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如何当好小学校长
15441900000088

第88章 小学校长素质提高典型案例(4)

学习任务是学生学习负担的客观表现,可以从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等方面加以考察。因此,学习时间量的多寡是衡量学习负担轻重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学生的学习时间怎样才算合理,衡量标准是什么?国务院于1991年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小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得超过7小时。国外研究证明,各年龄段学生在学习日最大限度的学习时间(包括自习),7-9岁为35-4小时,10-11岁为6小时,12-14岁为7-8小时。一般地讲,大量超过这些时间则为负担过重。小学一般每节课以40分钟以内为宜,有条件的话可根据学生年段差异实行长、短课结合(长课为40分钟,短课为20分钟)。因为学生年龄愈小,其注意力愈不易集中、持久,容易出现疲劳;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的功能日趋完善,主动注意时间逐渐延长。研究表明,7-10岁儿童的主动注意时间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15岁为30分钟。如果改善教学方法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一节课的持续时间可以比主动注意时间长一些。因此,测查教师是否经常“拖堂”,是否按时下课,也有助于判断学生学习负担的轻重。

安徽省教委2000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规定》指出:

“小学要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如果超过这个规定,则视负担过重。

学习负担量的心理体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对学习任务的内心感受和体会,它通常是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①学习疲劳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并对自己的思维、注意、情绪,行为等方面进行主动控制,从而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引起学习效率下降。假如这种身心疲劳在休息后可以得到恢复,不影响身体或心理健康,则被认为是合理的学习负担;假如学习时间太长、学习强度太大,即使休息后也难以调整恢复,产生某种疾病或心理偏差,如视力减退、厌学惧学、考试综合症等,则被认为是学习负担过重。②完成作业的态度。即学生的认识、情绪、情感行为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倾向性。如学生对学习的多寡、难易的看法、情绪如何。若学生在课内外从事大量重复抄写,演算机械性的“规范”操作的作业,无须探究方法,也无须激活思维,那么厌倦、疲劳、懈怠的消极心理就产生了,学习情感、注意、动机均会受到消极影响。这样的作业,即使没有难度,也应界定为“不良负担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判别学生学习负担量轻重时,必须综合把握学习时量及心理体验等标准,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些标准,是不可能得出客观的、科学的结论的。只有这样,才能对大部分常态学生的学习负担量轻重有总体把握,也才能为少量特殊学生的因材施教提供“增负”或“减负”的依据。

二、实现“减负增效”的方法途径探讨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和教师来说,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和不容推卸的职责。“减负”与“增效”是一致的,“减负”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效”。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减负增效”呢?当然,其方法途径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兴教育科研

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不仅是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模糊、陈旧,同时也是教师对教育规律认识不够,把复杂劳动简单化,教学水平不高的表现。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不少教师沉溺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模式、方法之中,常常依据主观经验组织教学,重教法轻学法,重投入(费时耗力)轻收效(学生学习发展)。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应该说,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途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条真理,那么,可不可以说“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呢?我以为是可以的。正如此,作为学校领导来说,只有引导教师广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以疑难时弊为线索,以先进理论为支撑、以实践尝试为基础、积极思考,不断探索、逐步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才能促进教学改革不断发展,从而寻求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二)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因此说,抓好课堂教学,就等于抓住了“减负增效”的“牛鼻子”。纵观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可以说是喜忧掺半,尽管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遍地吹拂,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其表现的情形是:学生跟着老师转,优生拖着差生走,一统天下讲到底,课内损失课外补。不少教师偏重于对教法的思考,而忽视了对学法的研究,在乎自己教得怎么样,而未予深究学生学得怎么样,是否积极主动,是否真正参与,是否切实学到了知识本领等。要改变这样现状,必须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实行科学评价,优化课堂教学。本人认为,良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注重以下“五性”原则:①确定性。教学目标应当清晰具体、知识、技能、情感教育方面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必须用数据、事实表述,不能含糊其辞,不致于一堂课结束后,目标是否真正实现还不能把握。②主体性。

课堂教学要参生为本,富有明显的人文特征和生活气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心理体验,主动求知,乐于学习。③灵活性。教法的选择和手段的运用要不拘一格,灵活机动,其选用的标准应该是:

确立主体地位;激活学生思维;适合年龄特点;讲求实际效果。④层次性。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兼顾上、中、下学生,尤其要特别关爱后进生,要给他们一席之地,有思考、交流、质疑、表现的机会,否则,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就会落空。⑤高效性。课堂教学要通过多向交流反馈,及时了解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以利调节教学进程,调控师生教学行为,让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不留后患。课堂教学要讲究投入、高效率,当堂的任务当堂完成,只有这样,课后才不至于加班加点,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三)加强课外指导

