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乒乓球
15495800000016

第16章 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

这些年来,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发球技术也随之出现,并已在比赛中显示了很大的威力,这就要求接发球技术必须有相应地提高。

乒乓球的比赛是从发球和接发球开始的,每局2 1分的比赛接发球的机会与发球机会相同,大约15~20次,每局11分的比赛大约5~11次,比赛中如果接发球不好,不仅会直接丢分,还会使自己的技、战术也无法发挥,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和畏惧,导致自己满盘皆输。如能做到得心应手的回击,则一切相反。一般来说,接发球是处于被动地位,不如发球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权,所以接发球技术掌握起来难度就更大一些。

接发球的判断

1.发球种类的判断

为了判断对方发球属什么类型,首先必须弄清各种发球的基本动作(接发球一节已有专门的介绍),注意对方发球的挥臂动作和球拍移动方向以及拍与球接触瞬间触球部位及球拍的移动方向。如对方持球手在身体的中右位置的为正手发球,在身体的中左位置为反手发球。球拍由上往下切,为转与不转下旋球;球拍向侧上、下移的为侧上、下旋球。

2.落点的判断

根据对方发球时挥臂动作的大小和身体的转动方向判断。挥臂动作大,力量重多为长球;挥臂动作小,力量轻的是短球。身体转动方向是指对打击球瞬间,身体朝向的那一面。这一面基本上就是发球的方向。对方发斜线球时,拍形向侧偏斜;发直线球时,拍形向前。如对方采用假动作作掩护,发球会有所不同。因此,接发球者,在场上要分清真假。

3.旋转的判断

可根据来球的速度、飞行弧线、摩擦力及落台后的动力来判断。如来球的速度较快,飞行弧线较高,落台后有一定的前冲力,一般是上旋或不转球。如来球速度较慢,飞行弧线较低,前冲力小则是下旋球。无论上旋球或下旋球,当对方击球的瞬间摩擦力大于推打力时,则旋转较强。判断长胶粒和反胶的不同性能球拍发球时,一般可从击球的声音去判断。击球声音较大的,出球快的为长胶发球;击球声音不太响,出球较慢的为反胶发球。

接发球的站位

要接好发球,首先要选好站位。对方若在球台的右角发球,则可能把球发至本方反手位置或发出右方大角度的球。因此,接发球的站位应在中间或偏右些,若对方在球台左角发球,则可能把球发至本方正手位置或发出左方大角度的球。因此,接发球的站位应偏左些,若对方发球位置比较适中,则自己的站位也就不能过偏。

接发球的方法

接发球的基本方法是由点、拨、带、拉、攻、推、搓、削、摆短、撇侧等各种技术综合组成。而优秀运动员则可以在掌握以上接发球方法后根据自己技术打法的特长和技、战术的需要,打破一般接发球的规律去接对方任何来球。所以说,要提高接发球的能力,必须提高各种基本技术。

下面是一般接发球的规律和最基本方法。

1.接急球

这种急球发过来的球速度快,带有上旋,左方急球不宜移动过大,可采取侧身回接,一般用反手推挡或用反手攻回击。右方急球用正手快带、快攻借力回接。如果用削球回接,则必须移动步法向后退一些,等来球力量减弱时再回接。如对方发过来是急下旋球,由于急并带有一定下旋,所以用推或攻回球时,应使拍面稍后借以增加向上发力。用弧圈球回接时,应增加向上提拉的力量。用搓球回接时,首先向后退一些,拍面角度不宜后仰过大。击球中部向下发力以抵消来球的前进力。

2.接下旋球

这种球速度较慢,触拍后向下反弹,用搓球回接时,注意拍面后仰以增加向前上方的发力。用拉攻或弧圈球回接时,要增加向上提拉的力量。

3.接左侧上(下)旋球

左侧上旋球是左侧旋与上旋结合的旋转球,接这种球一般釆用推、攻回击为宜。回接时,拍面角度要稍前倾,拍面所朝方向向左偏斜以抵消来球的左侧旋;向前下方用力要相对加大,防止球触拍时向自己右上方反弹。

左侧下旋球是左侧旋与下旋结合的旋转球,接这种球一般采用搓、削回击为宜。回接时,拍面角度要稍后仰,拍面所朝方向向左偏斜以抵消来球的左侧旋;稍向上用力,防止球触拍时向自己左下方反弹。如用推、攻回接,除注意拍面角度和所朝方向外,还要加大向上摩擦球的力量。

4.接右侧上(下)旋球

这种发球是右侧旋与上旋结合旋转球。接右侧上旋球,一般采用推、攻为宜。回接时,拍面角度要稍前倾,拍面所朝方向向右偏斜以抵消来球的右侧旋;向前下方用力要相对加大,防止球触拍时向自己左上方反弹。如用搓、削回接,除注意拍面角度和所朝方向外,还要加大向下摩擦的力量。

右侧下旋球是右侧旋与下旋结合的旋转球,接这种球一般采用搓、削为宜。回接时,拍面角度要稍向后仰,拍面所朝方向向右偏斜以抵消来球的右侧旋;向上用力要相对加大,防止球触拍时向自己左下方反弹。如用推、攻回接,除注意拍面角度和所朝方向外,还要加大向上摩擦球的力量。

5.接短球

由于对方发来的球是台内近网短球,回接时最主要的是注意及时上前,到达最适合的击球位置。同时要控制好身体的前冲力量。无论采用搓、削、攻、拉哪一种方法回接短球,都应特别注意来球是在台內,受台面影响会阻碍引拍,因此要充分依靠前臂和手腕发力,同时要根据来球的旋转性能,调节拍面角度、击球部位,击球时间和用力方向。接发球后要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拍来球。

发球和接发球技术是乒乓球运动中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一对矛盾共同体,关键是在训练中要把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处理恰当,共同提高发球与接发球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