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15553100000009

第9章 苦读书而后甘来

凿壁偷光,为学贵在坚持

对知识的渴求,是千百年来驱使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些在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在早年的学业上无不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只有持之以恒地钻研,在迈向成功的路上才不会多走弯路。当然在学习的过程里常常会遇见各种困难,只有想办法解决它们,前路才可能变得更加平坦。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从小就聪颖好问,思维敏捷。但是家里穷得叮当响,根本没钱供他上学。没有办法,匡衡只能跟一个亲戚学认字,然后慢慢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因为家徒四壁,匡衡也买不起书,所以最后他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也算是奢侈品,有书的人是不肯轻易借给别人的。匡衡家的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匡衡很想去读一读。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他说话的神态虔诚之至。主人被这个与众不同的孩子的精神感动了,于是欣然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时间一晃就过去,几年后,匡衡长大了,他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对此,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匡衡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如果把墙壁上的洞挖得再大些,不是可以借更多的光吗?于是,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凿壁偷光的故事,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当然他后来果然不负众望,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匡衡克服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匡衡为了获得学习的机会,甘愿给有书的人家打工,而他“偷”光的行为,更是令人感叹。不只是匡衡,历史上一切有成就有作为的人,无不具有刻苦的精神,而一个人只要下定决心,不言放弃,就总会找到办法,获得成功。

勤奋是好运之母,坚持是成功之匙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古代先哲们阐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老子说“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懂得坚持,勤奋努力,才可能成就大事业。当然凡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做到坚持二字,谈何容易?

晋代的祖逖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于是就发奋读书。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学问大有长进。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

一次,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春去冬来,寒来暑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后来,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人的天资不完全一样,有的聪明一些,有的迟钝一些,但学业上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勤奋与坚持不懈使祖逖和刘琨成为威名远扬的将军,富兰克林说:“勤奋是好运之母。”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希望好运降临到自己身上。事实上,成功的大门永远为勤奋者敞开着,幸运女神总是垂青于坚持不懈的人。不要抱怨机会总是与自己擦肩而过,在机会来临之前,先问一下自己:我准备好了吗?

我们常说“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要总是责怪机遇的敲门声太轻,在你抱怨好运和你失之交臂的时候,你是否应该问问自己,过往的岁月自己是否非常努力呢?是否真的日积月累了足够丰富的知识来迎接幸运之神的垂青了呢?如果没有,赶紧“亡羊补牢”吧,学习永远都不晚。

破釜沉舟,潜能才能再次凸显

有压力才有动力,一个人要想发掘自己的潜能,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套用一句广告词,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

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他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都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后来,他无意中读到谢安一篇关于让人爱惜时间、刻苦攻读的故事。他认真地读了一遍,感到这个故事很生动,又读了一遍,更加感到有意义,于是他反复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就有一次收获。他觉得这故事好像是专门为自己写的一样,不由得心中发出感慨:时光无情的飞逝,我已经快到而立之年了,自己虽然写过一些文章,却都是些平庸之作,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他想:现在不努力,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从这时起,苏洵又开始发愤苦读。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有了长进,就去参加录取秀才和进士的两场考试,但两次考试都落榜了。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日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一天,苏洵的书房内冒出黑烟,家人感到发生了意外,忙不迭奔向书房,进去一看,只见苏洵自己把一沓沓文稿一件件往火炉里送。家人一问才明白,原来,苏洵要把自己过去不成熟的作品当成废纸全部焚烧,决心从头开始。

从此,苏洵谢绝宾客,闭门不出,夜以继日地辛勤研读书卷。如此这般发愤功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有神。苏洵把自己以前的书稿付之一炬,借此来激发自己在文学上的潜能。只有大胆地摒弃自己以前价值不高的成就,才能够在今后的道路上有更大的发展,如果因自己的一点小成就而沾沾自喜、裹足不前,结果就只有一步步沦为平庸,很难再有好的发展,只有像苏洵那样焚稿激励自己,才会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通过苏洵的故事,我们可以体会到,“没有人能够有永远骄傲的资本”,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无边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趾高气扬。如果是那样的话,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新人超过。一定要树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观念,才能更好地敦促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詹何钓鱼,心无旁骛则有功而返

