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运城名人
15521900000021

第21章 羊舌肸

羊舌肸,复姓羊舌,字叔向,春秋时期荀国(今山西新绛西北王守庄人)。

叔向出生于公族之家,自幼便博识多闻,且行为端庄,是当时学童之冠。晋悼公时召叔向为太子傅。后来,太子彪即位,是为晋平公,叔向为太傅兼上大夫。晋平公六年(前552年),叔向因其弟被牵连入狱,经祁奚营救出狱后,他没有先去感谢祁奚,而是直接朝见晋侯,表现出以国事为重的崇公精神。

叔向为国,公而忘私,秉公办事,常常将生死置之度外,连吴国的公子扎都为他担心,曾提醒他说:“吾子好直,必思自免于难。”晋昭公四年(前528年),叔向的弟弟叔鱼因接受雍子的贿赂,而徇私枉法,将刑侯与雍子互相争执的土地给了雍子,触怒了刑侯,刑侯盛怒之下,杀死了叔鱼和雍子,韩宣子问罪叔向,叔向说:“三人同罪。”于是杀了刑侯,将雍子与叔鱼的尸体置于闹市。孔子赞誉道:“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

叔向认为立国必须有贤臣、有良主、具谋策、有民附,四者兼备谓之有德。晋文公所以成就霸业,正是因为具备了这些条件。这反映了叔向的政治主张,也反映了对晋文公主盟时代的向往和对晋昭公国力衰退的不满。

叔向认为贤臣应该“功多者受多,功少者受少”,经他举荐的贤士,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因此是可依赖之臣,尽管晋悼公之后晋国衰落,诸侯离去,但有叔向这位贤臣辅佐,诸强始终不敢谋晋。

叔向在政治上比较保守,曾写信指责郑子产公布“刑书”是谤政,但对于晋国,他还是有突出贡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