗粒组成的,叫铅线。消化不良、口内金属味、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便秘等。贫血伴有心悸、气短、疲劳、易激惹、头痛等,引起高血压、肾炎,严重者伴有震颤、麻痹、血管病变、中毒性脑病等。
“专家健康提醒”铅的污染途径主要有大气铅污染、水质铅污染、土壤铅污染、饮食铅污染、含铅用品及原料等。
(1)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在工业区空气中最高含铅量每升不得超过10微克。酱、酱油、食醋、味精、食盐、全脂奶粉、酒、冷饮等食品含铅量每千克不得超过1毫克,罐头食品每千克不得超过2毫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暂定成人每周容许铅摄入量为3毫克,正常人的血铅每100克含40微克以下为正常。
(2)铅中毒的防护措施:主要有相关作业工人应该佩戴防尘口罩防护呼吸系统,必要时可采用安全面罩防护眼睛,戴防护手套防护手。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急救措施:主要是皮肤接触时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时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误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予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误食入时给饮足量温水,催吐。急救处理的同时要尽快就医。
(4)饮食建议:生产或存放酸性食品饮料时,不使用含铅的各种容器、管道和设备;不选用含铅的农药喷洒过的农作物、蔬菜、果品等;严格控制食用色素和各种食品添加剂中铅的含量。提倡多吃绿色食品,减少铅的摄入量,经常食用一些有助于排铅的食品,如大蒜、海带、胡萝卜、绿豆、牛奶等。另外,锌、钙有拮抗铅在人体内的吸收作用,增加饮食中的锌、钙,既可以满足人体对锌、钙的需求,又可以抑制铅的吸收。一些高钙食品如豆制品、奶制品等,对抵御铅危害具有很好的功效。
经常接触铅的人,平时应注意多摄取如肉类、主食、牛奶、蔬菜、水果等食品。这些食品能够预防铅中毒导致的生长缓慢和贫血,阻止铅在体内的聚集,促进铅的代谢,减少人体对铅的吸收,解除铅在骨内的毒性,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
扩展阅读资料
1.李进沛,李清亚,“铅与人体健康”,《贵州环保科技》,1998年第3期
2.承勇,“铅与人体健康”,《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9年第3期
3.叶玲霞,“环境铅污染与人体健康”,《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第2期
4.梁奇峰,李京雄,邱基祥,“环境铅污染与人体健康”,《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3年第7期
5.肖素荣,李京东,“食品铅污染与人体健康”,《中国食品与营养》,2004年第3期
6.张晓枫,“微量元素铅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