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一样可敬可畏
很多人以前辈或者长辈自居,而看不起后生,其实这犯了自大的毛病。每一代人都有自己那一代的特殊条件,而且由于生活圈子、生活方式都不一样,所以老一辈人对新一辈人的判断往往比较失真,这是客观存在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轨迹,后代人在前代人的努力成果之下,往往有更优越的条件,所以万万不可小看晚辈后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不必说,隐藏于民间的高手就有一大群。
相传孔子在游历的时候,在荆山下碰到了三个小孩。其中两个在一起玩耍,另一个小孩站得远远的。孔子对此非常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那个小孩回答说,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退一步说,即使不伤害身体,有时也可能撕破衣服,总之没有任何好处。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小孩用泥土堆积成一座城,他自己坐在里面,眼看孔子的车子要过来,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他说:“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孔子只得让自己的车子绕过这座“土城”。后来,孔子觉得小孩的话很有意思,于是又返回来询问小孩的姓名,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
小孩子有些不高兴,就反问孔子道:“我听说鱼生下三天,就能在江海中潜游;兔子生下来三天,就能在三亩地的范围内活动;马生下三天,就能跟在母马后面行走;人生下三个月就能认识父母。这些都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孔子不由感叹地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
长江后浪推前浪,后辈不一定就不如前辈。作为尊长,在后生晚辈面前却不可一味以尊长自居,相反,更应严格要求自己,谦逊待人,这样才能真正在晚辈心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正如欧阳修所说“不怕先生生气,只怕后生生讥”。欧阳修这样的文豪尚且如此,何况是年轻的我们。学无止境,人有差别,影响个人水平的相关因素很多,三人行必有我师,做人还是谦虚点好。
学而不厌,虚心求教也是一种气魄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各行各业,各种门类的知识,可谓浩如烟海。没有人敢说自己掌握了全部的知识。面对无限的知识,在有生之涯,我们只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否则,掌握了点皮毛,就很自以为是,闹笑话不说,自己也会越来越无知。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千百年来颠簸不破的真理。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孔子觉得这是个向管理周朝守藏史的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在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洛阳去拜见老子。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见到老子后,孔子说:“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后来,回到鲁国,孔子的学生们请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大加赞扬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的学问,不可不谓之大,但是他很谦虚地去请教老子。这种学习的态度是值得赞赏的。要知道当时的孔子已经名满天下了。孔子有弟子三千,都这么谦虚,今天的我们还不应该学习吗。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的名言,而孔子自己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孔子深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于老子,他们二人虽然在很多问题上的见解并不相同,但孔子还是虚心求教,并借鉴老子的观点,这不仅是一种做人的气魄,也是为学的一种谦虚态度,这值得当今的我们每个人学习,更值得那些在因为见解不同而相互攻击的人学习。
谦虚则附之者众,倨傲则离之者多
