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1辑
15554600000003

第3章 治教精神(1)

廖世承在20世纪20年代就明确提出,治教育者须具三种资格:略谙教育原理,确具实验精神,有恒心,三者缺一,即不能收美满之效果。惟不谙教育原理,故宗旨不定,俯仰随人。徒知抄袭成法,而不克独舒所见,惟缺之实验精神,故因循敷衍,每事盲从,但衿新奇以眩世,而不问究竟。至于喜近功,乏远虑,有良好之主张,不能始终贯彻者,则以无恒心故也。他这样认为,也是这样做的,贯穿于他办教育的全过程,使所办的学校很有特色。为此,他要求办学者,坚持理论与实际相并重。他说:“倘使办学的人,对原理不能彻底了解,他的设施一定不易上轨道。不过只知原理,不明应用,也是徒然。”

廖世承认为,学校的校长,第一,须认定自身是国家一个战士,负着领导一部分文化界的责任。他要鼓励在他领导之下的大众的勇气,不断的刺激他们,感化他们,使他们向同一目标进攻。要做到这个地步,他自身得振作精神,不要有丝毫怠惰因循的态度。第二,须有远大的目光,潇洒的襟度。最重要的须有“鞠躬尽瘁,不计成败”的精神。他说:“中国的环境,实在说不上‘良好’两个字,所以一个人要努力办事,几乎到处碰壁,到处掣肘。在现社会做事,没有像诸葛武侯的鞠躬尽瘁,不计成败,郭汾阳的招之即来,麾之即去,不会有成功希望的。”

廖世承主张治教育者有新精神,何谓新精神,廖世承认为,第一须有积极研究的精神。凡各国的现状、社会的组织、教育的设施、自身专修的学问都应时刻注意,继续不断的研究,以免思想偏颇或浅狭的弊病。第二须有勇于尝试的精神。教育是流动的,非一成不变的,所以须随时改进,不过改进的时候,需抱实验的态度,不可囿于成见。第三须有坚苦卓绝的精神。成败置之度外,劳怨在所不计,奋斗坚持,以贯彻一己之主张为目的。

在20世纪20年代,国内各种教育主张和改革方案竟相兴起之时,廖世承不人云亦云,而依据科学方法搞实验,从实验中求得解决教育问题的办法。他认为,从事教育的人当注意实地研究,不应作趋时论调或消极的非议,这于学理上、事实上,贡献并不多,所以我们愿意多做一些实地研究的功夫,把研究的结果报告出来,预备各校去继续地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教育上一部分的困难问题。他说,其实教育中潜伏的问题,不知多少?我们必须时刻不断地念着、想着,随时发现,随地试验,实现其主张,达到其目的,这才是办学的人应取的态度。

“三基”教育

办教育的目的是造就社会有用之人。学校如何培养有用之才?廖世承认为,应全心全意的从德智体三方面打基础,基础打得好,在社会上能崭露头角。为此,他对学生德、智、体的教育,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有独创性的观点。

廖世承说,对学生的德智体应看作一样重要,而且是互相渗透的,“对于学生的品性和健康应与知识看待一样重要。”就是说,学校对学生德智体的教育应同等对待,不能偏重某育,应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他针对“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的说法,认为“其实智育之中含有德育,体育之中亦含有德育,舍智育体育而复言德育,则德育为空虚”。他又针对学校中“往往偏重学业,忽略品性”的做法,提出“实则品性较知识更为重要”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有了知识,没有品性,非徒无益社会,并且造成种种罪恶。他还说,体育实为德育和智育的基础,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之中。总之,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有了体力和智慧还不够,必得要有健全的人格。但是,过去的学校把教学看作是一件事,训育看作又一件事,因此教师上课只知教书,对于学生的行为方面、思想方面,丝毫不去理会;学生在校只知读书,对于体格的锻炼,情感的陶冶,视为次要的事。

