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超越日本:中国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日本坐标”
15387100000021

第21章 信息产业战

信息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

1946年,美国科学家诺伊曼发明电脑,就是电子计算机,用于计算炮弹轨迹。体积相当于一间房子,重30吨,耗资300万美元。今天同样功能的电脑只有一个拳头大小。电脑的出现,掀起了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影响深远的信息产业IT革命。IT产业包括信息、通信、半导体广播及服务、硬件、软件、计算机等,改变了人类生活生产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发明了晶体管、集成电路、真空管技术。1955年,日本成立电子计算机研究会,开始学习美国。此时,中国电子技术优于日本,仅4年就被日本反超。1950年到1975年,日本从美国取得3万多项半导体技术专利,但是日立公司因为偷取IBM机密被抓。

日本独自研制出参变管式计算机,并应用美国晶体管技术,生产收音机、电视机。1963年,主导美国半导体市场。1960年,IBM研制出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并以软件为依托,称霸世界,进而推出第三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日本奋起直追,达到IBM水平,价格更低。20世纪70年代,日本台式电脑占世界市场70%。

日本通产省协调日立、富士通开发芯片,与IBM一决高下。1978年,通产省呼吁“信息就是未来”,促使企业转向机器人、计算机、通信等技术部门,用计算机程控进行自动化生产。并着手在筑波建立硅谷,九州建立硅岛。1979年元旦,《朝日新闻》宣传“C和C元旦”,C分别代表英文“compUter”计算机和“commUnication”通信,是指将两者结合的技术。这也是NEC董事长小村宏治推祟的目标。

NEC通信机器生产世界第一。石油危机后,大规模扩充半导体和电脑研制生产,向办公室自动化努力。1979年,IBM发明中小型机4300系列,仅一个星期后,NEC就发表了NCOS250系列。1980年秋,IBM准备发表最新式超级大型电子计算机H系列时,NEC抢先发表更先进的ACOS系列,引起世界震惊。当时日本拥有从100多万美元的信息处理机到仅250美元的便携式计算机。

日美两国在信息领域的争夺逐渐白热化。1981年,IBM的个人电脑PC机问世。在大型机、小型机、微机无优势下,东芝公司率先“三级跳”,将电脑小型化为笔记本电脑,领先世界。1991年,日本研制出第五代计算机,可理解语言、图形、记号和文字处理。

1984年,联想公司成立,仅有11个人、20万元,从部件加工、服务起步,进而解决电脑西文汉化问题。并生产了10年电脑版卡,即主机板,后又生产联想“1十1”,成功地走人家庭。1999年,联想电脑占据中国市场22%,超过IBM,在亚太地区市场第一。中国台湾微型机主板、扫描仪、鼠标器、彩色监视器产量居世界第一。

日本提出电子立国,传统的“重厚长大”产品让位于“短小轻薄”的知识密集型产品,一枚小小磁盘可记录许多种类信息。1978年,日本16K芯片上贮存1.6万个信息。16K、64K占世界市场50%左右。1986年,世界十大半导体企业日本占6家。日本在电子硅器件、半导体硅器件上超过美国,占领世界和美国随机存取记忆器一半左右市场。用于电子计算机心脏部位的1兆位的半导体,亦即在1/3小手指尖大小的芯片上印上百万条电路的半导体,曾经仅日本能生产,完全占领世界市场。美国大型计算机、光电仪器、数控机床、航天飞机、核潜艇上没有日本的电子元件,将无法行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武器关键的93种元件有92种为日本生产。日本政客石原慎太郎认为,日本拥有美苏无法制造的用于现代武器心脑部分的电子元件;如果日本卖给苏联而不是美国,就会打破美苏军事平衡,美国会失去对苏联优势。

电脑操作系统是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的联系装置,即把存储器管理、数据库管理以及高水平语言和机械相连接的装置。美国强在软件,日本强在硬件。而起决定作用、技术更高的是软件。日本成套设备软件先进,如20世纪80年代银行汇款系统、联机系统世界一流,飞机票、国铁票预定系统也广泛应用。日本虽认识到在软件上落后于美国,但独立的软件专业公司少,人才短缺,渐渐拉大了与美国差距。

网络传播被称为“第四媒体”。如计算机网络使家庭也有工作功能;高度信息通讯系统可缩短距离;病人在家中按动键盘,得到先进的医疗讯息服务;医生不用出诊,即可为病人遥控看病;用无线电话和电脑召开影话会议。1994年3月,美国率先提出全球规模信息高速公路设想。同年8月,日本提出建立亚洲信息高速公路设想,打算以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实现网上交易、通信、电脑、有线电视、娱乐业都互相融合,通向知识经济。