谦虚的人,往往容易赢得别人喜欢,那是因为他收敛了他的锋芒。当你跟别人在一起显得不刺眼的时候,别人就不会用他们的刺来刺你。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解释,傲慢的人为什么常常引起别人反感。每个人都有自尊,傲慢含有对他人的轻视,因此我们要保持谦卑。情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在这个讲究合作的年代,如果你习惯离群索居,倨傲不恭,那无疑是失败的。所以,我们应该记住:谦虚则附之者众,倨傲则离之者多。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而且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后人尊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为什么要赐予‘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便说:“孔圉勤奋好学,聪明而灵活,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谦虚求教,不因此而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子贡闻言不得不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态度是很重要的东西。你学问大,但是刺也多,大家不一定欢迎你,但是如果你谦虚谨慎,不懂就问,即使学问有点瑕疵,也不会有太多问题,旁人会因为你的谦恭态度,改变对你的看法。“谦虚好学,不耻下问”是《论语·公冶长》中的名句,历代为人所推崇。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一向把谦词挂在嘴边。宋代道家学者葛洪曾言:“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谦虚的人有一种亲和力,与自己而言,谦虚可以不断学习获得进步,从他人的角度考虑,谦虚的人易于接近,从而也使得自己可以笼络更多的人心。而骄傲自满的人,则很少有人愿意去依附。历史上有不少人因为骄傲自大而为自己招来灾祸。比如三国时的杨修,恃才傲物,终究被曹操杀害。骄傲自满不是别人设下的陷阱,而是自己一手掘出来的坟墓,因此人们一定要谨言慎行,谦冲自牧,才能不失人心,收益更多。
小心绝顶聪明痴绝顶,莫因成见蒙蔽慧眼
见识非凡的人,往往容易自大,殊不知万事万物都有变数,我们所掌握的信息在异时异地也许就发生了变化。所以人应该保持谦虚,经常学习,而不应该自以为是。
苏东坡去拜见王安石,当时王安石正在睡觉,他被管家徐伦引到王安石的东书房用茶。徐伦走后,苏东坡见四壁书橱关闭有锁,书桌上只有笔砚,更无余物。他打开砚匣,看到是一方绿色端砚,甚有神采。砚池内余墨未干,方欲掩盖,忽见砚匣下露出纸角儿。取出一看,原来是两句未完的诗稿,认得是王丞相写的《咏菊》诗。苏东坡拿起来念了一遍: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哑然失笑,这诗第二句说的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它“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错误了?苏东坡兴之所发,不能自己,举笔舐墨,依韵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然后就告辞回去了。
不多时,王安石走进东书房,看到诗稿,问明情由,认出苏东坡的笔迹,口中不语,心下踌躇:“屈原的《离骚》上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他不承认自己学疏才浅,反倒来讥笑老夫!”又想:“且慢,他原来并不晓得黄州菊花落瓣,也怪他不得!”随后叫徐伦取湖广缺官登记册来看。发现只有黄州府缺少一个团练副使。于是,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府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与蜀客陈季常为友。重九一日,天气晴朗,恰好陈季常来访,东坡大喜,便拉他同往后花园看菊。令他惊讶的是,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惊得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无语。苏东坡叹道:“当初小弟被贬,只以为是王丞相公报私仇。谁知他倒不错,我倒错了。今后我一定谦虚谨慎,不再轻易笑话别人。唉,真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啊!”
我们有时会犯和苏东坡一样的错误,为自己思想中某些固有的成见所左右,对事物作出错误的判断。所以,做人一定要谦虚求教,不要为自己的成见和眼前的情景所蒙蔽,想当然地理解。在待人处世上,一定要客观公正地认清一切,对人对事作出实事求是的公正评价,以免因为自作聪明而错误判断,以致闹笑话,甚至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前途。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谦虚谨慎免受无知之耻
俗语说“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这主要是讽刺那些不学无术,知道一点皮毛就到处炫耀,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的那种人。这种人通常自高自大,但是基本功并不扎实,其实看起来是既可悲又可笑。
北宋庆历年间,欧阳修因推行新政失败,被贬滁州,后于庆历八年(1048年)任扬州太守,政治上失意的欧阳修寄情于扬州秀美的山水,游目骋怀,在蜀岗中峰大明寺西南侧修建平山堂,并在堂前种竹栽花植柳。公暇之时,他常在平山堂举行游宴,以诗传情,以文会友,诗酒相和。当时有一富家子弟,平日以“诗才”自居,大家都叫他“酸秀才”。
