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木偶
15505200000005

第5章 中国木偶戏分类(2)

(2)锣鼓牌子:主要有“大出场”、“小出场”等十余个牌子。

(3)“头子”: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4)服饰:包括盔头、方巾、蟒袍、拷子、折子、披挂等部件。

(5)道具:包括各种兵器、肚腹、踩脚、手柄、冉须等部件。

(6)表演:包括表演手法、身段等。

据调查,民间对木偶戏的分类实际上存在四种情况:(1)以唱腔分类,将其分为“高腔戏”和“平弹戏”两类。

(2)以剧目内容分类,将其分为“撰本戏”和“小本子戏”两类。

(3)以表演场合和社会功用分类,将其分为“庙会戏”和“愿戏与众戏”两类。

(4)以伦理道德准则分类,将其分为“忠戏”、“孝戏”、“节戏”、“义戏”四类。旧时,木偶戏演出须包括:立牌位——请神——演出——送神等四个程序。

石阡木偶戏历代均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学徒跟班学艺。主要有家传、师传、家师结合传授三种方式。班主(辈钵继承人)的选定和传承最为严格,其人品、德行、技艺均须严格的考验。同时还要举行复杂的传辈钵仪式,包括设香案、请神、伏愿、卜卦、赐法名、传祭祀词等程序。

新中国成立前夕,是石阡木偶戏发展的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石阡各族人民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从根本上动摇了石阡木偶戏所依托的自然农耕经济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石阡木偶戏作为“四旧”遭到全面彻底的扫荡,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激烈碰撞,石阡木偶戏也在这种碰撞中急剧衰微下去:人们商品化意识急骤提升,纷纷下海打工,石阡木偶戏已无后续从业人员。现代化工业艺术产品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精神文化趣味,石阡木偶戏被贬斥为土、俗气、落后、没品位,失去了原有的观众群体。老艺人相继辞世,只剩下三个耆耆老人,后继无人,石阡木偶戏所依托的人力资源即将消亡。伴奏乐器、头子、戏装的损坏,剧目、唱腔、表演得不到及时整理以至于迅速失传,都是石阡木偶面临的重要问题。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石阡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七节)川北大木偶

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川北大木偶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的木偶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汉,兴于唐,到宋时就相当盛行了。南充地区的木偶戏有川北大木偶与京木偶,二者都是杖头木偶,此外还有指戏木偶,即被单戏。京木偶较小,川北大木偶较大,京木偶与流行于其他地区的京木偶相同,而川北大木偶则风格别具,颇有特色。川北大木偶身高四尺有余,比京木偶大出三倍以上酷似真人,且表演不受剧种限制,人和木偶混合(阴阳班)演出时,神貌无异。

据口碑,川北大木偶已有300余年历史。清初湖广人青发荣、青发旺在湖广填四川移民时,将大木偶艺术带到了川北仪陇县,后来青氏又将此技艺传给了杨三合。1914年仪陇县包包场(今石佛乡)木偶艺人李约之买了杨三合后代的木偶,率其子李章福、李章祥,创建了“福祥班”,或称“李家班”。此后,大木偶艺术在川北地区活动频繁,妇孺皆知,人称“川北大木偶”。

新中国成立后,分别成立了仪陇县木偶剧团(大木偶)、南充市木偶剧团(京木偶)。两个剧团均参加过20世纪50年代的木偶戏会演,演出各有千秋,获得大会好评。南充市木偶剧团已在“文化大革命”中撤销,仪陇县木偶剧团于1985年更名为南充地区木偶剧团,1987年迁南充市。

木偶艺术,特别是大木偶,近年来有长足的进步。川北大木偶的人物造型以写实为主,眼、眉、口、头、耳、鼻、手、腰以及关节均可以活动,表演时能取物握物,穿衣解衣,戴帽脱帽,穿靴脱靴,吹火点蜡,拂袖掸尘,变脸下腰,神乎其技,与人无二。同时翎子功、扇子功、水袖功等亦无异于生人。

