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普乐园·用车轮走遍地球村
15420000000004

第4章 木牛流马

叮叮不停地摸着自己的豆芽发型,由衷赞叹:“奥特玛爷爷太了不起了!”

当当双手合十,面朝奥特玛博士所在方向,崇拜地说:“爷爷,您就是我们的偶像!我们对您的崇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叮叮收起魔盒,拍了一下还在发感慨的当当,“小尾巴,别啰嗦了,继续前进。”话音刚落“陆地蟹001”已把他们带到了一片沼泽地。只见“陆地蟹001”8个轮子全部放平,转速加大,紧贴沼泽地面飞了过去。突然,“陆地蟹001”来了个急刹车,一个好似木马般的东西横在路边,上面写着“木牛流马”四个字。

“小尾巴,快看‘木牛流马’。”叮叮高举魔盒高喊“百变搜索”……原来“木牛流马”是诸葛亮造的一种运输工具。

木牛流马是以运送粮草为目的的古代木制运输机械,相传为三国时期诸葛亮所研制。《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其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

木牛流马是由人力推动的,四足行走的酷似真牛的运输工具。它自重约50千克,载重约200千克。由于是四足行走,故不易滑倒,在不平坦路面和泥泞路面都能行进,这是圆轮(独轮或四轮)车难以相比的地方。在坡上停住后,它也可以自动“刹车”,这些优点使它适宜于山地运输。木牛流马在山地运输粮草能够“进退自如”“人不大劳”“牛不饮食”,因此在山地运输方面有极为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谓是活灵活现、绘声绘色、极为详尽了。但不论是陈寿还是罗贯中,他们对“木牛流马”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技术却是只字不提。又过了200多年,南北朝的科技天才祖冲之据说又再造了木牛流马。令人费解的是,他同样也未留下只字片图的资料。这就给后人留下了无尽遐想的空间,古谜从此吸引着世世代代的探谜人。

仅从1956年以来,全国各地就自发成立了7个木牛流马研究会。许多探谜人都是巧妙地利用物理学中的杠杆和惯性的原理,设计了杠杆连杆结构、平衡结构、调步结构等内部机关,试制出了木牛流马。有些模型同《三国演义》中描绘的一致—长1.4米,高1.1米,自重17.5千克,可载重35~40千克。只需要适当加点牵引力或推力,这些模型便可双蹄并进行走,只需把舌头轻轻一按,即可将行动机关卡死。

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样子?如何操作?仍在不停地吸引着爱好者探索的步伐,考验着我们后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