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重就轻,跳出语言的逻辑陷阱
说话是一门艺术,有的人因为一句话而招致杀身之祸,有的人却因为一句话而保命脱身,转危为安,甚至飞黄腾达,这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过去,或喜或悲的情景,一幕幕还在陆续上演。若要说语言技巧的集大成者,当然是外交家们更是行家,这点似乎无可置疑。可以晏子为例。
晏子名婴,字平仲,山东高密人,春秋时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春秋末期,晏婴奉齐景公之命出使楚国。晏相国来到了馆舍,楚国大臣为他洗尘接风,席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楚国的上大夫不服气地质问道:“晏婴您自以为是随机应变之士,然而齐自内乱以来,大臣为君死的不可计数,而您作为齐国的世家大族,却不能讨伐叛贼,或弃官明志,或为君王而死,您不觉得羞愧吗?为什么还留恋名誉地位迟迟不肯离去呢?”
这个问题很不友好,也很尖锐,刁难之意很重。晏婴听罢,正色反驳道:“做大事的人,不必拘泥于小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只知道君主为国家的社稷而死时,作臣子的才应该与之同死,而今先君并非为国家社稷而死,那么我为什么要随随便便从先君而死呢?那些死的人都是愚人,而非忠臣,我虽不才,但又怎能以一死来沽名钓誉呢?况且在国家有变时,我不离去,乃是为了迎立新君,为的是保存齐的祖宗,并非贪图高位。假使每个人都离开了朝中,国家大事又有谁来做呢?并且国家内乱,哪一国没有发生过呢?你们楚国不是也有这种事吗?又何必责怪我们呢?”
晏子这番话相当精彩,上大夫的话是一个大大的陷阱,如果回答得不巧妙,就很容易陷到他所设置的陷阱中,顺着他的思路走,就会变得很被动。晏子毕竟是晏子,对于这个问题,他没有顺着上大夫的思路走,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反驳对方。上大夫的意思是,晏子不应该活着,应该殉国以随先主,方可尽忠臣之道。晏子不谈忠与不忠,先说君主的死,他先分君主的死要看他是否是因为社稷而死。是,则随君殉国,其节可表;不是,大臣则完全没有必要去殉国,否则便是愚蠢。这些话说的也非常有道理。做官并不是为了君王,而是为了天下百姓和社稷江山,首先在理论上就比上大夫高了一个档次。晏子焉有不胜之理?
晏子的这番妙驳,不仅辩倒了对方的指责,而且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对对方进行了反击,高明得很。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在不同的侧面也会有不同的评价,当你与人辩论,在回答别人的责难时,不能落入对方的逻辑陷阱,而要从另一个侧面、更高的高度给予回应。这是最有效果的还击。
据理力争,该出手时就出手
秦朝末年,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了争夺天下,连年征战。有一年,项羽欲发兵攻打一个战略重镇——外黄。汉王刘邦得到消息之后,便决定出奇招以在这场战斗中取胜。于是刘邦先派大将彭越等人袭击了楚军的运粮队,然后乘胜接连攻下了外黄等17座城池,并入了外黄城,给楚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项羽得到此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即吩咐一位楚军大将守住成皋,自己领兵去攻打外黄城。项羽带兵攻打了好些日子,才把外黄城攻下来。城攻破了,彭越逃走了。这对于项羽来说,可能松了一口气,但是对于外黄城的老百姓而言,也许他们正面临着一场灾难。因为项羽是个小气之人,他对外黄城里的老百姓帮助彭越守城十分恼怒,攻进城后就下了一道命令,要把全城15岁以上的壮丁全都抓起来活埋,以发泄自己的愤怒。项羽之气宇狭小,性情残暴,于此可见一斑。
消息传开后,外黄的百姓非常惊恐,城内百姓一片哭声,谁都知道项羽的品性,一时半会大家想不出解救亲人的办法,那种悲恸和绝望非外人可理解,声嘶力竭的呐喊闻着揪心,见者落泪,惨不忍睹。就在这时,一个13岁的少年,挺身而出,走进了楚军军营。孩子见了项羽,干净利落,朗声说道:“彭越这家伙想来抢劫我们,全城军民怕他毁坏城池,所以暂时向他投降以求安全,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等候大王您来接收啊。现在您来了却要活埋我们,请问,外黄往东十几里城池知道了,怎么还肯乖乖地归顺您呢?”