酸秀才自命不凡。他不远千里,风尘仆仆,想找文学家欧阳修比试比试。行至途中,酸秀才见路边有棵枇杷树,不禁诗兴大发,摇头晃脑地吟道:“路旁一古树,两枝大丫权。”只诌了这两句,就没有下文了。此时,恰好欧阳修路过听到了,顺口替他续了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酸秀才一听,点头叫好。于是约欧阳修一起来到渡口,去访“欧阳修”。
船家摇着小船儿往平山堂而去。欧阳修观看着两岸的田园景色,这秀才还在絮絮叨叨地高谈阔论。一会儿,他对欧阳修说:“昨天我得了两句好诗,非常得意,下面还没有想好,今天想拿去给欧阳条续两句。”欧阳修问他得了两句什么佳句,秀才眼一闭,摇头晃脑:“野火烧山后,火归人不归。”欧阳修一听,差点笑出声来,心里想:“什么狗屁不通的句子!人不归还说得过去。火归,火有家吗?归到哪里去?”就对秀才说:“我给你续上两句吧!”欧阳修笑了笑高声吟道:“焰随红日远,烟随暮云飞。”将要上岸,酸秀才又禁不住诗兴大发,吟道:“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忍俊不禁,哈哈大笑着说:“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欧阳修巧妙利用“修”和“羞”的同音,讽刺酸秀才自以为是,太不知羞。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做人要谦虚谨慎,只有谦虚谨慎才能让人避免受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见像酸秀才这样的人,没有装满的瓶子最响,文中的酸秀才就属于那种半瓶子式的人物。这种人一知半解,却到处卖弄,自以为天下第一,一旦遇见真正的行家,就立马现了原形。
暴露实力,等于把敌人摆在眼前
古代兵法讲究虚实结合,虚虚实实才可以让敌人无法认清自己的局势面貌。兵法讲究保存实力示之以虚,这样的话可以迷惑敌人。同样的道理,你不加掩饰地暴露实力,实际上相当于以实示之,是最下策,引得别人注意,暴露了自己的一切弱点,对这些道理的忽视导致极大损失的,历史上的例子多了。
魏王的异母兄弟信陵君,在当时名列“四公子”之一,知名度极高,因仰慕信陵君之名而前往的门客达三千人之多,因此信陵君本人也颇以此自得。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在宫中下棋消遣,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北方国境升起了狼烟,可能是敌人来袭的信号。魏王一听便打算召集群臣共商应敌事宜,坐在一旁的信陵君则不慌不忙地说:“先别着急,或许是邻国君主行围猎,我们的边境哨兵一时看错,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烟火,以示警戒。”魏王心下存疑,还是信了信陵君的话。
过了一会儿,又有报告说是邻国君主在打猎。魏王很惊讶,便问:“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信陵君很得意地回答:“我在邻国布有眼线,所以早就知道邻国君王今天会去打猎。”魏王一听,觉得此人如此神通,对我是个威胁。再来,经此一事,人们都知信陵君的本事,叫我魏王的脸如何挂得住?人们都会知道我魏王还不如一个小小信陵君。
自此之后,魏王对信陵君逐渐地疏远了。后来,信陵君失去了魏王的信赖,郁郁不得志,晚年更沉溺于酒色,后来终致病死。终其一生,可以算是虎头蛇尾。
其实,任何人知道了别人都不晓得的事,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把它看成自己的优势。实际上对于这种感受我们必须隐藏起来,以免招祸。彼此存在竞争关系的双方,一方的优点和能力就是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一个聪明的人应该学会在适当的时候隐藏自己的能力,以减少对别人的威压和刺激,减少别人的敌视,就可以让自己多一个朋友而不是多一个心存嫉妒的敌人,让自己在社会中更自在地生存,在工作中更容易取得成就。
人无信不立
成大事者以信义广布天下
从古到今凡成事者必讲诚信,不讲诚信者难以在社会立足。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们应该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任何人只要出尔反尔的次数多了,就会失信于他人。“狼来了”的故事,好多人都知道,但是今天的人们还是会因为各种原因而犯这样的错误。其实人品高下,看他是否讲信义,就是一个标准。
东汉末年时,正值乱世,天下纷争,世上很乱。名士华歆和王朗乘坐同一条船逃避战乱,以防不测,突然他们在半路上遇到一个难民,这难民哭天喊地想搭船,景象相当凄惨。华歆显得很为难:答应吧,不明底细,恐生意外,徒惹一身灾祸;不答应吧,这个难民又这么凄惨,不救他,他就只有原地等死。王朗此时却显得很大度,说船中还有空宽余,不用多想了,见义勇为,我们把他救了吧。华歆无奈只好同意,于是两人便把这个难民请到船上。不料华歆担心的事的确发生了。
