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死书可耻,带着疑问做学问
传说在殷商末年,周武王继位后的第四年,周武王得知商纣王的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周武王率军队,攻至牧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商纣王闻讯后,仓促调动少量的防卫兵士和战俘,开赴牧野迎战。后来,《尚书·武成》一篇上说:“受(纣王)率其旅如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没有人愿意和我为敌),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向后边的自己人攻击),血流漂杵。”
战国时期的孟子,有一次读到这里颇有感慨地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以血之流杵也?”按照孟子的看法,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使血流成河呢?肯定是《尚书》的记述有问题。
孟子不相信《尚书》中的这个记载,才说了这段话。书上说的只是理论,要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验证,得到的才是对自己有用东西。书上也有错的时候。如果一味地相信书本上的东西,那必然会对你形成误导,反而不如没有书本了。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看见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死抱着书本,两眼不见现实,进行所谓的研究。他们的作为只是证明他们是“书呆子”而已。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相马经》上记载:良马的样子是高额映日、四蹄圆实。他的儿子就手拿《相马经》,出去寻找良马。他儿子一出门,看见了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良马,和《相马经》上说的大体相同,只是蹄子不圆实。”
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固然有点夸张。但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死背教条,生搬硬套,以致闹出笑话的事确实屡见不鲜。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力学习,虚心继承,但是,一定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机械地照搬书本上的知识,不探求事物的本质,必然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闹出笑话。
李白搁笔黄鹤楼,实事求是出佳句
号称江南三大楼之一的黄鹤楼,位立于湖北省武昌市的蛇山上,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到了唐朝,逐渐演变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当年崔颢在此地题诗《登黄鹤楼》一首,同时代的诗人们是惊为天人,李白都对此诗赞不绝口。
说起李白与黄鹤楼的故事,首先要提到崔颢的《登黄鹤楼》。传说李白第一次游黄鹤楼的时候,面对美景,诗情大发。他正想提笔赋诗,却见壁上早已留下崔颢的《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读完后,惊得半天没有说话,连称:“绝妙!绝妙!”相传当时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后人乃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李白搁笔亭,以志其事。
李白后来到了金陵,游金陵凤凰台时,他一时兴起,便仿照《登黄鹤楼》写了《登凤凰台》一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崔颢的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丝毫没有重复的感觉。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而李白见崔颢的诗而搁笔黄鹤楼,也体现了李白实事求是的为学精神,而其后来学习崔颢的诗而作《登凤凰台》,也是其虚心的表现。
看清前因与后果,有备才能无患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矫枉过正,意思是处理问题过火了,反而起到反作用。这个成语的意思很有趣,把弯的东西扳正,结果又歪到了另一边。常常用来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但实际上,世上的问题,不是那么容易就解决的。
北宋初年,宋太宗为了乞求神灵保佑自己的统治,决定在东京汴梁(现在的河南开封)建造一座大型木塔,用以祭拜天地,求诸佛神。而喻皓奉命负责木塔的设计和施工建造。
公元989年,雄伟的木塔终于建成了,东京的达官贵人和黎民百姓从四面八方赶去一睹宝塔雄姿。宝塔飞檐凌空,装饰华丽,是京都中最高、最雄伟的宝塔。来参观的人们对此等好景,无不击节赞叹。可是人们发现这座塔美中不足的是,宝塔的身体微微有点向西北方向倾斜。
于是好奇的人们找到喻皓,问他原因,喻皓说:“我是有意设计成这样的。因为京城一带地形平坦,四面无山,又经常刮西北风。如果塔身是正的,在西北风的压力下,就会慢慢向东南方向倾斜,到了一定程度,就倒了。现在我把塔造得稍微有点向西北倾斜,是为了抵抗风力,不到100年时间。塔自然会被西北风吹正了。”喻皓这个做法,其实就是矫枉过正,但是这里的矫枉过正却用得恰到好处,真是妙不可言。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喻皓这种矫枉过正,反映了他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反映了他勤于思考,善于把经验应用到实践中去的高超素质。喻皓在高塔的建设中,充分考虑到气候环境对建筑的影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气候对建筑物的影响。在我们在处理复杂事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各种条件对事物整体的影响,要有宏观思维和联系思维,以保证整个行为面面俱到,不出纰漏。在生活中,做事时不能武断行动,要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让自己具备一个规划,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灵感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智慧的源泉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江苏淮安)人。他出身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
吴承恩到北京去等候封官,但等来等去,也没等到一官半职,带去的盘缠也用光,正当他走投无路时,朝廷分配他到南京国子监读书。这年吴承已经五十岁。于是吴承恩就来到南京。国子监的地点在现在的南京市政府一带,风景非常优美。吴承恩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年。他除了读书,剩余的时间就用来写《西游记》。
吴承恩动笔写《西游记》,一开始就交代孙悟空的身世:天地所生的石猴,学了一身好武功,偷吃了王母娘娘的仙桃,打败了天兵天将……可这时孙悟空也被二郎神所打败。吴承恩发现自己的构思出了问题:既然孙悟空神通广大,怎会被二郎神打败呢?这岂不是损坏孙悟空战无不胜的形象?可是不这样写又怎样写呢?
