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向解放军学习
15487500000016

第16章 ◎为农业做奉献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尤其是陆军,始终把支援农牧渔业生产作为重要任务,占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总劳动日的 70%左右。

1950年,35个师开赴边疆屯垦。1950年至 1959年,100多万解放军官兵转业复员到边疆,垦荒生产,发展农业担负起既保卫边疆又实施屯垦的双重任务。

1950年春,新疆屯垦部队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垦荒生产,在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之边缘出现了绵延数千里的垦荒点。在渺无人烟的荒原上,10多万指战员穴地为居,化雪为炊,艰苦创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昔日的戈壁荒滩上开垦了万顷良田,办起了机械化农场,在天山、阿尔泰山脚下建立牧场,仅 1952年,驻新疆部队就办起了 43个农牧场,为国家创造了 2.27亿元的财富。

1954年,新疆屯垦的 10个农建师和 4个工程师,集体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北大荒是指东北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解放时这里是一片无垠的荒野和沼泽地。从 1949年到 1958年,人民解放军先后共 10多万官兵,开赴此地,开始办农场。1966年 3月,沈阳军区 1万余名专业干部来到垦区组建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农建第 1师、第 2师。

几十年来,他们在北大荒开垦了 4000多万亩耕地,共建起了 110多个国营农牧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 2万多台、联合收割机 1.2万多台,基本上实现机械化。到 1985年即生产粮食近 100亿斤,上缴利税 17亿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解放军先后有 10余万官兵,在辽宁、福建、广东等地沿海,参加和支援当地的围海造田工程。如:广州军区从 1963年到 1965年 。就投入 230多万个劳动日,围垦土地 11.1万亩;沈阳军区从 1966年至 1968年,先后抽调 3个师,在兴城等地参加围海造田,共协助当地筑起了 4.5公里的拦海大堤,完成了水库及 6.5公里的灌渠,造田 2400公顷。

全军各部队为了使支援农业经常化,还采取了定点挂钩的办法,到 1980年,全军定点挂钩的农村单位达 4万多个,经常帮助农村抢种抢收等工作。平常农村遇有自然灾害,全力以赴,突击抢救。如 1955年 5月,广东出现大面积干旱,驻军先后抽出 1万名官兵,帮助 177个乡抗旱,共打井 380多眼、修塘挖渠 4万多立方米,耕地播种 350多公顷;1964年 5、6月间,西藏出现特大旱灾,驻军投入 5.4万多劳动日,带抽水机 38台、汽车 289辆次参加抗旱,共修水渠 200条,总长达 12.8万米,挖水塘 12个,浇灌庄稼 6600余公顷;1978年至 1983年,全军部队共出动 800多万人次,投入农村抗旱;海空军还经常出动飞机进行人工降雨,帮助农村抗旱,从 1958年至 1978年,共出动飞机 1370架次,先后在 15个省(区)的 470多个县、市进行人工降雨,减轻了旱情;高炮部队从 1966年至 1980年,先后出动 126门高射炮,在四川、河南、辽宁等省旱区,实施人工降雨;空军部队还出动飞机帮助农林区灭虫除害,从 1951年至 1977年,共出动飞机 5570多架次,洒药 45万多公斤,灭虫面积达 44.3万余公顷。

全军部队还运用科学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帮助兴建拖拉机站和化肥厂,仅 1956年 2月至 1957年 10月,部队就向农业捐款 2400多万元,可购买拖拉机 1500台,建立拖拉机站 45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帮助农业建了一批化肥厂,还为农业培训了一批农机修理技术人员、科学种田及科学养牧的技术人员。

近 10年来,军队疏通河道 500多条,修筑水渠、堤坝 20多万公里,兴修水库上千座,开荒造田和平整土地 200万公顷,为农业丰产打下基础。

全军部队秉承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还广泛开展了扶贫工作,向贫穷宣战,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奋力驰骋。近 10年,全军部队重点支援了沂蒙山区、大别山区、太行山区和井冈山、延安等 20个国家重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建立扶贫联系点 2.5万个,帮助贫困地区创办乡镇企业 3500多家,实施科技扶贫项目 1.2万余个,培训农业科技人员 450多万人次,帮助近 200万群众摆脱贫困。为贫困地区捐资 4100万元,捐赠各类物资价值 1100万元,援建希望小学 800多所,帮助 12万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向贫困地区累计派出医疗队 860队次,对口扶持乡镇医院 8100多所。支援医疗设备价值 2000多万元,义务培训医务人员 2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疆创建的屯垦戍边的军垦组织,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等视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万多人。

驻守在牧区的部队和进入牧区执行各种任务的部队,积极帮助地方护草护牧,发展牧业生产。自 50年代以来,全军先后向地方移交了 158.6万公顷牧场和价值 14300万元的牧场资产,促进了地方畜牧业的发展,赢得了牧区各族群众的好评。1958年 6月,黑龙江泰县等草原牧区遭到土蝗危害,空军在 14天内出动飞机 134架次,播洒灭虫药 4万公斤,灭虫面积达 4600公顷以上,保住了草原和农田,安定了牧民生活:部队还经常派出兽医为畜牧业服务,帮助地方治愈各种病畜数十万匹(头)。

我国有 1.8万多公里海岸线,驻沿海部队护渔护航,保护海上渔民安全生产,是海军部队结合战备执勤、支援渔业生产的一项经常性任务。每年渔汛期,各舰艇游弋在万顷碧波之中,保障渔民安全生产。仅 1950年至 1983年,海军共派出了各型舰艇 8.9万余艘次,各种飞机 7000余架次,保护广大渔民生产的安全。为支援渔业生产,驻海岛部队把参加当地的渔港、码头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做,共帮助地方建起了 30多个码头、20多个港口,改变了海岛荒原、贫困的面貌。部队还经常为渔民修理渔船,帮助渔民提高航海技术和修船能力。许多部队举办培训班,积极为驻地渔民培训技术人才,仅 1980年至 1981年,就为地方培训了技术骨干 1076人。另外,部队还重视帮助渔民发展多种经营,搞好海产养殖业。如:1970年帮助长岛县建一个海带育苗场,到 1982年该场生产海带 1820公斤,比建场前的 420公斤提高了 3.3倍,使该县渔民生活大大改善;1980年,东海舰队某中队帮助福建三都岛南澳渔业大队,建起了一座 1000平方米的育苗室,帮助养殖海带 1.6公顷、紫菜 3.3公顷,到 1982年,海带养殖增至 8公顷,紫菜增至 6.6公顷,集体收入由原来的 3万多元增加到 180多万元。改革开放以来,修建民用港口码头 50多个,开放港口码头 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