常听人说做事要用心,可是你知道什么是用心吗?用心不是眼盯着看,而是思考、体味和发掘。专心致志当然需要,更需要的是清净和体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楚国有位钓鱼高手名叫詹何,他钓鱼的工具与众不同:钓鱼线只是一根单股的蚕丝绳,钓鱼钩是用如芒的细针弯曲而成,而钓鱼竿则是楚地出产的一种细竹。凭着这一套钓具,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作钓饵,用不了多少时间,詹何从湍急的百丈深渊之中钓出的鱼便能装满一大桶!回头再去看他的钓具:钓鱼线没有断,钓鱼钩也没有直,甚至连钓竿也没有弯!

楚王听说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钓技,十分称奇,便派人将他召进宫来,询问其垂钓的诀窍。詹何答道:“我听已经去世的父亲说过,楚国过去有个射鸟能手,名叫蒲且子,他只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将系有细绳的箭矢顺着风势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两只正在高空翱翔的黄鹏鸟。父亲说,这是由于他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结果。于是,我学着用他的这个办法来钓鱼,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终于完全精通了这门技术。每当我来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渔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于是毫不犹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钓鱼时就能做到以弱制强、以轻取重了。”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用心发现和运用其客观的规律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显著的成效。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才能发挥人最大的潜力,如果为外界所侵扰,三心二意,终究会使自己无功而返。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说,“专则精,精则无所不能”,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专注可以令精力集中于一点,这样才能把学问和事业做得广阔而又精深。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项事业或工作中,才能够激发起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取得好的成果。那些经常被外界干扰的人,一是说明他不能完全专注于手头的工作,二是缺乏敬业精神。要知道,敬业也是专注的一种。唯有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做事的人,才能不被周围的小事牵绊住,不做“无用功”,才有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取得学识上的精进和突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得之在于“坚持”

《劝学》中有这样一段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用青与蓝、冰与水的关系来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康有为和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师徒。康、梁二人都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康有为是梁启超治学和从政的导师,1890年春,在同学陈千秋的引荐下,年仅18岁的梁启超拜访已33岁的康有为。此时的梁启超刚在广东乡试中考取第八名举人,可以说是少年有为。二人见面之后,聊了好几个时辰,康有为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佛教用来形容佛祖说法时的词语),当头棒喝之后,使他明白以前所学的不过是应付科举考试的敲门砖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学问。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毅然决定拜监生康有为为师。

从康有为那里,梁启超学到了一些做学问的基本方法,为他以后的学术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此,在康有为的引导下,梁启超逐渐成长为康有为的左膀右臂。起初,梁启超对康有为唯师命之是从,可渐渐的,随着对西方资产阶级著作的大量阅读,他的政见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梁启超的政治主张也从保皇转向革命。

1902年,本着“吾爱孔子,吾尤爱真理;吾爱先辈,吾尤爱国家;吾爱故人,吾尤爱自由”的想法,梁启超公开发表文章,认为教不必保,也不可保,从今以后,只有努力保国而已。与康有为相比,梁启超反对复辟倒退,维护共和,追求立宪,这种观点比起康有为要进步得多,可谓是“青,取之蓝,而青于蓝”了。梁启超师从名师,而后又超越了老师,不仅成为著名的革命家,而且在学问上独树一帜,为后人所敬仰。

而韩愈《师说》里也有这样的论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老师通常都比学生闻道要早,但是闻道的早晚并不能决定术业的高下,只要不断精修、钻研,弟子也会有超过老师的时候。实际上,不管是“青”还是“蓝”,“师”还是“徒”,学问的进退都在于是否坚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取得进步并不断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