在加强教育科研、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下,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量必然会减轻不少。学生负担量轻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活动的空间也广了,面向这样的情形,学校、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怎样的引导和指导呢?如果不闻不问,让学生放任自流,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情况。那样的话,社会、家庭也就可能对学校“减负”工作有意见,有的家庭也就可能对学生“增负”,布置大量作业、请家庭教师等等。实际上,课余时间也是学生学习的好场所、好机会,不过这种学习不限于书面作业形式,而是寓教于乐、寓学习于活动之中。为此,学校、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好两门课程。一门是课外生活指导课。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和途径,指导学生如何开展兴趣、爱好、特长活动,如参观考察、收藏积累、实验制作、种植养殖、阅读欣赏、摄影绘画等。还可以将课堂学习与家庭作业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学习内容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研究等。让学生懂得怎样休闲,怎样怡情,怎样学习,怎样生活。这样,学生的学习、生活会感到充实,既学知识,又长见识,既学技能,又长身体。

另一门是家庭教育指导课。利用家长学校阵地,与家长沟通“减负增效”的思想认识,共研“减负增效”

的方式方法,让家长们切实认识到负担过重给孩子身心带来的危害,理解全面提高孩子素质的重要意义。

对于个别在家庭给学习增加负担的家长,可通过家访、书信、电话等方式,做深入的说服引导工作,争取他们对减轻负担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总之,要让家长配合学校、教师在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功夫,而不要片面追求学生成绩、分数,给学生人为造成过重课业负担,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四)开展调查研究

对于学校、家庭“减负”工作做得如何,对于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课堂的状况如何,学校要经常组织调查研究,或以阅卷形式,或以座谈讨论,或以个案访谈等,尽可能获得第一手资料。只有这样,知己知彼、洞察实情,才能更有效地调控学校教育教学行为,指导家庭教育,以利形成合力,将“减负增效”工作落到实处。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既是个教育实践实践问题,又是个教育理论问题。面对这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我们确实需要下功夫研究、探索,进一步寻求“减负增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出贡献。

(安徽桐城市实验小学许思启)(第三节)解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的课程结构时,作出如下阐述: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同时,在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又作出如下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并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可见,综合实践活动将以一种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崭新的课程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并为我们基层学校和一线老师留下了广阔的自主创新的空间。三年前,我们在学校课程改革实验中尝试着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我们在这项开创性的实验中有了较多的实践体会,现奉献给大家。

一、作为实践活动的课程特征

综合实践课程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我们在实践中是把它作为一门学习化的课程,而不是教学的课程;是一种学习领域,不是学科领域;是一种活动领域,不是知识领域;它更多的是通过学习共同体的互动来完成,而不仅仅是师生互动。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发展性等多样的特点。它是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重要特征、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

我们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生活为核心,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的:通过生活的教育;关于生活的教育;为了生活的教育。

整个课程分五大板块:生活与自然;生活与社会;生活与自我;生活与科技;生活与艺术。我们试图通过生活课程体系的构建,探索现代生活教育的模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主题研究式学习活动,充分开发、利用学校及周边社区的课程资源,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通过自主协作学习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调查、归纳、发表和讨论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态度,使各门学科中所学习知识和技能等相互联系和深化,在实践中得到综合运用。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

我们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决不在于灌输和传授多少知识给学生,而主要在于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等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使学生具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为此,我们努力建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与创新的活动机制。充分重视学生对大自然的体验,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重视观察、实验、操作等体验性和探究式的学习。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更看重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获得,以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价值取向,真正地培养既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乐观积极的人文情怀的人,使学生不仅能认识自然、社会,而且能认识自己,不仅使自己能主动适应社会,而且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促进者。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我们觉得这只是主要内容,而并不是这门课程内容的全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统整性极为明显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是以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知识为基础,它强调学科间的联系、知识的综合运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要紧密结合现代生活,利用当今工农业科学技术,使其融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于一体,集观察、实践、学习于一炉,展开多方面的联系;渗透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地理、环境、科学技术、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丰富内容,强化学科课程中所缺乏的生活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科技与社会教育、心理与健康教育等领域;坚持体现人类的活动和环境为背景,从学生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有利于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富于创造,适应发展的儿童。

我们在刚开始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内容是通过对以前的活动课程、少先队活动(特别是雏鹰争章达标的内容)、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艺术节等)等进行统整,同时让学生们自己提出大量感兴趣的课题,并使其课程化。在反复的实践探索中,才逐步形成基于生活的系统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