项羽听了连连点头,即刻传令赦免那些准备活埋的壮丁。老百姓的要求总是很低,项羽这一号令一出,于是,从外黄往东到睢阳广大地区的老百姓,都欢呼楚王万岁,纷纷投奔项羽。一时间竟然比刘邦出彩而占了上风。
外黄小儿不仅勇敢,而且聪明,他面对灭顶之灾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冷静地面对赫赫有名的楚霸王项羽,对其晓以利害,使项羽收回成命,解救了外黄的百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面临一些人在暴怒的时候作出的错误决定,在这时,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然后要据理力争,消极的观望和等待只会使损失更大。
一个小孩子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靠的就是冷静和勇气。遇到麻烦要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而不是只凭表面现象妄下结论。沉着冷静给自己赢得思考的时间,进而能使麻烦的危害性降低,甚至变害为利。只有冷静,才能审时度势,根据条件和情势制定良方,来挽救局势的恶化。唯有勇气,才能领英雄少年无所畏惧地在一代枭雄面前据理力争。在很多人生的关键时刻,勇气和智慧同样重要。
凡事不密则害成,祸患常自口出
有些话在有些场合要大说特说,而有些话在有些场合,则要尽量不说,甚至三缄其口,因为这要涉及保密。智瑶是春秋末期晋国的执政者,是三家分晋前的一个过渡性人物。当时,智瑶号为智伯,与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共同执掌晋国政权,而智伯与赵襄子之间宿怨颇深。
智伯合韩康子之众将赵襄子围困于晋阳,进攻一年未能破城。后来,智伯引晋水灌晋阳,晋阳危在旦夕。当时,智伯巡行看水势,魏桓子和韩康子与他同车前往。视察水势之后,智伯的族人智过对智伯说:“韩、魏必定会叛我们!”智伯说:“您怎么知道呢?”智过回答说:“我是从今天的事情上知道的。我们领导韩、魏一起攻赵,而赵亡,必祸及韩、魏。现在约定了胜赵后要三分其地,但在降赵已经指日可待的时候,他二人看着水流却忧虑重重,没有一点儿欢喜的表情,这不是要反叛还是什么呢?”
智伯本是个贪利愚鲁、少智寡谋的人,他听了智过的话后,第二天就把这些话告诉了魏桓子和韩康子。二人说:“这是有人进谗言,为赵氏游说,让您怀疑我们而松懈对赵的攻伐。不然的话,我们岂不是放弃朝夕间即可分赵氏之田的利益,而去做那些危难不可成的事情吗?”在二人的请求下,智伯与他们设誓定盟,欢饮而散。魏桓子和韩康子二人出来后,智过进去见智伯说:“大王怎么把我的话告诉他们二人呢?”智伯说:“您怎么知道呢?”智过回答说:“我见他们看到我时脸色凝重,急速离去,这是他们知道我已得知他们实情的缘故。”
后来,赵襄子在夜里派出军卒杀死智伯守堤之吏,挖开河堤,反使晋水冲向智伯军中。赵军从城中杀出,正面攻击智军。智军为水所淹,已乱作一团,韩、魏二家又从两边夹击。赵襄子杀死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并把智伯的头颅漆后用作饮酒的器皿。
智伯合兵困围赵氏,虽然存在很多隐患,但最终还是形成了必胜的优势,只要他稍微谨慎行事,眼前的胜利是指日可待的。但在关键的时候,他却犯了致命的错误:在晋水灌晋阳时,忘乎所以地提出用水可以灭军这一毫无现实意义的问题。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日后两家反叛也就成了必然。《周易》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凡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缜密而不出也。”强调的是守密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性。
所以,与人相处,不要把自己过去的事全让人知道,特别是对那些不宜让他人知道的个人秘密,要做到有所保留。向他人过度公开自己秘密的人,往往会因此而吃大亏。世界上的事情没有固定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今日为朋友,明日成敌人的事例屡见不鲜。你把自己过去的秘密完全告诉你的朋友,一旦感情破裂,反目成仇或者他根本不把你当做真正的朋友,他还会替你保守秘密吗?