吴承恩走出书斋,信步来到秦淮河畔。他刚刚到达河边,就看见沿河两岸的居民,都在敲锣打鼓,嘴里还在喊叫着:“快走,快走!”于是吴承恩抬头望去,那月亮像是被一块黑影渐渐遮住。周围的人喊得更狂了:“天狗吃月亮了!快赶天狗走!”吴承恩这时心中豁然开朗:这天狗连月亮都能吃了,那该有多大的威力!二郎神要想打败孙悟空,还必须要有一只神犬帮助才行,吴承恩回去后,给二郎神添了一只天狗,于是,他就顺理成章地打败了孙悟空。
吴承恩的奇遇,打通了他的构思,带来了创作灵感,解决了小说在内在逻辑上的问题,让整个故事的荒诞性就减少了。这是很重要的一笔。
《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西游记》之所以能够具有如此的魅力,与作家恢弘的想象力和他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创作的素材有很大的关系。
而生活中何止是创作,其实有很多方面,都会受灵感的刺激而催生出经典来。生活是创作的源头,我们应该从生活中寻找灵感,从群众中发现智慧。
躬行实践,才能发现前人未到之处
人们都熟悉中国古代的医药名著《本草纲目》,它的作者是李时珍。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他富有实践精神,到处巡山访野,求觅草药,并亲自品尝,他虚心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而这也正是他渊博医药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行医的十几年中,他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他发现了古代的本草书籍的缺点,《明外史本传》里对此是这样描述的,说这些本草书的缺点是:“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更让李时珍担心的是,这些草药中有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给病人家庭造成的遗祸十分大。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在这种情况下,《本草纲目》的编写就开始了。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让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不明。过去的本草书,虽然做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百出,使人莫衷一是。
于是李时珍便决定要推倒重来,把该确认的确认,把模棱两可地论证,把完全没有必要的删去。在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可想而知,李时珍付出的辛苦是让人惊叹的。今天的人们在享受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成果时,不知道会不会感受到那份经年累月的沉重。李时珍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内容浩瀚的《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
李时珍通过研究历代本草学的著作,得出了时代不断在前进,科学总是在进步的结论,认为后人必然会超过前人,科学不会总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停滞不前。李时珍认为,今人总是要“发现前人未到之处”的,因而他敢于怀疑古人,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成就。不论是近人还是古人的,是经典著作还是一般专著,他都敢于批判错误,而不是回避矛盾。李时珍广泛涉猎,闻历极深,使他对于自然界的变化万千的现象,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这一切值得后人借鉴。
学问即人生
学问与人生的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但是每个人心中的答案必然会不一样,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古人说的一些话,如果仔细思量,就会发现他们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明白了。比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去学,问题多多。其实归纳起来,也没有那么多问题,就一句话学问是什么?如果依照南怀瑾先生的观点,学问并非单纯指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渊博的知识。他认为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因此,他得出结论说没文化未必没学问,学问从人生经验中得来,在为人处世中体会。
这种看法新颖独特,但不无道理。知识固然是一个人内心强大的保障之一,但不是决定性的。我们的生活都会落实在细节上,而细节其实就是在做事情。书本知识能提供的帮助,人们不通过书本也能获得。因此南怀瑾说,做人做事好就是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其实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到处是学习的课本,教育无处不在。孔子说,“学而时习之”,要想真正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就应该随时随地思考,随时随地见习,随时随地体验,随时随地反省。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虽然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无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古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以现代的话来说,死就免了。但是若有人能理解你,那这个人就确实是值得交往的朋友。
当一个人独自一人为国家、天下、千秋后代的思想而殚精竭虑之时,曲高和寡,忽然来一知音,让他内心顿时欢愉。当你为着别人眼中遥不可及的理想而默默努力之时,或许一开始没有人能理解,但终有一天会有难得的知己,这些都是值得珍惜的人。其实说这话的孔子最符合这种落寞现实:孔子的学问,是远在五百年之后,才得到发扬光大,方为世人称道。所以我们比较这种隔代的落寞,就知道远方来的朋友,有多重要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的学问被几百年后的人们所理解,在他生前始终不曾被真正理解,所以,他说当你埋头苦做学问,即便一辈子无人能懂,也不要怨天尤人,这才能算得上君子。人能够真正做到为了学问而学问,为了好好做人做事而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就能够做到不怨天尤人,在任何时候都从自身找原因。因此,所谓“学问”并非以往儒家著作中“读书”的简单解释,而是指从人生的经验中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