这个难民其实是贼兵追逐的目标,三人在船上,忽见后面乱军一拥而至,都向华歆王朗这边驰来。王朗想丢卒保车,要将难民交出,华歆不同意,他说:“刚才我之所以犹豫,是因为担心救了他的命,可能惹上想象不到的麻烦,就像现在这样。可是既然同意救他,我们就已经接受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势危急就把他弃之不顾呢?”王朗救人属善心大发,要弃难民于不顾,是自私使然,按理也可以原谅,算是正常的心理。而华歆前面虽未痛快救人,稍显自私,却是理智之举,后来大难来临,而不弃难民,则是义气使然,非大丈夫不能至也。这样一比华歆境界较之王朗要高一层。
我们抛去这种名士之争不管,实际上信义这种东西在生活中也很重要,只不过我们通常把它的影响缩小了而已。人们眼中的局部范围,对于不讲信义的小人物而言,可能是大天地,总而言之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而大人物那就更不必说,成大事须有众人辅佐,信义二字,缺一便办不成大事。
周成王曾与其幼弟一起站在树下,他拿了一片桐叶给弟弟说:我封你。此事后被周公得知,便拜见成王说:“大王封弟,甚善。”成王说:“我不过是与他开个玩笑而已。”周公便严肃地说:“人主无过举,不当有戏言,言之必行之。”君王言行举止不应有过失,不应有开玩笑的话,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于是,成王封幼弟为应侯。这件事使成王没齿不忘,直到老死都“不敢有戏言,言必行之”。
“桐叶封弟”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而有信。古之能成大事大业者,大多以信义布于天下。信与义相结合,就大得人心,故得人信任、支持和拥护。信用是为人的根本,不讲信用,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一旦弄虚作假被曝光便为社会所不齿,个人身败名裂,单位则信誉扫地。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曾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一天早晨,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这话倒也灵验。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很快就从集市回来了。她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赶忙向前询问原因。曾子说:“你不是说要给儿子杀猪么?”妻子觉得可笑:“我拿是为了让儿子听话而骗他的。”曾子正色道:“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他们的知识品德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样。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妈妈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
曾子的做法为现代的许多父母敲响了警钟,在许多父母的心目中,小孩子是可以任意欺骗的。所谓的“哄”孩子,这“哄”里面就包含了欺骗的意思,有些父母直接就把欺骗孩子当做让孩子听话的唯一手段。他们给一次次对孩子许诺,又一次次落空,而父母不仅在一次次对孩子的欺骗中失去了威信,同时也让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会了欺骗。
有的人也许不这么认为,他们会说孩子慢慢长大就会了解了父母的苦心。事实上,小孩子的学习能力最强,他们的思考能力基本上正是这个阶段形成,而他们的学习手段就是模仿。所以当父母用各种谎言来搪塞孩子,以之为缓兵之计时,他们会很快把这种做法学会,并在之后的生活中灵活运用。孩子们也渐渐学会了欺骗,撒谎,搪塞,不负责任。当他们长大以后,这些坏毛病就会越来越明显,而成为人生坏习惯,需要你花更多的精力来矫正。能改过来也就算了,如果改不过来,那一切就为时晚矣。
诗人海涅曾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谎言会埋没一个人的良知,让一个人从此失去他人的信任,生命因而变得暗淡无光。父母的一次欺骗,可能就会使子女的生命蒙上一层灰色的色彩。诚信,无关长幼尊卑,无关高官贱民,对于他人讲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操守和德行。
用信用捍卫生命的尊严
关于信用,从古至今,有各种各样的相关故事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
东汉时,有一个叫张劭的秀才,人品学问俱佳。他在上京赶考途中,救了一个叫范式的商人一命,于是两人因此而结为兄弟,并约定第二年重阳在张劭家里再次相聚。然而,在第二年的两人约定之日,张劭左等右等,直到太阳西坠,新月悬空,仍不见范式来赴约。张母知道了,劝他不要再等,这么晚不来,定是有别的事情了。而张劭却说:“范兄是守信约、重义气的人,怎会失约?”张劭一直候在门外的村口,好几个时辰过去了,还是没有见到人,直至深夜时分,才见一黑影隐隐飘然而至,仔细一看,来的却是范式的鬼魂。
原来为了养家糊口,范式忙于经商赚钱,不知不觉淡忘了二人重阳之约,直到当日早上细一盘算才回想起来。可是从范式所在的山阳到这里足有一千里路,一天之内即使骑上良驹也无论如何都走不到目的地。为了守约,他想起古人曾说过:人不能一日千里,而鬼魂可以。于是挥刀自刎,让鬼魂来这里赴约。范式的魂魄凄凄而至,但张劭却一点都不害怕,他正要询问,鬼魂先说话了:“请兄弟原谅我的疏忽。看在我一片诚心上,你去山阳见一见我的尸体,那我死也瞑目了。”范式的鬼魂话说完,就飘走了。而张劭见状,策马扬鞭,匆匆赶到山阳见了范式灵柩,他自愧范式为己而死,于是挥刀自刎,以此来回报范式的信义。众人惊愕不已,于是人们把二人葬在了一起。汉明帝听说此事,非常赞赏二人互相之间的真诚与心意,在他们墓前建了一座庙,称为“信义祠”。
