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15553100000006

第6章 逝者如斯,惜时努力

学无止境,宝剑锋从磨砺出

日常学习中,有人总抱怨自己时间不够,来不及看书。其实抱怨时间不够,只是不愿意读书的一个借口罢了。

吕蒙是三国时期东吴一位非常著名的将领,孙权曾对吕蒙说:“吕蒙啊,你现在担任要职,执掌权力,不能不学习。”吕蒙不愿学习,于是推辞说军中事多,没时间学习。孙权说:“我不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做博士,我只是要你去浏览书籍,了解过去发生过的事情。你说你事多,没时间学习,但你能像我这样忙吗?我还经常读书,并从中得到很多好处。”于是吕蒙下定决心开始读书。后来鲁肃经过浔阳,与吕蒙谈话,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干谋略,已非当初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当刮目相待,大哥怎么对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啊?”鲁肃大受震动,就去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了好友。

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对吕蒙作了如下的评论:“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吕蒙本来是一介武夫,后来在孙权的劝说下,用功读书,成为文武双全的帅才,也成就了一段学习的佳话。对于学习,很多人往往跟吕蒙最开始的认识一样,认为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但一切都是借口,只要下定决心,用心去学,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常说学无止境,这不仅是指学习的内容浩渺无边,也暗含着认真求学的态度问题。只有充分意识到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时,才有可能树立长久读书的愿望。

当然仅仅有良好的愿望是没办法达到目的的,想取得一番成就,还要有唐僧取经的精神。“唐僧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他的故事不仅展示了“求取真经”的艰难,而且也体现了人生道路上不畏艰难、坦然面对挫折的勇敢,并为“经历苦难才能修成正果”提供了一个明证。就像一首歌中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古今中外,但凡有大成就者,都是在生活的历练中才铸就了自己坚毅的品质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古人为学的心得,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世间万事万物,都要经历一番磨砺和挫折,才能顺利发展,就如同唐僧取经要经过八十一难才能得偿所愿一样。能够把这些苦难的磨砺变成内心的珍珠,并积聚为某种精神力量和财富,是一件可喜之事。

贾岛推敲,坚持“炼”就真理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造就了快餐文化。人们总是想在最短时间内把事情做好。可是有些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做好的。现代人有一个很致命的缺点就是不能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懒得在一件事情上花费太多工夫。一个有心的人应该懂得在必要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多用心,多推敲。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住在京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写完之后,又想改用“推”字,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吟咏,伸出手来做推敲的姿势。当时韩愈作为京城的长官,正带着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地走到韩愈仪仗的面前,还在不停地做着手势,结果冲撞了韩愈的马队,结果被左右的侍从推到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地回答了因为不知用了“推”还是用“敲”字,所以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了解了情况后,停下马思考了好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并排回家,一同议论做诗的方法,韩愈因此与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古代,文学家们十分强调练字。他们认为炼字与炼句、炼意一样重要,都是“锤炼文章”的重要环节,是令文章具有精炼美的主要途径之一。清代戏剧家李渔说:“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不越一‘理’字。”在古人看来,字句是文章的眼,妙用一个字,写好一句诗,都会盘活整篇文章,让人过目不忘。

其实这和我们希望自己的文章或产品可以产生“夺人眼球”的效果一样,都是追求脱颖而出的一种表现。所不同的是,我们并没有精雕细琢的耐心,无法顾及事情的全部,也就很难把工作和生活安排得十分完美。

在整个世界都在比赛“快速”的时候,有的学者却提出了“比慢”。只有慢下来,才有精益求精的时间,只有慢下来才有品味生活的空间。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遥想中国古代文人们,经常闲云野鹤,吟诗作对,走马看天下,江山如画,卷卷入眼。今天科技已经发达到从祖国北疆到海南岛只需要几个小时,而我们的生活却变得枯燥而单调。浮光掠影的旅游怎么比得上对生活的细致体会呢?

有过这样的种种比较,我们不得不承认,推敲文字和推敲生活一样重要,只有在不断的锤炼和打击中,才能够认真地打磨好自己的学业和事业,也才能细细地咀嚼出人生的无穷况味。

亡羊补牢未为晚,执迷不悟取灭亡

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执迷不悟的人最终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灭亡”。所以我们提倡亡羊补牢,在问题还没有完全失去控制的时候,尽一切努力去补救原来的失误。

战国时代,楚国大臣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着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长此以往,国家就危险了。”襄王听了,大为光火,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庄辛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是感觉到事情一定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不是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四个人,楚国是一定要灭亡的。你如果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将来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就派兵攻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他这才想起庄辛的话,于是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诚恳地说:“我听说过,‘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只要你痛改前非,一切还来得及。”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的掌故而来。指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算晚。当一件事情已经做错,当事人通常会有两种态度,一是继续执迷不悟,导致一错再错,最后结果就是自取灭亡。另一种态度就是孔子曾经说过的“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人们通常用“悬崖勒马”来形容及时纠正错误、避免危机继续扩大的情形。

