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儿童疾病合理用药305问
15381700000222

第222章 哪些药物可用于手足口病,如何使用?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为RNA病毒,抗病毒治疗时可以选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病毒唑),用法:口服,10—20毫克/千克·天,分为2~3次;静滴,10—15毫克/千克-天,分为2次,缓慢静滴,每次滴注20分钟以上。不良反应:口渴、食欲减退、乏力、头痛,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贫血、免疫抑制。注意事项:发病3天内用药效果较好;有严重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干扰素也可在医师指导下酌情使用,由于干扰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应注意:高热不退、反复发热及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应慎用。诊断重型的手足口病患儿,可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总量2克/公斤,分为2—5天给予。此外,短程糖皮质激素,甚至大剂量冲击疗法可由于重型患儿。对此类患儿,应由医师密切监护,给予综合性治疗。对于口腔疱疹较多,疼痛明显,影响进食的患儿,可口腔局部给予外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该药具有促进皮肤与黏膜创面组织修复,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的形成和上皮细胞的增殖,从而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提高创面修复质量。用法:均匀喷湿创面,每日一次。该药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