信息技术产出比其他技术高70%以上,推动美国经济1/3增长,摆脱了困境。而日本决策失误,把投资放在芯片上,供过于求,企业亏损,加大了与美国的差距。

日本是美国钢铁企业的4倍、摩托车的5倍、汽车的3倍。日本投入大量有形物质,产值增长却有限。相反,美国芯片公司是日本的14倍,计算机和软件公司是4倍,有形物质投入比日本少,产值却大幅度增长。

财富由石油大王和汽车大王向电脑大王和软件大王过渡。比尔·盖茨财富达上千亿美元,富可敌国。比尔·盖茨创立的微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厂房,开发WINDOWS、WORD和DOS为代表的技术软件,扩充了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微软市值一度相当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总和。

美国拥有计算机业各个领域的最大企业:微软是世界最大的软件企业,英特尔是世界最大的电脑中央处理器企业,IBM是世界最大电脑企业。三者互相补充,共促发展。1996年,美国出口额居第一位的是电脑芯片。2006年,美国一半工人在IT产业工作。电脑从286、386到486和多媒体的接力赛,不仅有文字处理、信息贮存功能,还拥有电视、半导体、传真机的效果,比人还聪明。

日韩混血的孙正义1952年出生,19岁发明袖珍翻译机,挣100万美元。24岁时,在微处理机、软件开发商和顾客间充当传播媒介,创立日本软件库,仅1年多产值增长100倍,被誉为“神童”。他还发明电子翻译机,创办《软件银行》杂志。后在信息通讯、电子商务、金融证券等领域取得成绩,并实行美国式的“时间机器式经营”,给日本传统经营方式极大冲击。

日本软件产业世界第二,人才100万,美国至少200万。日本正培养100位软件天才,力争成为日本的比尔盖茨。1996年,信息产业成为日本产值最大的产业,产值超过100万亿日元,占总产业的11.4%。1999年,日本信息能力总指数70,仅次于美国。中国6,排第27位。

2000年,八国集团首脑会晤在日本冲绳举行。日本政府把信息技术作为蜂会主题,制定IT国家战略“e日本”构想,每年把250亿美元用于IT开发,建立起以高速光纤通信网为基础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取消对电子商务的限制,开发移动式的个人终端为基础的网络。森喜朗首相访问软件强国印度,提出加强两国交流,印度人才在日本的逗留期从3月放宽到3年。松下力争在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在2003年实现无书面文件的“电子政府”,培训1200万IT人才。2005年,日本电子业约75%销售额来自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

联想收购美国IBM电脑公司,还得到全球顶尖的THINKPAD笔记本设计研发实验室——日本大和设计中心,拥有全球不亚于HP、DELL、SONY的研发实力,引领世界笔记本最新的技术和潮流。

被誉为笔记本电脑之王的IBM的TIIINKPAD采用碳纤维和镁合金的外壳,精致美观,结实耐用,独特的高触感防水键盘、硬盘保护和防滚架都堪称经典。从市面上90%的二手电脑都是THINKPAD可以看出,其具有非凡的收藏保值性。不过,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之后的5年时问里,却流失了原有的IBM客户,并且依旧采用THINKPAD和IBM的品牌宣传,可见联想品牌并没有得到有效加强。

尽管受到其他品牌和美国苹果公司IPAD的冲击。THINKPAD之父、日本人内藤在正表示,THINKPAD无所畏惧,将会更轻更薄更好用,具有最高品质的安全性和散热技术,仍是高性能的商用笔记本电脑。

2000年世界性的IT衰退,让日本受到全面重创。2001年,富士通、佳能、SONY亏损额度上升到1000亿日元左右。噩梦绵延到2003年1月才曙光初露,日本IT企业的市场订单这时开始增加,从2003年中期到2004年初,整个形势更为改观,长期亏损的日本IT企业全面复苏,在本土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扩张。在全球电子企业中,日本松下的研发经费是最高的,其次才是IBM,IBM之下便是SONY,日本企业的研发费用远远高于欧美企业。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汽车、电脑、手机、交通卡、身份证等等,都因为芯片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通过世博会,这一技术今后还可以扩大应用范围,比如电子支付等领域。但是中国信息化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这是中国相关产业的硬伤。集成电路芯片80%依靠进口,在这方面消耗的外汇超过石油,成为第一外汇消耗大户。专家邹世昌说,中国集成电路工艺技术较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小。要缩小差距,还需要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民人数达到3.84亿,比1997年增长了618倍。中国使用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3.46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中国网民上网方式已从最初以拨号上网为主,发展到以宽带和手机上网为主。中国互联网发展与普及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张朝阳、马化腾、丁磊、李彦宏、汪延、曹国伟、张力军等成为中国青年的骄傲和中国互联网的代表人物。

第五章 中国负面问题超过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