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乒乓球
15495800000017

第17章 乒乓球的正手攻球技术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攻球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快速有力的特点,能体现积极主动快速进攻的指导思想。比赛时,正手攻球运用得好,就能使自己处于主动,使对方陷于被动。因此,无论什么打法的运动员,都必须很好地掌握这项技术。

1.正手快点

基本动作:

(1)击球前:①选位:站位靠近球台,右方大角度来球时上右脚,中间或偏左方向来球时上左脚;②引拍:手臂自然弯曲迎前,前臂伸向台内.根据来球旋转程度手臂相应地作内旋或外旋调整拍面角度;③迎球:前臂、手腕向前挥动。

(2)击球时:当来球跳至高点期,下旋强时拍面稍后仰,击球中下部,前臂、手腕向前上方发力。下旋弱时拍面垂直,击球中部,前臂、手腕向前为主,适当向上用力。上旋时拍面稍前倾,击球中上部,手臂直接向前用力。

(3)击球后:随势挥臂动作小,迅速还原。

(4)发力主要部位以前臂、手腕为主,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放至迎前的上步脚上。

特点:站位近、动作小、球速快、线路活、带上旋,击球点在台内,回球具有突击性,是对付台内球并争取主动的一种进攻技术。

2.正手快带

(1)击球前:①选位:左脚稍前,站位较近,离台约40厘米;②引拍:手臂自然弯曲,大胆内旋使拍面前倾,几乎是原位迎球(向后引拍很少),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前方;③迎球:手臂、手腕向左前方迎球,腰、髋开始向左转动。

(2)击球时:当来球跳至上升期,拍面前倾,球拍高于来球,击球中上部,借助腰、髋的转动,手臂迎前带击,手腕保持相对稳定不官发力。

(3)击球后:手臂继续向前随势挥动,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4)发力主要部位是手臂借来球反弹力量带髋配合,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

特点: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弧线低、路线活,借力还击是对付弧圈球的专用技术,是相持或被动时转变为主动的过渡技术。基本动作:3.正手快攻

特点:站位近、动作小,球速快,借球反弹力还击,与落点变化结合,可调动对方,为扣杀创造条件。是近台快攻打法的一项主要技术。

基本动作:

(1)击球前:①选位:左脚稍前,离身体约50厘米;②引拍:手臂自然弯曲并作内旋使拍面稍前倾,以前臂后引为主(幅度小),将球拍引至身体后侧后方;③迎球:手臂向左前方迎球。

(2)击球时:当来球跳至上升期,拍面稍前倾击中上部,在上臂带动下前臂快速向左前上方挥动,手腕配合外展。

(3)击球后:手臂继续向左前上方随势挥动,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态。

(4)发力主要部位以前臂为主,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

4.正手中远台攻

基本动作:

(1)击球前:①选位:左脚稍前,身体离台约l米;②引拍:手臂自然弯曲并作内旋,使拍面接近垂直,随着腰、髋向右转动,手臂幅度向后移动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后方;③迎球:手臂向前迎球。

(2)击球时:当来球跳至下降前期,上臂带动前臂同时加速向左前上方挥动,腰、髋向左转动配合发力,拍面接近垂直击球中部并向上摩擦。

(3)击球后:手臂继续向左前上方随势挥动,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4)发力主要部位以上臂、前臂为主,腰、髋配合,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

特点:站位稍远,照顾范围大,主动发力击球,力量重、动作大、线路长、带上旋,对攻中力量配合落点变化能争取到主动或直接得分,被动防御时也可以用这种打法进行反击。

5.正手扣杀

特点:站位近、动作较大、力量重、球迷快、攻击性强。大都是在其他技术取得主动和优势情况下,对方回接出半高球时运用,威力强大,是比赛中得分的一种重要手段。

基本动作

(1)击球前:①选位:站位近台,左脚稍前;②引拍:手臂自然弯曲并作内旋使拍面稍前倾,随着腰、髋的转动,手臂向后移动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后方;③迎球:手臂向前迎球。

(2)击球时:当来球跳至高点期,上臂带动前臂同时加速向左前下方发力挥动,腰、髋向左转动配合发力,拍面前倾击球中上部。

(3)击球后:手臂继续向左前下方随势挥动,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4)发力主要部位以上臂、前臂为主,腰、髋配合,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

6.正手拉攻

基本动作:

(1)击球前:①选位:左脚稍前,身体离台约60厘米;②引拍:手臂根据对方来球旋转强弱,作内旋使拍面接近垂直,或作外旋使拍面稍后仰,前臂下沉,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后下方;③迎球:前臂向左前方挥动。

