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离婚中年
1553500000007

第7章 成正果 (2)

伟东这种成人般稳重的态度,也让我觉得与以往颇为不同。看来人有了老婆之后,马上便加快了成熟的步伐。

当时正播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上面有首歌是唱穆念慈的,有道是“早已知道对他的爱,开始就不应该,我是宁可抛弃生命,换他的真意对待”,听得我不无得意,便在伟东家桌案上击节叫道:“男人绝对都喜欢这样的女人。”

许菲却也立即拍案道:“我们女人最讨厌这种人了。”

伟东便在旁哈哈大笑。许菲白他一眼,他马上闭住嘴,只将笑意浮在脸上。这时便换成了我来大笑。

工作两年后,我考上了一个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彻底告别了理论物理。其实我本来是个惰性挺强的人,倘若工作略微说得过去,我也不至于再次发奋,奔赴考场。

在读研后的第一个寒假里,伟东和许菲举行了婚礼,我做的主持人。这事听上去实在不该是我干的活,但当年对婚礼司仪还没什么专业性要求,在婚礼的前夜,满院杂人转来转去的烦乱时刻,伟东就那么随口一说,旁边几个同学一附和,我也就随口答应了。

随后我便与几个小哥们策划起婚礼进程,鸡一嘴鸭一嘴。这时许菲已住到了另一个地方,大约是昔日机关大院的某个邻居家,要等次日早上再用专车隆重地接过来。伟东在指点完各项要事之后,就让我们在那儿嚷嚷,自己到街上洗澡去了,果真是成人风度。他自始至终就没关心过我们究竟安排出了什么节目内容,这显然是一种抓大放小的战略头脑。

我次日的主持肯定不能算成功。原因一是我当时还嫩,脸皮远不够厚,不擅长面对许多生人即兴发言;二是甩着一口普通话,在郊区乡村的众多来宾们面前,也必定显得别扭;三是在主持内容的构思上偏酸,接近80年代的许多电影台词,想起来难免令人起一身鸡皮疙瘩。

但话又说回来,我的这些笨拙表现在当时其实都不重要。好像一首过去的酸歌里唱的“年轻的朋友一见面呀,比什么都快乐”(倒牙的别怪我)。不过当时环顾身边那些同代人,好像只有我还是光棍,这事似乎也就透着那么不靠谱。当然我比他们都小一点,但我“成熟”得早啊。为此在当晚吃饭时许菲也说:“我们这位主婚人是个一言难尽的人物,出道最早,恋爱知识最丰富,思想最复杂,但至今也最让我们操心。”

显然在她那里,我已被伟东全盘出卖。

一年后的一天,我在学校的阅览室里偶尔翻到一张《中国青年报》,顿时定睛良久。然后四周望望,悄悄将报纸折叠起来塞进了兜里。

那张报纸的一部分至今我还保留着,标题为:《宁愿冒风险,不甘耗青春:李伟东离开科研所到乡镇企业展才能》。

我当时的感觉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多少有些惊讶。

后来了解到,他开的公司其实只是挂了个乡镇的牌子,但经营场所、服务对象等全在城里,因为他主要倒卖的就是些适用于机关办公的电子产品。所谓乡镇企业云云,无非为享受某些优惠政策而已。

伟东就这样下了海,并很快便节节得手,成了领时代潮头的人物。

今天可以说,使伟东快速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当时的西山人在商品经营方面尚无任何觉悟,也就是严重缺乏竞争对手。而顾客方面就更加可喜,只要是贴着“高科技”标签的东西,便足以令那些小官吏们唯有向往的份儿。何况在商品经济初期,市场信息严重不透明,谁也不知道那些新鲜玩意儿该值多少钱,但面对现代化潮流却是谁都不肯落伍,各级部门都有自主权了,别人有的工作条件,我们凭什么没有?再加上一些“关系”在其中所起的必要作用,想不赚钱实在很难。

伟东的操作模式很简单,就是不停跑到外地进一些“高科技”产品,再凭高超的社交能力将那些局长、厂长、镇长、行长等一一“摆平”,活儿就算差不多了。走上层,拿项目,这成了他此后多年的行为主旋律。从北京拉来电脑一倒手,就能卖一台赚两台,天下哪儿还有这么爽的活儿!

伟东至今仍时常像怀念初恋一样,神醉于当年的美妙感受:“那时候的人,买东西根本就不会讲价啊!”