川北大木偶具有强烈的国际国内影响。1953年,川北大木偶赴京演出,邓小平赠送了奖品,以资鼓励。1975年再度赴京,又一次受到高度评价。1987年康克清还亲自为“川北大木偶”题词。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亚洲文化》香港《大公报》刊登川北大木偶剧照,发表评论文章,高度评价和颂扬了世界稀有的川北大木偶艺术。苏联戏剧家、著名木偶大师奥布拉兹佐夫在50年代就发表了评论文章,赞川北大木偶艺术是“世界上罕见的木偶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冠冕”。1987年8月,南充木偶剧团赴苏联、芬兰访问演出,获得极大成功。他们称誉“大木偶艺术是世界独特的十分令人珍爱的木偶艺术”,“在表演手法丰富细腻方面,欧洲木偶艺术还比不上中国。”1988年12月,川北木偶赴新加坡演出,观众反映强烈,赞誉不绝。1989年9月,南充木偶剧团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艺术节,在首都舞台上又一展风姿。1990年8月大木偶艺术到印度演出,11月又应邀赴荷兰演出,两国观众叹为观止。

(第八节)扬州木偶戏

扬州有木偶之乡的称誉,其杖头木偶与泉州的提线木偶、漳州的布袋木偶齐名,扬州木偶起源于泰兴县一带,新中国成立前木偶戏班原有百余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泰兴县木偶团,现为扬州市木偶剧团。该团的代表剧目《嫦娥奔月》,人物形象生动,表演栩栩如生,注重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建团已有40年的扬州木偶剧团十分注重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讲究细腻传神,刚柔兼备,创作演出的木偶戏《琼花仙子》《嫦娥奔月》《三打白骨精》等剧目荣获国家嘉奖。

扬州木偶戏以“刚柔相济”“细腻传神”而著称于世。1983年,日本传统艺能株式会社社长中坪功雄来中国选择赴日演出木偶表演团体。中方推荐了北京、上海、扬州三家木偶剧团,日方一行抵扬观看了该团演出的《嫦娥奔月》《火焰山》,被演员精湛的表演所折服,当即邀请该团东渡。该团在日本34个城市作了52场巡回演出,盛况空前。1986年,扬州木偶戏参加了首届中国艺术节主会场的演出,1989年同日本影法师剧团联合创作排演了木偶戏《三国志》。1990年4月再次赴日演出8个月,足迹踏遍日本92个城市。1991年5月,他们又一次东渡扶桑,作为期数月的巡回演出。

(第九节)成都木偶戏

成都木偶形成于唐代,此后遍及城乡。当时的木偶叫精木偶,长约0.3米,短小精悍,操作方便。上演的剧目如《引凤楼》《金山寺》《群仙会》等皆为川剧传统剧目。班社有祥瑞班、瑞乐班、字均班、荣华班等,多在各种神会、庙会及茶馆、院坝等地演出。30年代木偶戏逐渐衰落。1949年后木偶戏得到重视,组建了专业的木偶皮影剧院。目前成都木偶有大中小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和手掌木偶。木偶制作精细,造型美观,已采用化工原料和纸型塑造。木偶的手签子在衣服之外,称为外支棒的杖头木偶,其代表剧目有传统戏《人间好》《小放牛》《沉香救母》《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现代戏有《老公公种红苕》《调皮的小白兔》《刘文学》《雷锋参军》等。成都木偶曾先后应邀到德国、荷兰、瑞典、泰国、日本等国访问演出,受到好评和欢迎。

(第十节)北派木偶

北派木偶即徐竹初的传统木偶,其技法源自北方汉剧的风格模式。徐竹初则创造性地将原有风格结合,强调了木偶戏剧的表情化与性格化,他掌握了中国雕塑优秀传统的精髓——“以形写神”。因此,他在落刀之前,总要细细研究,认真揣摩刻画人物身世、身份、性格、好恶。一旦思考成熟,就有把握地下刀。他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蓝本,以对称、均衡、对比、调和的艺术法则,使用造型、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运用夸张、变形、强调、减弱、提炼、概括等艺术手段,拟容取心,为对象传神写照。

徐竹初1938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一个木偶世家。从艺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继承了祖辈优秀的雕刻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仅造型方面,由徐竹初创新设计的品种就有600多种,戏曲的生、旦、净、未、丑等各行当齐全。既有传统名剧的名角,又有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魔、怪等形象,个个脸谱不同,神态各异,生动传神,被称为“东方艺术珍品”。木偶头为核心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作品真率、精致、优美。

通过对北派木偶雕刻的抢救和保护,使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传授至海内外,使木偶雕刻艺术得到传承,并促进对台文化交流。漳州徐竹初传统木偶雕刻是中国木偶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他以其悠久的历史,特殊的祖传工艺,丰富而精美的性格化造型享誉世界,分布在厦、漳、泉以及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