(2)击球时当来球跳至高点期开始下降时,上臂带动前臂加速向左前上方挥动,手臂同时作外展。来球下旋强,拍面稍后仰击球中下部;来球下旋弱,拍面接近垂直击球中部。

(3)击球后:手臂、手腕继续向左前上方随势挥动,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4)发力主要部位以前臂为主,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

特点:站位稍远、动作较小、速度快、线路活、带上旋,依靠主动发力摩擦回击来球,是对付下旋球(特别是对付削球)最常用的进攻技术。在对付下旋发球、搓球和削球时,也能作为过渡技术为扣杀创造条件。

7.正手突击下旋球

基本动作:基本与拉攻相同,区别在于:拉攻是向上提拉摩擦球;突击则是在觔球时,前臂加速运行,借助于一定的上臂和腰、髋力量向前击出,带有爆发力。

特点:球速快、动作小、击球带有突然性,是我国快攻打法的独有技术,对付下旋球的主要得分手段。

8.正手杀高球

基本动作:

(1)击球前:①选位:左脚在前,身体离台略远;②引拍:手臂作内旋使拍面前倾,整个手臂随着腰、髋向右转动尽量向身体右后方引拍,以增大球拍与来球的距离,便于充分发挥击球力量;③迎球:随着右脚蹬地转换重心和腰、髋向左转动,整个手臂向前挥动。

(2)击球时:当来球跳至下降前期至头肩之间高度时:整个手臂加速向左前下方捐动,腰、髋同时配合发力。拍向前倾击球中上部。

(3)击球后:手臂继续向左前下方随势挥动,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4)发力主要部位以整个手臂为主,腰、髋配合,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

特点:动作大、力量重、球速快、线路广,球不转或微带旋转,是还击高球时威力最大的进攻技术。

9.正手滑拍

基本动作:

(1)击球前:①选位:左脚梢前,回击右方大角度来球时右脚上位在前(侧身位时左脚上位),身体离台约50厘米;②引拍:手臂自然弯曲并作内旋使拍面稍前倾,手臂向右前伸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前方;③迎球:手臂向来球方向迎出。

(2)击球时:当来球跳至高点期,在上臂带动下前臂由右向左挥动,手腕作外展,拍面稍前倾击球中部向左侧摩擦,顺势向左一滑将球击到对方左角。

(3)击球后:手腕、手臂继续向左方随势挥动,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4)发力主要部位以前臂为主,但手腕是控制拍面角度,变化线路的关键,动作过程中,右方大角度滑拍,身体重心转至上步的右脚,侧身滑拍,身体重心放至左脚上。速度快、带左侧旋或左侧上旋,可出其不意地突然变化球路迷惑对方,使对方失误或击出高球,为进攻创造条件。是一种威力较大的攻球技术。

10.放高球

基本动作:

(1)击球前:①选位:左脚稍前,身体离台l米以外;②引拍:手臂自然弯曲并作内旋使拍面稍前倾,前臂下沉,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后下方;③迎球:手臂、手腕向前上方迎球。

(2)击球时:当来球跳至下降后期,拍面稍前倾击球中上部,上臂向前上方挥动时前臂用力向上提拉。

(3)击球后:手臂、手腕继续向前上方随势挥动,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4)发力主要部位以整个手臂为主,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

特点:站位远、弧线曲度大、回球高,它是防御时所釆用的一种手段。利用带有一定上旋的、高弧线、飞至对方端线的球,造成对方回球困难或失误。放高球可以利用回球高度来争取时间、调整站位和动作,以便取得主动或反击的机会。

11.放短球

基本动作:

(1)击球前:①选位:身体靠近球台;②引拍:手臂自然弯曲,做出和攻球近似的引拍动作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后方,但幅度不宜过大;③迎球:手臂迅速向前迎球。

(2)击球时:当来球跳至上升期,手臂由原来的内旋突然外旋。来球下旋强时,拍面稍后仰击球中下部,稍用力向前送出;下旋弱时,拍面接近垂直击球中部,借力还击。

(3)击球后:手臂继续随势挥动,但幅度很小并应及时停止,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4)发力主要以前臂、手腕借力还击,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放至两脚。当对方来球是底线长球时,不宜放短球。

特点:站位近、回球快、落点近网,当对方离台远时,可前后调动对方争取主动。放短球一般只适宜在来球近网和落点不太远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