回首恍然如梦。

总之他在短期内神速地发了起来。寒假里我再见到他时,呈现在我眼前的,已全然一副时尚行头下的成功者形象。他气度不凡,踌躇满志,谈起市内各级领导皆如帮中三哥二弟。公司不消说,车辆门头及各种办公设备一应俱全,几个哇哇接打电话的员工,皆如做着全球生意。但在他办公室里没聊上几句,他却神情沉重地说:“忙!忙啊!活都干不过来了!昨晚上酒喝了不少,在家里请的,从市一招叫去个厨师。请的客人包括一个副市长,一个市委秘书长,两个局长,还两个银行行长。这次过年,光茅台就送出去足有二十箱,唉,实话说,谁也不知他妈的真假。当然现在花钱是方便了一些,如果说以前买什么东西还考虑考虑,现在倒是可以想买就买了。不过赚钱还是次要的,主要是交了些朋友,有的朋友确实有水平。人非得走出去才能开眼界见世面。”

面对如此牛人,我顿感已无话好说。而且很显然,我肯定就属于那种没啥水平的朋友喽。我甚至于恍惚间觉得,或许跟他的多年关系,也该就此终结了。

正这时,门口来了个要债的妇女,衣着寒碜,神情凄楚。伟东叹口气,起身走过去,先是皱着眉诉说种种客观理由,大骂外地客户的工作效率低下,转而又强烈指责该妇女所在单位不够意思,当初说好的再缓缓,怎么还不让人过年了!他说得义愤填膺,唾沫乱飞,不停挥动手臂。那讨债妇女也真像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一样,只是任他控诉,等他说累了就可怜巴巴地来一句:“李总,你看能不能给解决一点?”

看来她也不是头回讨债了,整个就是捶不烂拖不垮。

最后伟东像是悲愤到了极点,大声喊过会计来,吩咐道:“给她5000块钱!”

想不到那位老会计比他的火气还大,冲他就喊道:“哪有钱呀!”

他转身无奈地对要款人一摊手:“你看。”说罢又转身回了办公室。

我由衷佩服道:“演得好,配合得更好。”

他平静地说:“社会就这样,你得从头学。”

那次也是我头回带个女孩回家,是同校的本科生,叫小羽。伟东听说后,马上暧昧一笑,问道:“这回是真的?”

“以前我有过假的时候吗?”我急了,“这是我正式谈的头一个呀!”

他仔细想想,还真是,早年我光是虚张声势了,遂立即宣布,今晚在他府上举行家宴,隆重欢迎初次光临老区的小羽同学及其男友。

这也就意味着,从未与社会各色人等接触过的小羽同学第一眼看到的伟东,就是他最辉煌时的形象。他无疑构成了我的鲜明参照,进而在此后若干年里,成了我家庭地位难以提高的主要根源。因为事情明摆着:“你瞧瞧你同学在外面怎么干的!你再瞧瞧你!”

这自然还都是后话。那日晚间,小羽同学及其男友,以不无拘谨的复杂心情,踏入了伟东老板的新家。老平房早已拆掉,换成了一座三层小楼,楼内的装饰档次及现代化电器自是不在话下。许菲的父母也已搬来一起居住,只不过另开个小灶自己单做。此时的伟东不能再亲手做菜了,当然许菲依然不会做,结果便如招待领导一样,同样叫了个厨师来帮忙。尽管不是市一招的,但菜的样式也很别致,像饭馆的一样讲究外形。许菲讲起话来语速还是那么快,没聊几句就让小羽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口一个“许姐”。

伟东在带我参观各个房间时,忽然将一扇房门神秘拉上,拿出一样东西塞给我说:“开开眼界!我广州的朋友带过来的。”

那是一本外国画报,封面就是一裸体女人,里面更是各种姿势形态应有尽有。其中的每一个都堪称美女,但每人的展示又都那么坦然、骄傲、极端和彻底,这顿时给我带来了一种几乎具有毁灭意义的冲击。因为这完全与常人平日的联想习惯背道而驰,通常我们看到一张漂亮面孔时,会很容易想象到,她的行为举止也该很美好,但眼前的画面上,分明是将最美的相貌与最不堪入目的姿态统一到了一起,实在太让人受不了。以往多年积累在心头的文化伦理观念,顷刻便好像土崩瓦解了。那一刻基本会让人觉得,天哪,世上居然还有这样的景观,那自己还成天装模作样的绷个什么劲儿啊!

然后出来开喝。伟东伸手朝酒柜方向一划拉,那里林立着各种国内名酒和海外洋酒。他豪迈地说:“咱们就,每样尝一点!”

接下来,伴着对当年喝酒干坏事的诸般回忆,真的对各种酒都尝了一点。每开一瓶,他总要强调:“看清楚啊,是没开过的吧?”

一边喝着,他少不了要感叹一番创业的艰难。尽管他再怎么说我们也感受不到,能感受到的只是他赚钱后的牛逼。同时他还不忘一再提到:“许菲对我的支持很大。这一年来她从生小孩到照顾小孩,多数时间里都是一个人在家里忙活。对我儿子,我可以说基本没做过什么。我有愧呀!”

俨然那种成功者面对记者时大秀人情味的做派。再看许菲,顿时呈献出温柔无限的微笑,绝对小鸟依人,与日后的嚣张跋扈判若云泥。

夜半时分,我将肚子里无数种杂混在一起的液体都吐进了伟东家的厕所,确保肥水半点都没外流。然后用自行车带着小羽回家,一路东摇西晃,竟也没栽进沟里。小羽虽然只陪许菲喝了一杯果酒,却也一头便扎到床上,直睡到次日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