古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也因此会犯不同的错误。作为当局者,绝不能以此作为自己的借口,为所犯的错误开脱。相反,应该理智地面对问题和失误,及时想出办法来解决问题,并防止事态的恶化。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不肯承认,不肯改正。这样的人就等于堵住了自己进步的途径,绑住了自己的双脚,早晚有一天要重重地跌一跤。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应该冷静地面对错误,理智地分析、及时地纠正,才能不被历史所淘汰。

同时,作为旁观者,我们也应该学习庄辛的态度,对于改过自新的人给予应有的宽容,惟其如此,才能令更多的“浪子”肯于并敢于“回头。”

积累点滴学识,高深学问

宋初,宋太宗命李昉等人编了一部书,全书共一千卷,共搜集和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是一部很有参考价值的书。这部书是在太平兴国年间完成的,因此原定书名为《太平编类》。宋太宗对这部书很感兴趣,编成以后,他自己规定,每天至少要看二、三卷,如果政务繁忙没有阅读,也要抽空补上。一年之内,他看完了这部书,后世称之为《太平御览》。

当时,有人认为皇帝在处理国家大事之外,每天还要阅览这部书,未免辛苦,于是劝他少看一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应注意休息。可是宋太宗却说:“朕性喜读书,颇得其趣,开卷有益,岂徒然也。”因为勤奋阅读,宋太宗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得心应手。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连平时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地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可见,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时至今日,宋代诗词里的哲理性仍然值得我们反思并研习。

博览群书,的确能使人拥有高深的学问。在这个信息化的世界里,读书仍然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多读书不但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含量,也能丰富我们的文学修养。培根曾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说的就是读书的妙处。但是,“罗马不是一天修建起来的”,知识的进步靠的是日积月累的沉淀。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但是对于它的理解却各不相同。在治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疲劳期”。这个时候,有人就会放弃读书的念头。可是,我们都知道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很多读书的精进和努力都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所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故而古人云:“人可一日不食肉,不可一日不读书。”说的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万丈高楼平地起”,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习的。大家都知道达·芬奇的故事,那样一个举世闻名的画家,也同样是从小小的鸡蛋开始画起,更何况是普通人呢。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态度的问题。是每天都学习并不断精进,还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装模作样,恐怕只有自己才清楚。得过且过,虽然看起来也是在“坚守岗位”,但实际上已经和锲而不舍背道而驰了。

只有每一天都认真地度过、勤奋地读书,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须知,知识不会凭空进入你的脑袋,你需要阅读,需要积累,才能变得有学识,有文化,有涵养。荀子在《劝学》中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再微小的一步也是前进,再小的水滴也是大海的一分子。

贫贱不移读书之宏志

有一天,在南京郊外,寒风夹杂着雪花狂舞,在一间破茅草屋里一介书生衣衫褴褛,冻得浑身发抖,但他仍旧坐在一张破旧的书桌边奋笔疾书。这时,两个官兵进门,不管三七二十一,拉着他和他的妻儿就走。原来是安徽巡抚为了让他放弃讽刺小说的写作,愿意出钱送他赴京参加科举考试,但是书生不但拒绝了巡抚的美意,还冷冷地说:“人各有志,我虽然穷,但是不能无功受禄!”说完,扬长而去。

巡抚不但不生气,不一会,竟然亲自登门拜访。当他看到用木板、茅草搭建的破房和打满补丁的薄棉被时,不禁嘘唏不已,再次提出资助书生参加京试。但他仍旧不为所动,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我心甘情愿。”巡抚终于露出本意:“只要你不再写《儒林外史》,就算不参加科举,我也可以举荐你一个不错的官位。”书生听后哈哈大笑,断然拒绝。巡抚气急败坏,但也无计可施,只好任由他继续写书。这一介书生就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

吴敬梓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地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22岁时,父亲去世,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经历了这场变故,他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

有的外国学者认为: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是一部谴责迂腐与卖弄的作品,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它可与意大利薄伽丘、西班牙塞万提斯、法国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相抗衡。尽管缺衣少食,家徒四壁,甚至连平时的日常生活都难以应付,但吴敬梓还是坚持着“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充分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风骨。

在中国,文人的气节和风骨显得比什么都重要。我们所熟悉的曹雪芹,为了写作《红楼梦》同样债台高筑,难以维持生计,最后到了“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地步。可是,红楼精神却流传甚广,文人中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

在中国古代,发愤著书的作者往往并不是因为功名利禄的引诱,而是带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有了这样的志向,他们才能不被外界所打扰,不被周围的蝇头小利的诱惑。唯有树立远大的宏志,他们才能不被生活的打击所压碎,才能在任何环境下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