对此,他明确提出“强身”、“力学”、“敦品”三要求。“第一,是强身。我想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怀抱大志的人,学问有门径,身子不帮他的忙,使他不能有所作为……德国在大战之后,有一种青年运动,叫做‘飞马运动’。每逢假日,青年男女时常组织徒走旅团,远走郊野,露宿山林,看了他们赤腿露臂、挺胸阔步的歌唱、快乐自由的精神,又整齐,又活泼,真令人可爱。意大利、苏联,近年来对于国民的体育,也异常注意,奖励唯恐不力,督促唯恐不严。要知现在的民族战争,是体力的战争、智慧的战争、人格的战争,体力不发达,不必待两军相见,民族的胜负已可断定了”。“第二,是力学。爱迪生说得好,‘天才是九十九分努力一分聪明。’现在的学生,一出校门,就想怎样得到一个优越的位置、怎样享受人生的幸福,终日萦绕于名利两途,没有一个人肯殚精竭力,蔽履荣华,毕生从事他的天性所适合的工作。大家要是再不觉悟,我们中华民族真要受白种人的宰割,不能继续保持独立自尊的地位了。”这里所说的“力学”,就是要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进品性。“第三,敦品。必须要有健全的人格。我国最吃亏的是结党营私、不顾大局的人太多,而忍辱负重、积极建设的人太少。人家能把眼光放远一些,中国就有办法了。要知人格健全,不单是国家社会蒙其益,个人也有无穷的乐趣。人生最宝贵的是纯洁无瑕的人格,多数人能保持纯洁光瑕的人格,才能挽救颓风,解除国难,求得中华民族之生存”。廖世承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是如此的重视和明确。

廖世承十分重视对学生良好品性和人格的教育训练。他说认为,青年要希望成功,必先养成良好的理想。青年能认定一己的生存,不专为个人的享受,应当对于社会国家,有相当的贡献”。“我们觉得青年最大的危险,为范无宗旨,随波逐流,为此,他提出培植理想为教育者最重要的责任。用外界的力量所造成的习惯,情势变迁后,随时有破除的可能。唯心中所藏的理想能发生永久的影响。他在光华附中时,常对学生说:“各人的志趣不同,能力不同,主张当然不能一致。不论你的主张如何,只要你最后的目的是为大多数人民增加幸福,那就可以说是适当的中心信仰。……有了中心信仰,我们必须能运用智慧、思想,达到中心信仰的目的。”廖世承认为,不良的习惯固应破除,但与其消极的抵制,不如积极的养成理想。有了理想,总有良好的品性,才能适应新的环境。关于如何改善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理想信仰的问题,廖世承在《谈谈训育上实际问题》一文中,提出了诸种实施方法:第一,个别接触。个别谈话,可以了解学生的观点,知道事实真相,双方易于接近。第二,多理性,少用威权。威权最好放在最后一步,因为滥用威权,未必能收效果,理性反可折服学生。第三,处理需公允。公允的处理,儿童应当服从,儿童也愿服从。不公允的处理,儿童不会乐意的服从。有许多学生的请求,并不是全无理由,而先生的回答总是“不行”、“不能”。这样成人先轻视了青年人的人格,必然引起他们不服从的精神。第四,应付要坦白。成人说话不诚实,就失掉儿童的信仰。……在不公允、不诚实的状态之下管理儿童、管理学生是无效的。第五,发展学生的长处。要增加学生的自信力,改善学生的人生观,不要专责备他的过失,要善于发展学生的长处。第六,用比赛的方法。青年富有好胜的心理,所以竞赛的方法有时很适用。第七,改进教学方法。廖世承说认为,我国现时的教学根本没有上轨道。教材不切实,教学法不好,个性差异无法适应均为最大的症结。外国也在考虑这些问题。目下通行的道尔顿制、文纳卡制、学习单位等都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须研究出一个合于国情,切实需要的方法来,我国的教学才能向前迈进,我国的训育才有办法。