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打骂教不出好孩子
15462400000027

第27章 肯定和欣赏孩子的闪光点

点到为智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夸奖优点是纠正孩子缺点的最好方法。

信息时代要求教育要培养有个性,有自信的孩子。一个好的父母,必须发现一个孩子与其他孩子的不同,并找到他的闪光点。正如知心心姐姐卢勤所说:“一味地指责孩子,效果适得其反。成功的教育方法就是,放大孩子的‘闪光点’”。

朱先生有一个8岁的小孩,聪明活泼,就是比较贪玩,每天放学后总要先尽兴地玩耍,直到玩得满头大汗才去做作业,作业也写得特别潦草,常常出错。朱先生为此很生气,几乎天天批评他,可孩子总也改正不了贪玩的毛病。有一次,在外地做教师的姨妈过来了,姨妈看这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很好,趁他回家拿玩具的工夫,边替他擦汗边对他说:“你跟小伙伴们玩得真不错,很团结,还知道让着别人,真是个好孩子。你能不能先和小伙伴们一块做完作业再玩?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得更开心吗?”孩子很懂事地点点头。从那以后,这孩子每天总是先做完作业,然后再去玩。

为什么会这样就很有效呢?是因为姨妈发现并抓住孩子能团结人、知道谦让这一积极因素,给予充分表扬,使之受到了激励,然后,加以引导,最终让孩子改掉了坏习惯。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个原则对于任何孩子都是适用的,对那些表现不太好的孩子来说,尤其要少批评,多表扬。这样做,有时候会在孩子身上产生奇效。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认同,孩子更不例外。通过对某小学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表示:看到父母称自己“亲爱的孩子”或“心爱的宝贝”时就感到温馨,原来自己在妈妈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但事实上,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多少有些心理错位,不去赞美子女的优点,而是去找孩子的弱点。

多数父母对于身上有些缺点的孩子总是抱有成见、偏见,从感情上就讨厌,即使孩子有积极的因素也视而不见。抱着这种态度和情绪教育孩子,只能是批评来批评去,孩子的进取心和精神支柱就在父母无休止的批评中被销蚀了。许多孩子丧失上进心,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求上进,恰恰是因为他们在取得一些进步并表现出自己有上进心的时候,被父母们忽视。而当他们不经意地又表现出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却会遇到父母们不顾场合、不讲分寸、不讲方式、无休止的呵斥打骂,或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唠叨。父母们也许不知道,没完没了的唠叨与责骂,会彻底击垮孩子的自信,会促使孩子更加沉沦。

其实,缺点再多、毛病再多的孩子身上都会有自己的优点,有自己闪光的地方,只不过是不太显著、突出而已。如果父母不抱成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他的时候,肯定会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的优点。孩子也许贪玩一点,但是头脑灵活,能说会道;也许寡言少语,但是成绩非常好,而且心地善良;也许有点任性,但是做事很有主见……只要你善于去发现,就一定能看到他身上值得肯定的地方。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善于去发掘孩子闪光的一面,并且给予真诚的赞扬,肯定他的优点。夸奖优点是纠正孩子缺点的最好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可爱的一面,父母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言语的激励,使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有时父母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欣赏的话语,对孩子来说都是强大动力。每个孩子都想把好的一面展示给父母,而父母的“赏识”正是每个渴望进步的孩子重新找回自信、迈向成功的起点。

奥斯瓦尔德是20世纪德国著名化学家。

奥斯瓦尔德读中学时,父母让他学习文学,孰料老师给他的评价是:“他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便有着很完美的品德,也无望在文学上发挥出来。”

于是父母让他改学油画。但他既不擅构思,亦不会润色,更缺乏对艺术的理解力,老师的评语变得简短而严厉:“他在绘画艺术上是不可造就之材。”

在如此评语面前,奥斯瓦尔德的父母并不气馁,而是主动到学校征求老师意见。但不少老师都说奥斯瓦尔德笨拙,只有班主任肯定了他做事十分认真的特点。化学老师则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这对于做好化学实验是非常必要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

奥斯瓦尔德的父母接受了这一建议,结果,奥斯瓦尔德的智慧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这位在文学、绘画上被判定为垃圾的孩子,竟变成了在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材生。后来在电化学、化学平衡条件和化学反应速度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贝”,这话说到人的教育上面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是“垃圾”,而在另一方面却未必不成为宝贝。倘能充分认识并发挥其优势,任何人均可取得成功。作为父母,如果自己的孩子都不能在你的眼里有着过人的闪光点,那么你还敢奢望别人对你孩子欣赏吗?

有位诗人曾说过:“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它是一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的确,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他的“闪光点”,作为父母,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让他们在赏识中进步成长。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

在某些缺点比较多的孩子身上,“闪光点”可能表现得不太明显,甚至是潜在的,很难发现,要做到“奖子一长”,父母必须努力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冲动,不用直接的批评,而改用期望、信任和鼓励,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给有缺点的孩子以进步的动力,使这些孩子自觉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最终成为健康、快乐、积极上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