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在他的不朽名著《瓦尔登湖》里,对于饮食与人的意识等级,曾有过如下笔墨:
……近年来我一再地发觉,我每钓一次鱼,总觉得我的自尊心降落了一些。我尝试又尝试。我有垂钓的技巧,像我的同伴们一样,又天生有垂钓的嗜好,一再促使我钓鱼去,可是等到我这样做了,我就觉得还是不钓鱼更好些。我想我并没有错。这是一个隐隐约约的暗示,好像黎明的微光一样。毫无疑问,我这种天生嗜好是属于造物中较低劣的一种,然而我的捕鱼兴趣每年都减少了一点儿,而人道观点,甚至于智慧却并没有增加。
目前,我已经不再是钓鱼人了。可是我知道,如果我生活在旷野中,我还会再被引诱去做热忱的渔夫和猎人的。况且,这种鱼肉以及所有的肉食,基本上是不洁的,而且我开始明白,哪儿来的那么多家务,哪儿产生的那个愿望:要每天注意仪表,要穿得清洁而可敬,房屋要管理得可爱而没有任何恶臭难看的景象,要做到这点,花费很大。好在我身兼屠夫、杂役、厨师,又兼那吃一道道菜肴的老爷,所以我能根据不寻常的全部经验来说话。我反对吃兽肉的主要理由是因为它不干净。再说,在捉了、洗了、煮了、吃了我的鱼之后,我也并不觉得它给了我什么了不起的营养。既不足道,又无必要,耗资又太大。
一个小面包、几个土豆就很可以了,既少麻烦,又不肮脏。我像许多同时代的人一样,已经有好几年难得吃兽肉或茶或咖啡等食物了;倒不是因为我找出了它们的缺点,而是因为它们跟我的想法不适应。对兽肉有反感并不是由经验引起的,而是一种本能。卑贱的艰苦生活在许多方面都显得更美,虽然我并不曾做到,至少也做到了使我的想象能满意的地步。我相信每一个热衷于把他更高级的官能保存在最好状态中的人,必然会特别避免吃兽肉,还要避免多吃任何食物。
昆虫学家认为这是值得注意的事实——我从柯尔比和斯宾塞的书中读到——“有些昆虫在最完美状态中,虽有饮食的器官,并不使用它们”。他们把这归纳为“一个一般性的规则,在成虫时期的昆虫吃得比它们在蛹期少得多,贪吃的蛹一变而为蝴蝶……贪婪的蛆虫一变而为苍蝇之后”,只要有一两滴蜜或其他甘洌液体就很满足了。蝴蝶翅下的腹部还是蛹的形状,就是这一点东西引诱它残杀昆虫。肉食者是还处于蛹状态中的人,有些国家的全部国民都处于这种状态。这些国民没有幻想,没有想象力,仅有一个把他们出卖的便便大腹。
要准备并烹调这样简单、这样清洁,而不至于触犯了你的想象力的饮食是难办的事;我想,身体固然需要营养,想象力同样需要营养,二者应该同时得到满足,这也许是可以做到的。有限度地吃些水果,不必因此而替胃囊感到羞耻,绝不会阻碍我们最有价值的事业。但要是你在盘中再加上一点儿作料,这就要毒害你了。靠珍馐美味来生活是不值得的。有许多人,要是给人看到在亲手煮一顿美食,不论是荤的或素的,都难免羞形于色,其实每天都有人在替他煮这样的美食。要是这种情形不改变,我们就无文明可言,即使是绅士淑女,也不是真正的男人女人。这方面当然已提供了应当怎样改变的内容。不必问想象力为什么不喜好兽肉和脂肪,知道它不喜欢就够了。
说人是一种食肉动物,不是一种责备吗?是的,把别的动物当做牺牲品,在很大一个程度里,可以使他活下来,事实上的确也活下来了;可是,这是一个悲惨的方式,任何捉过兔子、杀过羊羔的人都知道,如果有人能教育人类只吃更无罪过、更有营养的食物,那他就是人类的恩人。不管我自己实践的结果如何,我一点也不怀疑,这是人类命运的一部分。人类的发展必然会逐渐地进步到把吃肉的习惯淘汰为止。必然如此,就像野蛮人和较文明的人接触多了之后,把人吃人的习惯淘汰掉一样。
改变饮食,改变心灵,最终改变我们的生活。
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食物。我们不知道我们的食物是怎么来的,如何被生产、被加工、被运输到我们面前的,更不知道如果我们吃肉,那些动物是如何被虐待和被宰杀的。
与灵性相和谐的饮食,就是我们了解食物的来源,了解它们是如何加工生产的。我们选择食物时,要充分考虑是否有益于我们的整体健康,不仅只考虑我们的身体,还应当考虑是否有益于我们的心灵和精神,是否会降低我们的意识等级。我们一天要吃三顿饭,所以没有比饮食更能体现我们的责任感和我们觉悟的等级了,也没有比饮食更有力的方式,能让我们对世界施加影响。
我相信,我们对食物的选择,与我们内心的核心价值和准则有着最深切的关联。每个人都应当问自己:我们是否了解食物的生产过程?它成为我们的盘中餐前,都经历了哪些流程?我们对它们是否慈悲和友善。我们是否作出了努力而让它们少受折磨?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公平、慈悲、友善,这些我们希望在世界上看到的东西能否彰显,是不是很大意义上取决于我们对吃食的选择呢?
