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完成任务不找借口
15465900000021

第21章 接受现在这份工作,不要活在过去

当你来到新公司,面对上司的差遣和同事的漠然,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体会:我曾经是那么受重用,为什么现在却像个跑腿的?我曾经是那么备受关注,为什么现在被人遗忘在一边?其实,产生心理波动很正常,但如果你始终活在过去的辉煌中,那么你很难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忘记过去,重新开始。

有一位名人说:“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的确,过去的是永远过去了,你上一刻的辉煌并不能代表你这一刻的能力,感慨过去,其实是一种停止进步的表现。

有很多新员工高估了自己,放不下自己的高身段,以为自己还是天之骄子、社会精英,带着这种心态去实习、去找工作,结果也只能是人生路上不断转移战场的“游兵散勇”。

我认识一位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他听过我的几次培训。从我第一次接触他开始,就觉得他很有学识。但是,让我难以理解的:在他开始工作的两年里,走马灯似的换了好几个单位,但每次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待不下去,最后只好辞职。

他很苦恼,于是问我:“林老师,我觉得自己工作非常努力,可为什么单位总是对我先热后冷,最后一点也不认可我呢?”然后,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听完之后,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会坐3年“冷板凳”了:他的心太满,整天活在“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光环中,结果连职场发展的基本规则也没有掌握。

这位年轻人在还没正式毕业就开始找实习的机会。刚开始时,应聘单位一听说他是研究生,都争相聘请他。于是,他选择了其中不错的一家单位。但刚到单位第一天,他就颇不满意。因为没有人专门接待他,领导只让一位同事帮他安排了住宿。他有种受冷落的感觉,心中有些愤愤不平,觉得自己一个研究生,单位居然一点都不重视。

带着这种情绪开始工作,自然就免不了处处挑剔。这样一来,手中的工作迟迟也没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成果。就这样过了三个月,单位对他的态度急转直下。因为没有创造出价值,领导对他的能力开始产生了怀疑。

不仅如此,因为过于骄傲不合群,同事也疏远他,不愿和他一起做事。

单位将他安排到新成立的分公司当经理。这家公司是和别人合作的,对方出技术,他们公司出钱。可在双方合作中,他的态度始终非常高傲。他认为那样的技术很平常,哪里都找得到,于是常常流露出瞧不起对方的样子。最后,双方的合作没有成功,大家不欢而散。分公司也因为他不善管理,没有创造效益而被撤销。这样一来,他自然也被公司辞退了。

后来他又到了另外一家公司当部门经理。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他表现得对谁都很客气,但从骨子里,他还是谁也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工作自然还是做不好。没多久,他又一次被辞退。

之后,他又去过几家单位,但每次都是大同小异,过不了几个月就被辞退。

听完了他的讲述,我对他说:“其实你的发展,是被‘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光环给葬送了。你从来没有空下心来,全部装满了自己,装满了过去,就装不下现在与将来了。接受现在这份工作,不活在过去中。”

这几句话让他幡然醒悟。从那以后,他对自己来了一个彻底的“空杯”,一改过去高高在上甚至咄咄逼人的个性,也没有了怀才不遇、怨天尤人的情绪,而是一心变得脚踏实地,处处为单位着想,发挥自己的才能去为单位创造价值,并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当你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之后,你过去的成绩就更不值得一提,不是它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不属于现在这个环境。如果你总活在过去的辉煌里,你只会变得既高傲又懒散,自然就很难完成任务。从过去中走出来,端正态度,把精力集中到你眼下的工作上,你才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很多今天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当时在职业生涯中都是从头开始的,把自己沉淀再沉淀、倒空再倒空、归零再归零,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飞扬。

这是一个年轻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当了十几年的记者,他终于有机会站在灯光下,成为节目主持人。在节目录制开始前,他做了充足的准备:精心挑选了西服、衬衫、毛衣,并站在化妆间里把衣服弄得整整齐齐。

现场录制马上开始了,他深吸了一口气,精神抖擞地走向演播大厅。音乐响起,灯光追着他出场,观众开始欢呼,年轻人充满朝气地跟他们一一握手说:“你好,你好,欢迎你!”

年轻人的脑海里,早就背熟了一套开场白和台词,他有十足的信心可以应对一切场面。他甚至这样想,一上场先念四句诗,再来一个对联,再弄几个排比句,最后是四个歇后语。

就在一切都按想象顺利进行时,突然,他听见从身后的观众席中传来了句话:“这孙子是干什么的?”声音很细微,在嘈杂的现场难以分辨。但在这个年轻人听来,却如劈雷一般。

刹那间,他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出来了。但节目还得录制下去,年轻人只得硬着头皮,嗑嗑巴巴地录完了节目。节目录完后,他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第一次主持节目的尴尬经历,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

但他并没有气馁,十几年做记者的经历,使他深知越是尴尬的时刻,越需要用归零思维来对待。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这个演播大厅里,就一定有他展示才华的机会。

于是,他放下了以往主持人的形式和风格,像个记者一样去采访别人,不同的是,他会加倍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心声。慢慢地,很多人都喜欢他,甚至称他为“平民主持人”。

这位年轻人就是崔永元。

我们要让过去归零,才不会成为职场上那只背着重壳爬行的蜗牛,才能像天空中的鸟儿那样轻盈地飞翔。请好好地品味一下杰克·韦尔奇说过的一句话:“纠正自己的行为,认清自己,从零开始,你将重新走上职场坦途。”

台湾女作家杏子曾经说:“现代社会,昂首阔步、趾高气扬的人比比皆是,然而有资格骄傲却不骄傲的人才是真正的高贵。”这正是我们在工作中应该秉持的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