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关羽原本在家乡以打铁为生,有一定的依据。茅山道士的宗师陶弘景在《古今刀剑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及羽败,惜刀,投之水中。”关羽能够亲自采铁铸刀,说明他对采矿、冶炼和打造铁器有一定的经验。
从中条山回来后,关羽返回县城的铁匠铺里。他是河东郡解县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运城人。
父子二人在中条山的争论,让关羽的心中始终无法平静,憋闷得很。每天被炙热的炉火熏烤着,挥舞着沉重的铁锤,耳畔是“乒乒乓乓”的噪音,眼前是烧红的铁胚,一锤下去,铁砧上火花四溅。这种环境也让他的心情更加烦躁不安。
这天傍晚,关羽走出铁匠铺,坐在门口纳凉。夕阳西下,凉风习习,似乎将胸中的郁闷多少吹散了一些。他从怀中掏出一卷竹简,是一部《〈春秋〉左传》。《春秋》是孔子编订的鲁国史书,由于叙事简略,后人对其进行注解,主要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的版本,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他正读得入神,忽然听到有人在耳边轻声说:“壮士,能否讨口水喝?”
关羽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满面风尘、衣衫褴褛的老人。他连忙站了起来,扶老者坐下,进屋去舀了一碗水,捧到老者面前。老者饮毕,擦了擦嘴角,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谢谢壮士,我一天没吃东西了,如果能施舍些残羹冷炙,感激不尽。”
关羽又回屋里拿了些干粮和一块腌肉给老者。老者也顾不上许多,狼吞虎咽地吃着。关羽识趣地躲开了,暗暗地有些心酸。“这个世道啊!什么时候才能让老百姓有个安稳的生活,不再忍饥挨饿、颠沛流离?”
他正出神,老者凑了过来,再次道谢。关羽连连摆手,忽然觉得老者神色有些不对,两眼直勾勾地看着自己。
“老伯,你怎么了?”
老人没有回答,而是一脸悲戚的神色,摇头叹息。关羽更加困惑了,继续追问他是何缘故。
老人沉默许久,才说道:“看壮士的面相,日后必将显贵,威震天下,名垂青史。只是……”
“只是什么?”关羽急切地问。
老者摇了摇头,“罢了!都是天意啊!”他从自己的行囊中取出一柄用一块破布包裹着的短刀来,“壮士的恩惠无以为报。这把刀我留着也没什么用处,就送给壮士,权作防身之用吧!”
关羽连忙推辞,“这怎么使得?老伯还是留着吧,只身在外,有把刀总要安全些!”
老人苦笑了一下,“你看老朽这身子骨,就是遇到歹徒,恐怕也是给他们预备的。”
关羽觉得老人一番盛情,却之不恭,只好收下了。老人也不多言,转身离去,撂下一句话,“雨水盛,麦子亡!”
关羽目送着老者离开,隐隐地却听到远处传来老者的哭泣声。
关羽抽出老者赠予的那把短刀,只见刀刃上锈迹斑斑,残破不堪。他将刀放到烧得正旺的炉火中,等到刀身烧透之后,再抽出来重新打造。然后浸入冷水中,冷却之后又在磨刀石上反复打磨。
经过这一番功夫,那柄残刀焕然一新、光亮照人,就像一个风尘仆仆、蓬头垢面的美女沐浴更衣之后,重新出来见人,天生丽质,终归是遮掩不住,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关羽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久违的微笑,对手中的这把刀充满了怜爱,这种感觉只有在面对自己刚满周岁的儿子时才有。
他把刀在空中用力挥舞了两下,沉稳有力,非常合手。一时按捺不住心头的兴奋和喜悦,便走到门前的空地上,横刀肃立,屏气凝神,赤裸的两臂肌肉隆起,棱角分明,那是体魄健壮和常年打铁的结果。
猛然间,钢刀破空而出,听得到清晰的风鸣。关羽身随刀动,辗转腾挪,稳如磐石,惊若脱兔,一把刀舞得虎虎生风,空中尘土飞扬。
他胸中憋着一口气,所以使出了浑身的气力,每一招每一式都倾注了全力,横扫千军、气贯长虹,开山裂石、势不可当。一套刀法舞毕,收刀、吐气,尘埃落定。胸中的那口闷气终于宣泄了出去。
这一夜,关羽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虽然老人的话中隐隐地透出不祥的气息,但也明确告诉自己,将来可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一鸣惊人、不同凡响。这让关羽那颗本就不安分的心更加躁动了,周身的热血沸腾,一直被压抑着的雄心壮志喷薄欲出。
他情不自禁地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身披甲胄,英姿飒爽,威风凛凛地骑在骏马上,走向高大的城门,道路两侧百官相迎、千军肃立、万民叩拜、凯歌高扬。那就是自己人生的凯旋门,是自己功成名就之时。
用现在的话说,无名老人的话给了关羽积极而又强有力的心理暗示,让他内心本就十分强烈的功名欲望迅速地膨胀起来,人生的蓝图变得更加清晰,出去闯荡世界的意志也更加坚定。
关羽打定了主意,再不能这么庸庸碌碌地活下去了。
天还没亮,他就起来收拾行装,把铺子整理了一下,然后锁好门,迎着熹微的晨光,迈着轻快有力的步伐,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及难以言表的兴奋和喜悦,踏上了回家的路。
关羽回到家中,把自己出去闯世界的决心明确地告诉了父母。关毅气愤地说:“父母在,不远游。你也饱读诗书,怎么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关羽决然地说:“儿现在已经有了后代,能够延续香火、祭祀祖先了。大丈夫以天下为己任,如今汉室倾危,国家有难,谁能够扶红日、照人心呢?自古忠孝难两全,就让我暂离二老膝下,为国尽忠。将来功业成就之后,再回来侍奉二老尽孝。”
关毅见他去意已决,无奈地摆了摆手,默认了。关羽转身去和自己的妻子胡氏以及一岁的儿子关平告别。他将儿子抱在怀里,望着那张胖乎乎、粉嘟嘟的小脸和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心中实在有些割舍不下。最后一咬牙,把孩子交给妻子,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关羽想不到的是,自己走上的这条路会有多么坎坷和艰辛;也不会想到,自己的选择将给家人带来怎样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