总有人问我:动物可以捕猎为食,人为什么不能呢?猎食是自然界的生存之道。人类难道不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吗?
我回答说:你想要的话,就自称为动物好了!动物以捕猎为食,你也要以捕猎为食,捕猎动物,就跟动物一样了,降低了我们的等级。你要的话也可以,没人会阻止你。但是如果你想更高贵、想称自己为人类,就应该了解人类应该做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为我们的弟弟妹妹们做榜样。如果我们和这些动物弟弟、动物妹妹们过一样的生活,那我们在上帝的创造中就不会有价值了。
在《旧约》第一章,上帝说:人类应该领导动物。我们应该比动物优秀,我们位于所有动物之上。如果想降低我们的等级变成动物,也没有关系,你有你的选择自由。但是你还应该问自己,这是不是个好选择?我们确信人类是众生中最优秀的,应该以身作则,过高雅的生活。
所以,觉悟的饮食不是简单的选择美味、营养的食物。我们必须提醒自己,我们选择的食物必须与我们的灵性等级相符。
让我们来重温点亮亿万人类心灵的《圣经》,是如何规定人类饮食的,主说:“看啊!我给了你们每一种草本的种子,散布在大地的表面,所有树木上面的果实,即是你们的食物!”(《旧约·创世记一》:廿九)
“但是,生物的肉与血,你们不得吃!”(《旧约·创世记九》:四)
中国是儒教的国家,我们是孔孟的后人,即便我们不读《圣经》,也应当知道孟子的名言:“人皆有恻隐之心,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篇》第四章)
对我而言,我终生选择食物的原则只有一条:就是自觉选择有助于生命转化而不受伤害的饮食。这种无暴力的饮食不仅颐养我的身体,还让我的心灵得到宁静和愉悦。这种饮食方式遵循了古代先哲的教导,它给了我没有想到的强大力量,让我体验了完美的生命健康:身体上的、情绪上的和精神层面的健康。
因为我们一天要花费许多心智在三餐上,因此吃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如果我们对食物的选择与自身价值观一致,那么我们的生活每天都会得到完整的补充。
当我试着描述我的信仰,与灵性意识的沟通时,我意识到灵性的原则就是自我实现。如果我要获得灵感,到达更深的意识层次,我就要在每天的生活场景中,尤其是每天对食物的选择、对食物的准备上体现这种准则。我要经常问自己:在吃上,我是善良的还是凶恶的?
也许有人会说:等一等,我有些搞不明白了,你在这里讲的到底是食物,还是战争与和平?你有些偏激了,把简单的个人饮食上升到太高的高度了。也许你是对的,但是从古至今的伟大人物,如老子、孟子、毕达哥拉斯、托尔斯泰、甘地、爱因斯坦等,还有许多思想家都在坚持的一条真理是:如果我们不能把眼前的小事处理好,我们如何能处理好大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讲的这个道理。)
换言之,如果我们生命的基础(当然是我们的饮食了,它维系了我们的生命)是荒谬的,充满了盲目和对环境的野蛮破坏,那么我们人生中所作的其他决策,又怎么可能是明智和积极的呢?
自觉的饮食一定是我们生活觉醒的基础。它就如同每天三次的祈祷一样,我们对三餐的警觉和用爱心、慈悲心作出的选择,效果如同祈祷一般,能让我们进入更深的灵魂净化进程,并获得力量和灵感。
开启意识力量的饮食。
当我们努力进入到生命意识的最深境界。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清洁自己的身体,还需要净化我们的内心。只有摆脱我们不好的本能反应,才能展现出我们神圣的内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