后世有诗词这样歌颂“范式之约”。“千里途遥,隔年期远,片首相许心无变。宁将信义托游魂,堂中鸡黍空劳劝。月暗灯昏,泪痕如线,死生虽隔情何限。灵輀若候故人来,黄泉一笑重相见。”
为了赴约而横刀自刎,真是令人感叹的壮举。在《庄子·盗拓篇》里,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这两个故事的价值在于他们都是用生命捍卫了人性的尊严。因为没有了信义,生命将失去尊严,所以,信义值得我们每个人用生命去维护。
人无忠信,不能立于世
季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四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他很有才华,寿梦在世时就想把王位传给他,但季札避让了。季札在权力面前选择了避让,相当难得。
季札不但心胸宽广,还是一个讲究诚信的人。某一年,季札受吴王的委托出使北方,一路上访问了不少国家,在拜访徐国国君时,徐国国君相当热情,季札在接待宴会上,看到国君一直在看他佩戴的宝剑。于是就知道了徐国国君原来喜欢他这把宝剑。当时吴国铸剑技术可以说是天下闻名,季札作为吴国使节所佩戴的宝剑自然不是由器,徐君对季札的宝剑赞不绝口,流露出喜爱之情。季札于是打算把这宝剑送给徐王以做纪念。但是这把剑有特殊意义,它是父王赐给他的,是他作为吴国使节的一个信物,他到各诸侯国去必须带着它,否则别人就没办法证明他的身份。现在他的任务还没完成,怎么能把宝剑送给别人呢?于是,季札计划返回时把此剑送给徐国国君。
后来,他离开徐国,先后到鲁国、齐国、郑国、卫国、晋国等地,当返回时又途径徐国,决定将此剑送与徐国国君。当他兴高采烈地去赠剑的时候,却得知徐君已死。
万分悲痛的季札来到徐君墓前祭奠,祭奠完毕,季札解下身上的佩剑,挂在坟旁的树木之上。随从人员不解地说:“徐君已死,那宝剑还留下干什么呀?”季札说:“徐君喜欢我这把剑,只是当时我还要去出使他国,这剑是证明我等身份的信物,不能离身,但我内心已答应公务完成返回家园时要以此剑相赠,今日徐君虽死,但我不能违背自己的心愿啊!”
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应当有诚信。人无诚信,便不能生存于世上。季札虽然没有当面许诺要赠给徐君宝剑,只是在心中有一个赠剑的愿望,而当他想要实现这个愿望时,徐君已经死了。但季札并没有因为徐君的死而不履行承诺,而放弃一个称不上承诺的承诺。一个已经亡故的赠剑对象,一把价值连城的宝剑,诠释了“诚”的真实含义,相比那些对别人作出了正式承诺而找各种理由不履行诺言的人来讲,季札无疑给他们作出了一个良好的表率。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一个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糊弄国家与社会,骗取荣誉与报酬的人,是要遭人唾骂的。诚实守信是一种社会公德,是社会对做人的基本要求。
宋濂是明朝人,他知识渊博,也同样特别讲信用。宋濂从小喜爱读书,但是他家里特别穷,上不起学,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书读。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因此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呢。”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到了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问题,双方事先约好了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了鹅毛大雪,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么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失约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讲信用,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也表现了对己的尊重。因此,我们反对那种“言过其实”的许诺,也反对使人容易“寡信”的“轻诺”,更反对“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的丑行!
讲信用是忠诚的外在表现,交往离不开信用。“小信成则大信立”,治国也好,理家也好,做生意也好,都需要讲信用。一个讲信用的人,能够前后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人们可以根据他的言论去判断他的行为,进行正常的交往。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前后矛盾,言行不一,则无法判断他的行为动向,对于这种人,是无法进行正常交往的,更没有什么魅力可言。守信是取信于人的第一方法,信任是守信的基础,也是取信于人的方法。有魅力的人,应该是守信的人,诚实的人,靠得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