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如何当好小学校长
15441900000093

第93章 小学校长素质提高典型案例(9)

、“爱同学”等德育宣传挂图和文字资料,形成一道亮丽的德育风景线;利用各种墙报、板报等“活动教科书”,向学生展示各种优秀文化、名言警句、学生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生的心灵中诱发荣誉感和自尊心,使学生自觉纠正不良心态;此外,学校还对校园内的盆花进行彻底整理,改造花圃,补种花草,使校园更具美感。力使“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片绿都能怡情”。学校同时加强校园的卫生工作,时时保持校园的整洁。这一切使校园整洁美观,井然有序,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诱导氛围,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抑制学生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充分发挥了环境的心理育人作用。

二、与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

“无德不为师,无爱不为师,无才不为师。”建设一支思想端正、作风正派、业务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在德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范畴中,高素质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两项素质:一是高尚的师德;二是高超的心理教育技能。师德建设方面。

人格不健全的教师,肯定教不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我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全体教师自觉于党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认认真真教书,勤勤恳恳育人,成为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并帮助教师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时时保持健康的心态,进而成为学生心理仿效的典型。技能培养方面。这里我引用一个事例。有这样一位外国教师,他接到一个新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全班同学的花名册发给每一位学生,并要每个学生为班里其他的每一个同学都写上几条优点,然后由教师归总起来,再把写满学生各自优点的表格发给学生。当看到写满自己优点的表格时,全班同学个个都露出了笑容。有的说:“我从来不知道别人会这样善待我。”有的说:“没想到,别人竟这样喜欢我。”有的说:“真的吗?我有这么多优点!

”从此,这个班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们说,这样的教师真是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他能从一般中发现特殊,从平庸中捕捉非凡,从共性中把握个性,甚至从丑陋中看到美好。他以此法发现了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不同点,并设法激励之,弘扬之,这是何等高超的心理健康教育技巧!为提高学校每一个从教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近几年来,我们在鼓励全体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进修、提高教育学、心理学修养的基础上,先后派出教师参加各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学习,还多次邀请了着名学者程利国等教授、专家到校讲学,在校内进行全员培训,从而提高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与教育教学研究相结合

(一)学科类

当前的教育教学研究总体的方向是“以人为本”,力求使学生在学习中“乐学”

、“会学”、“学好”。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形成,要求教师在各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多鼓励表扬,少训斥批评;多关怀引导,少冷漠压制,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每一个学生树立自信心,进而促使每一个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我校承担的省级教研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心理教育趋向。“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是“激趣导入--明确目标--合作探讨--反馈应用--总结延伸”,通过异质分组,既为每个学生创造了平等的学习和表现机会,又营造了一种平等合作与竞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合群、协作、竞争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

(二)活动类

生动活泼的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好胜心,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实践作用。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应重视探究和挖掘活动课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其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我校十分重视活动类课程的实施和研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第二课堂活动和少先队活动,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实践和成功的机会,进而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心境、积极健康的心态。

四、与当前课程改革相结合新课标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空前提高。新课程和新教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和机会。①教材面孔新,学生选择多。新教材从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到版面的装帧与设计,甚至插图颜色的搭配与渲染,都很下功夫,使新教材一露面就深得学生的欢迎。它明显地使学生减轻了学习压力,使教学活动从一开始就变得轻松愉快。②更新教学法,引入生活曲。如学习拼音“b、p、m、f”时,教材通过一幅以父亲带女儿去看大佛为主题的情景图和语境歌来帮助学习的:“爸爸带我爬山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广播(b),爱护大佛不要摸(m)。”这样以儿歌的方式学习,孩子们很轻松,又受到道德的熏陶,思维的火花得到激活,保持了积极主动的心理态势。③情境设置巧,情感体验深。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加了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内容,注重过程,注重实践,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观念与价值。④删减练习量,增多师生情。新教材更注重练习,不但大大删减了作业练习量,而且创设了宽松的空间,增多了师生接触的机会。为此,学校必须拿出足够的资金,建立心理辅导站和心理咨询队伍;教师也必须参加心理健康培训,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和足够的时间参与心理辅导,提高心理教育技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励质疑权威,立创新精神。新课标提倡学生主动体验新情境,探究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参与问题解决的能力,建构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⑥评价多元化,确保心理健康。考试和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尺度。新课程评价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方面呈现多元化,更突出地体现了评价的自主性、民主性和科学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豪感,确保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基于新课程与新教材的以上特点,心理健康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结合,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两方面:①认真学习新课标,全面领会新课标的编排意图,正确把握其心理教育内涵,确立课题,大胆实验,加强研究,充分发挥新课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②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将业已开展的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讲座、家教心理培训等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注重了以上四个“结合”,学校的德育天地必能进一步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将因此而得到加强。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实验小学洪玲兰)(第三节)教学质量评价管理方案教学全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有目标的活动。而且,各个环节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因此,教学工作是有目标的系统工程。对这样的系统工程进行评价管理,只有对各个环节的目标达成加强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取得应有的效果。我校的教学质量评价管理方案,经过反复实践,几经修改和完善,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由教师和领导共同参加的、既看过程又看效果的全面综合的质量评价体系,因而使教学质量管理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的轨道。

一、教学质量评价管理的原则教学工作内容多范围广,涉及到方方面面,搞好教学质量评价管理的难度很大。因此,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目的性原则。教学质量评价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素质,端正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使教学工作向着高标准、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激励教师敬业爱生,刻苦钻研,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2整体性原则。教学是由各个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教学质量的形成,涉及到各个环节的质量,同时也涉及到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教学质量的评价管理,必须全面考虑教学各个环节与整体的关系,决不可只看一个方面,忽视另一个方面;必须坚持整体性、全面性的原则,既要解决某一时期某一突出问题,也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而保证管理评价的有效性,推动教学整体工作的发展。

