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升入本科国文门。傅斯年任历史语言所所长23年,培养了大批历史、语言、考古、人类学等专门人才,组织出版学术著作七十余种,为历史语言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组织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殷墟甲骨发掘,大大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商代历史的研究。他还将明清内阁大库档案资料争取到历史语言研究所,组织进行专门整理,使明清史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历史学研究方面,傅斯年主张“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重视考古材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摆脱故纸堆的束缚。同时,他注意将语言学等其他学科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取得较高的学术成就,在现代历史学上具有很高的地位。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4岁。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第一卷)、《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稿本)、《古代文学史》(稿本)。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有:《夷夏东西说》、《论孔子学说所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的社会的缘故》、《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之想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