话说三分,足矣
《增广贤文》里面有这样一句话:“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句话作为中国人生存的金玉之言而被世代强调。逢人只说三分话,还有七分,不必对人说出,以免别人彻底掌握自己的“底细”。
只说三分话,是不必说、不该说的意思,绝不是不诚实,绝不是狡猾。说话本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真话,正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真话,正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长谈,这叫做通达世故。
场面上的人说话要有分寸。分寸拿捏得好,很普通的一句话,也会平添几许分量。话少往往精炼,让人觉得你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说出来的。话太多往往容易失控,话的质量随数量的上升而下降,头脑发热,忘了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公事私事搅在一起,彻底曝光。
逢人只说三分话,不仅是自己的事情不能乱说,别人的事情也要少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每个人也都有保护自己隐私的强烈意识,假若你说话时无意中说了他的隐私,基于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道理,他会认为你是有意揭破他的隐私,恨你入骨。所以说话时最好能权衡再三,不要信口开河,避免涉足别人的隐私话题。
老于世故的人,的确只说三分话,你一定认为他们是狡猾,是不诚实。其实说话须看对方是什么人,对方不是可以尽言的人,你说三分话,已不为少。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对方倘不是深交相知的人,你也畅所欲言,以快一时,对方的反应如何呢?你说的话,是属于自己的事,对方愿意听吗?彼此关系浅薄,你与之深谈,显示你没有修养;你说的话,是属于对方的,你不是他的诤友,不配与他深谈,忠言逆耳,显出你的冒昧;你说的话,是属于社会的,对方的立场如何你没有明白,对方的主张如何你也没有明白,你的高谈阔论,只会招祸。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可说,而是不必说、不该说,与“事无不可对人言”并没有冲突。
“事无不可对人言”讲的是为人处世要坦坦荡荡,不做私底下背信弃义、违背功德常理之事。这与因人而异,变化交谈角度和方式,没有任何矛盾之处。假如一个人被人一眼就能看穿,不仅难以受到别人尊重,而且会令他人更加小心防范,甚至陷自己于危险的境地。守住自己的秘密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行为。
逆耳忠言固然为良药,不若包裹糖衣顺耳听
都说忠言逆耳,不过显然高明的劝诫者会讲忠言讲的顺耳,这是一种技能。
唐朝诗人刘禹锡,才富五车,为人爽直,但有时做人不够圆通,惹来不少麻烦。当时有个风俗,举子在考试前都要将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给朝廷有名望的官员,请他们看后为自己说几句好话,以提高自己的声誉,称之为“行卷”。襄甲有位才子牛僧孺这年到京城赴试,便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来见很有名望的刘禹锡。刘禹锡很客气地招待了他。听说他来行卷,便打开他的大作,毫不客气地当面修改他的文章。不料,牛僧孺是个非常自负的人,从此便记恨于心。后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刘禹锡仕途一直不很得意,到牛僧孺成为唐朝宰相时,刘还只是个小小的地方官。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禹锡与牛僧孺相遇在官道上,两个便一起投店,喝酒畅谈。酒酣之际,牛写下一首诗,其中有“莫嫌恃酒轻言语,憎把文章逼后尘”之语,显然是对当年刘禹锡当面改其大作一事耿耿于怀。刘见诗大惊,方悟前事,赶紧和诗一首,以示悔意,牛才解前怨。刘禹锡后来感叹道:“我当年一心一意想扶植后人,谁料适得其反,差点惹来大祸。”刘禹锡之所以得罪牛僧孺,是因为他做人太单纯,太直率。
做人直率是一个美德,但太直率有时候会伤害别人。面对自负的牛僧孺,刘禹锡毫不客气地当面修改他的文章,自然让他怀恨在心。刘禹锡没有恶意,但其行为却对牛僧孺造成伤害。刘禹锡错的不是心理,而是方法。苦口的药我们可以包上糖衣,逆耳的忠言我们也可以以一种让人乐意接受的方式给予。直爽是一种好的性格,到不是一种好的方法,我们可以保留自己直爽的内心,但在表达内心的想法时采用委婉的方法。
敢于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勇气的象征。但勇气在交往中往往可以“长驱”,却未必达到直入。因为世上没有一条到尽头的路,总会有岔路口,会有沟沟壑壑,也有人为的障碍。要想顺利达到目标,必须选择可以前行的道路,选择可靠的伙伴,探索出绕过沟壑的迂回策略。就像是对人对事,即便一片赤诚,也应该讲究方法。只有可以接受的方法,才能够既不伤害对方的尊严,又不伤害双方的感情。惟其如此,才能够达到帮助他人的效果。
所以,在职场路上行走的职场人士,具备了勇气也就是具备了前行的脚,而前行路上的指南针却需要不断地去积淀、积累和领悟。只有勇谋兼备,你才会比对手走得快、走得顺利。人们常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为什么明明利于行的言论我们非要让它以“逆耳”的方式说呢?能令它变成顺耳的方式,岂不是更利于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