3导向性原则。就是要放眼未来,着眼21世纪的人才培养;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教学计划,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教材,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精心设计练习作业;增强质量意识,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科学性原则。对教学系统各个环节的工作,要制订科学的目标要求,使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使教师工作有章可循,评价有所依据;坚决克服评价管理中的感情用事和随意性的倾向。

5可行性原则。评价管理的目标任务和条文细目应明确具体,以便于实际操作;应相信和依靠广大教师,发挥教师在评价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把各项目标的实施变成教师深化教学改革的自觉行动。

二、教学质量评价管理的内容要求

教学工作内容多、范围广,管理不宜琐细,应抓住教学主要环节以纲带目。我校是从教学思想、教学过程、教学成绩、单项奖励等四个方面进行的。

(一)教学思想管理(权重10%)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执行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2敬业爱生,教书育人,面向全体。

3深化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更新观念,实现教育思想的“五个转变”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只关心少数学生为面向全体;变只重智育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变死记硬背为愉快教学;变“一刀切”为因材施教。

(二)教学过程管理

1计划管理(权重5%)(1)搞好教学。各任课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制定全期授课计划。

(2)加强德育工作。班主任、辅导员要根据教育重点,制定班队辅导计划,建立家访制度。

(3)深化教学改革。教研组要组织学科教师制定教研活动和专题实验计划。

(4)培优补差。语、数学科要制订好培优补差计划,其他学科教师制订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2教研活动(权重10%)(1)坚持教研制度。教研活动要有计划,内容充实,重点突出,活动具体,并保证质量。

(2)教研活动要有充分准备。教研活动应作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教研时间不随便缺席。

(3)提高备课质量。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搞好集体备课和年级“说课”活动。

(4)把握教改方向。重视业务理论和教改信息学习,搞好专题实验,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3教案设计(权重15%)(1)驾驭教材,备课认真,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2)教材处理恰当,教案设计层次清楚,教法灵活,重视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先进。

(3)教案完整,备足课时,讲练内容详略得当。

(4)教案设计做到“六有”(有章节课题;有目标要求;有重点难点;有课型分类;有板书设计;有课后小结)、“六备”(备教材内容;备学生水平;备教法设计;备学法指导;备教具应用;备作业管理)。

4课堂教学(权重15%)(1)目标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当堂解决问题,教学效果好。

(2)课堂组织优化,教法新颖灵活,板书规范,学生乐学,重视操作实践,课堂效率高。

(3)密度适当,层次清楚,讲练结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4)课堂教学做到“五个并重”(改革教法与研究学法并重;开发智力与培养非智力因素并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并重;改革备课与提高课堂效率并重;评估教学成果与坚持教改方向并重)、坚持“六项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和“四个优化”(优化教学思想;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手段)。

5作业练习(权重50%)(1)依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体现因材施教,练习具有针对性。

(2)作业设计难易适度,分量恰当,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

(3)作业干净整齐,书写规范,按时完成,正确率高。

(4)认真批改,按时收发,重视讲评,反馈及时,矫正有效。

(三)教学成绩管理1平均成绩(权重10%)(1)平均成绩测定:以区平均学科成绩为标准,实行横向比较,测定班级平均成绩,并看教学水平在整体中所处地位。

(2)教学水平测定:以区平均成绩为准,达到区平均成绩的为一般,低于区平均成绩的为较差,略高于区平均成绩的为较好,名列前茅的为优秀。

2优秀率(权重10%)(1)优秀标准:低年级语文、数学均为98分。中高年级语文、数学实行活标准,视题目难易以“(区平均成绩+年级平均成绩)÷2+5”为比较标准。

(2)优秀率测定:对照优秀标准,按班级优秀人数测算优秀率。

3及格率(权重10%)(1)坚持面向全体,共同提高,关心差生,保证达到及格率。

(2)及格率实行学科测定:统计学科不及格人数(智商过低、有医院证明的伤残学生除外),测算及格率。

4抽测成绩(权重10%)(1)抽测学生一般按好、中、差定人,内容随教学进度,或一个阶段,或某一单元。

(2)成绩评定:实行纵向比较,以各班原抽学生平均成绩为基础,看提高情况,反馈效果。

5转差培优(加权)(1)差生转化:实行纵向比较,以接班时差生人数为基数,期末测算差生转化人数。

(2)优生提高:实行纵向比较,以接班时测算的优生人数为基数,期末测算优生提高人数。

(四)单项奖励

1学科竞赛(加权)参加各学科不同层次竞赛的教师、学生、凡取得个人或集体名次的,可获不同层次奖励。

2论着(加权)(1)参加国家、省、市、区、校评选的论着及实验报告,获得名次的可获不同层次奖励。

(2)在国家、省、市、区报刊发表的着作,可获不同层次奖励。

3优质课(加权)(1)参加校、区、市级组织的实验课、公开课、接待课、观察课者,可获不同层次奖励。

(2)参加各级比赛课或录像课者,可获不同层次奖励。

4专题实验(加权)(1)教改实验必须有课题,有计划,有记录,有阶段性小结或实验报告。

(2)参加教改实验汇报课、电化教学课、教具制作等。

5其他(加权)(1)学期满勤。(2)兼职代课。(3)超工作量。(4)特殊贡献。

三、教学质量评价管理的计奖办法

以百分计奖为基础,确定各项权重比例后再加单项奖励,实行“等级与量化;自评与他评;教师与领导”相结合的计奖办法。每期进行一次终结评价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